多尔衮与康熙一样痛恨鳌拜,为何手握大权的他没能除去弱势的鳌拜

发布时间:2023-05-27 09:43:15 发布人:hao168

鳌拜是康熙时期的辅政大臣,在当时可以说是权倾朝野,皇帝都要给他面子。正是因此,康熙皇帝才心生忌惮,用计把鳌拜送进了大牢。康熙与鳌拜的矛盾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是多尔衮对鳌拜的痛恨却鲜有人知。更让人疑惑的是

鳌拜是康熙时期的辅政大臣,在当时可以说是权倾朝野,皇帝都要给他面子。正是因此,康熙皇帝才心生忌惮,用计把鳌拜送进了大牢。康熙与鳌拜的矛盾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是多尔衮对鳌拜的痛恨却鲜有人知。

更让人疑惑的是,多尔衮当时对清朝有着绝对的掌控权,算得上是说一不二,而鳌拜当时却只是一个小小的护军统领,多尔衮既然如此痛恨他,又怎么能让鳌拜顺利地活下去呢?在多尔衮时期能过顺利活下来的鳌拜,在得到了更高的地位后,又怎么会栽在年轻的康熙手里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原因吧。

鳌拜在多尔衮与康熙心中的地位不同

多尔衮之所以痛恨鳌拜,是因为在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的时候,鳌拜坚定地站在了豪格一方,并且在争位的过程中,公然顶撞多尔衮。虽然事后多尔衮与豪格都没得到帝位,但是前者却得到了一个摄政王的身份,成了清王朝的真正掌权者。这个时候,他肯定不会善待当时反对他的鳌拜。

多尔衮虽然痛恨鳌拜,却没有彻底除掉他,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对于手握大权的睿亲王来说,鳌拜只是个小角色,没法对他产生真正的威胁,所以多尔衮虽然会针对打压一下鳌拜,但是绝不会为了除掉鳌拜,废很大的心思。

更重要的是,鳌拜的军事才能,对多尔衮征服中原反抗势力,统一天下大有用处。多尔衮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在他的心中个人的恩怨跟天下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一个愿意为了清朝的未来,放弃皇位的人,又怎么会容不下一个小小的鳌拜呢?

而康熙的就不一样了,他继承皇位的时候,鳌拜已经是辅政大臣,手握大权,朝中的很多事都是鳌拜说了算。如果不除掉他,康熙就没法真正地接管国家事务。正是因为,鳌拜对年轻的康熙来说是一个大威胁,所以康熙比多尔衮更急切地想要除掉鳌拜。

而且在康熙时期,鳌拜已经年老,让他在上阵杀敌有些说不过去了,鳌拜留在世上,虽然能在朝中帮康熙皇帝获得更多利益,但是难免有些事情和康熙皇帝有些冲突,再加上鳌拜的态度比较强硬,让康熙感到很不舒服,产生了地位受到威胁的感觉。

所以康熙皇帝毫不犹豫地把鳌拜置于死地,直接把鳌拜抓进大牢,然后给他扣了一身的罪名,使他最终在监狱中郁郁而终。鳌拜之所以死在康熙手中,正是因为这位小皇帝花了很大的心思来对付他,这和多尔衮的偶尔打压完全不同。

多尔衮其实是个有智慧并且很忠心的人

多尔衮之所以能在多尔衮手下保住一命,与他的智慧也脱不开关系。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鳌拜其实是个能屈能伸的人。在多尔衮手握大权的时候,鳌拜既没有选择卑躬屈膝,向其示好,也没有与多尔衮对着干。多尔衮交给他什么任务,只要是对清朝有利的,他都会尽心尽责地完成。

正是因为鳌拜每件事都做得很漂亮,为大清立下了很多战功,多尔衮才绕过他一命。这个时候的鳌拜显得很聪明。他知道此时跟多尔衮对着干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那样只会自取灭亡。所以他选择暂时隐忍,等待更合适的时机。

如果鳌拜是个分不清形势的蠢人,在多尔衮一手遮天的时候,还不知天高地厚地顶撞多尔衮,那么即使他地位不高,没有什么威胁,多尔衮依旧不可能留下他的小命。所以鳌拜的智慧也是他能在多尔衮手中保住一命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鳌拜还是个忠心的人。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鳌拜自始至终都对皇太极一家人忠心耿耿。在豪格与多尔衮争夺皇位的时候,他坚定地站在豪格的身边,在多尔衮掌权,顺治被压制的时候,鳌拜依旧时刻想着顺治的利益。

令更多人想不到的是,虽然鳌拜在康熙时期权倾一时,甚至有时候顶撞康熙皇帝,但是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康熙的利益。他为人处世的第一原则永远是皇帝有没有好处,他的忠心一直没有改变。正是因为他的忠心,所以在康熙捉拿他的时候,鳌拜其实没有反抗。

所以鳌拜之所以能在身份低微的时候,在手握大权的多尔衮手上逃过一死,是因为他的智慧和多尔衮的轻视。而他死于年轻的康熙之手,除了因为康熙皇帝觉得他威胁太大,为除掉鳌拜花了很多心思。更是因为鳌拜的忠心,有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

对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

参考文献:《百家讲坛》、《清史稿》

作者推荐:

清朝权臣鳌拜你真的了解吗?死后因功被雍正追封为“一等超武公”

还以为大玉儿就是清朝孝庄太后?真正的大玉儿是皇太极最爱的她

洪秀全后宫2300多位“娘娘”超过清朝所有皇帝,但不全因荒淫无度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