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马帝国皇帝的工具到“君主的君主”,谈谈罗马教皇权威的兴衰

发布时间:2023-03-13 17:28:31 发布人:hao168

当我们想要去了解欧洲中世纪史时,就不得不同时去了解基督教发展史。毋庸置疑的是,基督教史贯穿了整个欧洲中世纪史,且在中世纪的舞台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许多欧洲中世纪大事件的背后,其实都有

当我们想要去了解欧洲中世纪史时,就不得不同时去了解基督教发展史。毋庸置疑的是,基督教史贯穿了整个欧洲中世纪史,且在中世纪的舞台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许多欧洲中世纪大事件的背后,其实都有着基督教和罗马教皇的身影出现。

若不是罗马帝国皇帝赋予基督教合法地位,或许基督教在中世纪时期也不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

然而罗马教皇和基督教会的影响力却并非是从突然达到巅峰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才逐渐获得了凌驾于世俗君主之上的基础条件。所谓"盛极而衰",在教皇稳坐了几个世纪的权威地位之后,其影响力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降,最终发展成为如今的模样。

那么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世俗王权和宗教神权之间有着怎样的羁绊呢?

从公元4世纪开始,基督教才拥有了合法地位

世俗君主为教会提供庇护

在罗马帝国时期,帝国皇帝和教会之间的关系还停留在利用层面上,即帝国皇帝利用基督教会来巩固自身的统治。当西罗马帝国覆灭之后,这种关系也就随之终止了,基督教也因此摆脱了世俗君主的控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廷的势力从此超越了世俗国家,地位相对来说还是不及世俗君主的。

西罗马帝国疆域图

直到公元751年,因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三世为了推翻墨洛温王朝,进而获得自己称王的条件并建立起新的加洛林王朝,于是法兰克王国便于罗马教廷缔结了一种合作关系,即教皇承认丕平三世的法兰克王国国王身份;而丕平三世则为教皇及其附属领地提供庇护。对此,《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书)提到了当时意大利半岛上的政治局势:

The Donation of Pippin came into being as part of the restructuring of political alliances on the Italian peninsula in the mid-8th century。The papacy,still nominally subject to the Byzantine emperor in Constantinople,was plagued by encroachments on its territories from the Lombards···Stephen,therefore,turned his attention northward to the new king of the Franks,Pippin···

译文:丕平的捐赠是8世纪中期意大利半岛政治联盟重组的一部分。名义上仍隶属于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皇帝的罗马教皇,却被伦巴第人的侵占所困扰···因此,斯蒂芬把注意力转向了新的法兰克国王丕平···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

如今的梵蒂冈,是为当年丕平三世献给教皇的土地

如果从双方缔结的这种合作关系来看,似乎双方地位看似趋于平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仅仅是世俗君主刻意降低地位和身份才呈现出的错觉。当我们再结合当时的一些细节来看时,世俗君主的地位应当还是略高于教廷教皇的。但是需要承认的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教皇的权威开始逐渐上升。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世俗和宗教世界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复杂的,这是因为许多世俗世界的封建领主常常还有着第二重身份,即宗教世界的神职人员。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混乱的逻辑关系,即教皇可以指挥在宗教世界内担任神职人员的封建领主们;而世俗君主又凌驾于罗马教皇之上。正是由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才会为后来的世俗与宗教之争埋下伏笔。

教皇权威逐渐与世俗君主平行

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这一年,老国王虔诚者路易的三个儿子:秃头查理、罗退尔和日耳曼人路易瓜分了整个法兰克王国。由于疆域的划分是纵置形态的,所以分裂之后的法兰克王国也被称之为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

一分为三的法兰克王国示意图

关于法兰克王国的分裂事件,老国王虔诚者路易要背负一定的责任。早在查理曼大帝执政时期,就曾有意将整个帝国分成几大区域并敕封给几个儿子,包括意大利的丕平(与献土的丕平非同一人)、查理和虔诚者路易三人。

当时的虔诚者路易就对此举持反对态度,认为王国不应当主动走向分裂。可惜的是,虔诚者路易的抗议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如果不是丕平和查理因病早逝,他也不会直接继承一个完整的法兰克王国。

但是在虔诚者路易执政晚期时,曾经因过度喜爱小儿子秃头查理而准备敕封给他一块土地,这就引发了其他儿子的不满,内战也由此展开。对此,西拉斐特普渡大学的历史学教授John Contreni(约翰·孔特雷尼)在《Louis I》(路易一世)一文中曾经提及了这次内战:

