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签订卖国《辛丑条约》,晚年痛哭:全国人民拖了我的后腿!

发布时间:2023-05-28 18:41:36 发布人:hao168

李鸿章,世人大多称呼他为“李中堂”,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但现在人们提起李鸿章,记忆最深的却是他签订的一系列卖国条约。其实李鸿章在国外有很大声望,每次出使都能受到国王、皇后接见。即使外国人如此重

李鸿章,世人大多称呼他为“李中堂”,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但现在人们提起李鸿章,记忆最深的却是他签订的一系列卖国条约。

其实李鸿章在国外有很大声望,每次出使都能受到国王、皇后接见。即使外国人如此重视李鸿章,但中国人依然很不待见他,天天骂他是“卖国贼”。

可是后来,著名的社会贤达梁启超,却在病重时,固执己见的要为李鸿章,这个全国人民眼中的“卖国贼”翻案,是梁启超病糊涂了?还是李鸿章另有隐情?而李鸿章自己也在晚年时放声痛哭,嘴里念叨着,是全国人民拖了他的后腿,这到底是为什么?

李鸿章被后人唾骂多年,起因就是因为他头上那顶“卖国贼”的大帽子,但这顶“卖国贼”的帽子是怎么扣到他头上的,要追溯到晚清那个腐朽堕落的时代。

那个时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经历工业革命,已经拥有了富强的国力,先进的坚船利炮,但清帝国还沉浸在闭关锁国的时代,日趋腐朽落后,各国列强都盯上了中国这片富饶的土地,都想攻打中国获取利益。

首先发动战争的是和我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历经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接着就是和谈,但是中方和谈代表就是李鸿章,在谈判桌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极大损害了我国利益,这些条约就是著名的《马关条约》,之后各国列强看到清朝的懦弱,发动了臭名昭著的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战争。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清朝慈禧太后领着皇室成员都逃到了西安,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又推出了李鸿章去和谈。

这次他又组织和谈,并签订了更加不平等的《辛丑条约》。这两大臭名昭著的卖国条约,令全国人民为之愤慨,主持和谈签约的李鸿章成了民众口诛笔伐的对象,李鸿章至此彻底被扣上了“卖国贼”的帽子。

然而,梁启超在他所作的《李鸿章传》中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梁启超是个坦荡的君子,而且他和李鸿章当时属于不同政治派别,所以他书中叙述的李鸿章还是非常可信的。

书中介绍,李鸿章是个对大清忠心耿耿的忠臣,他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为了强大清朝的军队,实施了著名的“洋务运动”,从外国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清朝建立了一批工厂,他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配备先进化武器的水军。

而且李鸿章是个非常善于专营的官僚,喜欢权力,对权力有极大的欲望,他对周围的属下,也是能培养就培养,能拉拢就拉拢。能他对国家利益也是极为看重,为了国家也可以放弃自己的安危。

他到日本谈判时曾被刺杀,但即便受伤,满脸是血,在谈判桌上也毫无惧色,面对李鸿章,日本人也做出了一些让步,他的努力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国家利益。

但是当时