···Instead the emperor found himself facing a coalition of his three eldest son,their supporters,and Pope Gregory IV。Leading clerics—including Agobard of Lyon and even Ebbo of Reims,Louis"s childhood companion—demanded that Louis abdicate。

译文:···皇帝发现自己面临着三个长子、他们的支持者和教皇格雷戈里四世组成的联盟。主要的神职人员,包括里昂的阿戈巴德,甚至是路易儿时的同伴兰斯的退潮,都要求路易退位。一次又一次的内战不仅损害了王国的综合国力,还动摇了王国统一局面的根基,为后来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埋下了伏笔。

西法兰克王国开国君主秃头查理

法兰克王国的分裂所必然带来的结果,是直接导致了分裂出来的三个王国即刻走向了衰弱。这种衰弱不光体现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在政治领域上也有着同样的体现。当法兰克王国分裂成三大部分之后,曾经高度中央集权的君权也随之走向衰落。

与此同时,因分裂之后的法兰克王国对于罗马教廷的控制能力开始下降,所以位于罗马教廷的教皇的势力就具备了快速崛起的基础,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过后,几乎达到了和三个法兰克国王平起平坐的地步。至少在一些特殊事务面前,三个法兰克王国国王必须重视教皇的意见。

当然,由于教皇的身份和教廷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一时期教皇的权威还并没有达到能够凌驾于世俗君权之上的地步。但是结合先前的教皇权力发展过程来看,教皇的权威想要凌驾在世俗君主之上,仅仅是时间问题而已。

享有虔诚者这一称号的法兰克王国国王路易

教皇权威达到顶峰,时刻压制着世俗君主

当时间来到公元11世纪中后期时,局势再一次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罗马出现了一个有野心且强权的教皇:格列高利七世。

对中世纪基督教会进行改革的教皇格列高利七世

格列高利七世认为,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因此理应具备控制各世俗君主的权力,因此他毕生都在为强化教皇权威而努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张侠硕士在《格里高利七世及其教会改革思想述评》一文中曾经详细提到了他的改革思想:

他(格列高利七世)希望通过实行教会改革,建立起一个有着统一宗教信仰和遵循教会法规的有秩序的教会。格里高利七世在他最后的通谕中指出他最大的目标是希望神圣的罗马教会,基督的新娘,能够重获其真正的荣耀,变成自由、纯洁的大公教会。

在格列高利七世强化教皇权威的过程中,曾与神圣罗马帝国发生了矛盾冲突。当时的帝国皇帝为亨利四世,格列高利七世和他都想要将对方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在经过一番激烈的博弈和对抗之后,以亨利四世的妥协宣告二者的斗争暂时结束,是为"卡诺莎事件"。

亨利四世正在乞求格列高利七世的原谅

亨利四世雕像

然而没过多久,亨利四世就在完成了强化中央集权任务之后对教皇发难,以武力的形式攻入了罗马城,并废黜了格列高利七世的教皇之位,改立克雷芒三世为新任教皇。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世俗君主的权力一直保持着对教皇的优势,直到英诺森三世成为新任教皇位置。

公元1198年,英诺森三世以格列高利七世的改革计划为蓝本,开始再一次尝试强化教皇的权威。他不惜以搅乱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秩序的方式,使帝国皇帝无暇顾及宗教事务,并将控制教廷的势力尽数从意大利半岛上驱逐了出去。随后他又将目标对准了同处于基督教世界的法兰西王国和英格兰王国,最终成功达成了令教皇权威凌驾于世俗君主之上的目的。

如今普遍认为,英诺森三世担任教皇的时代是为罗马教廷和罗马教皇的巅峰时刻。这不仅仅体现在英格兰、法兰西等国君主皆臣服于罗马教皇膝下,还因为罗马教廷和散布在各基督教王国内的教会拥有了对世俗王国征收税赋的权力。再加上教皇还有教皇国的税收基础,教皇的话语权自然也随着税收的增加而提高了。

在欧洲传统的封建制度下,只有王国国王和下属的各封建领主才有向王国百姓征收赋税的权力,这一逻辑其实也能够体现欧洲的封建等级制度。然而在英诺森三世将教皇的权威带向顶峰之后,王国国王也必须向教廷和教会缴纳赋税,这无疑等同于承认了教皇的权威在世俗君主之上的事实。即便有一些封建君主拒绝向教皇缴纳赋税,也会在教廷惩罚机制的压力下不得不向教皇的权威低头。

教会权威受挫,重新被世俗君主所压制

然而当时间来到公元14世纪时,罗马教皇"傲视天下"的状态开始逐渐动摇,这是因为英格兰和法兰西两个封建王国的国王开始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强化运动。目的非常明显,一是为了对王国实行更加有效的统治;二是为了打破罗马教皇对于世俗权力的垄断格局。

与此同时,罗马教皇也意识到英法两国正在逐渐尝试脱离自己的控制,为此他选择继续强化教皇的权威,这反而激化了和英法君主之间的矛盾。对此,布鲁克林学院历史荣誉教授Elizabeth A.R.Brown(伊丽莎白A.R.布朗)在《Philip IV》(腓力四世)一文中曾经提到:

New grounds for dispute developed in 1301,when Philip arrested Bernard Saisset,bishop of Pamiers,as a suspected traitor。 Boniface, his confidence buoyed after the triumphant papal jubilee of 1300,determined not only to force Philip to send Saisset to Rome but also to launch a frontal attack on the king"s authority。

译文:1301年,腓力四世以叛徒嫌疑犯逮捕了帕米尔主教伯纳德·赛塞特,引发了新的争端。博尼法斯在1300年教皇胜利周年纪念后信心倍增,他不仅决心迫使菲利普将赛塞特派往罗马,而且还对国王的权威发动正面进攻。

法兰西王国国王腓力四世

公元1303年,忍无可忍的法兰西王国国王腓力四世在获得了国内各阶级支持的情况下,选择以武力的方式再次攻入罗马城。虽然当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也曾经对教皇炫耀过武力,但与后者不同的是,腓力四世将整个教廷挪到了法兰西境内。

虽然罗马教皇在几个世纪内享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从始至终都没有建立和发展出直属教廷的武装力量。因此在面对法兰西的军队时,教皇只能束手就擒。在整个教廷迁至法兰西境内后,教皇的任命权也被法王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因此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教皇一直都由法兰西人担任,天主教廷也成了"法兰西的教廷"。

阿维农之囚事件过后出现的法兰西籍的教皇

此次事件过后,罗马教廷的影响力就明显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且教皇的地位也远不如过去那般。虽然此时的教皇依旧为宗教领袖,但是却无法正常行使教皇的权力,只能够按照法王的意志推行政令。

再加上此后的几任教皇皆为法兰西人,因此教廷出台的相关政策大多都有偏向法兰西的迹象,这就意味着教廷再次成为了世俗君主巩固自身统治的工具,和当年罗马帝国时期的教会地位基本相同了。

虽然最后罗马教廷终究得以脱离法王的控制,但阿维农之囚事件已经让教皇和整个教廷的颜面扫地。加上此时欧洲的采邑制度正在逐渐瓦解,封建君主正在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因此即便教皇最终还是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但是也已经无济于事,曾经教皇可以傲视整个欧洲君主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被腓力四世掳走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结语

自从基督教在欧洲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之后,就逐渐成为了欧洲的一股新兴势力。起初仅仅只有法兰克王国一个王国愿意与其达成合作关系,但当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之后,罗马教皇就在欧洲大陆上拥有了新的盟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王国国王不得不选择向其低头,最终才促成了教皇大于世俗君主的局面出现。

而教皇之所以具备凌驾于世俗君主之上的条件,主要原因在于欧洲各国的基督教化和教皇本身拥有大量的领地。然而在教皇又获得了向各王国的封建君主征税的权力之后,教廷的经济实力就变得更加雄厚了。在这种背景下,教皇的权威自然可以凌驾于世俗君主之上。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欧洲中世纪普遍被采用的采邑制度使各个王国一直都处于分裂局面之中,封建君主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自然也就不具备对抗教皇的能力和基础条件。

今天的教皇形象

虽然如今基督教的影响力依旧遍布全球,且拥有规模庞大的信徒,但是罗马教廷和罗马教皇的地位和影响力早已经不如当年英诺森三世时期。当然,这与封建时代的消亡也有一定的关系。如今的教廷和教会已经完成了去政治化,除了能够管理梵蒂冈教皇国的相关事务外,只能够涉及宗教领域方面的事务,再也无法像过去一样影响整个欧洲的政治及外交格局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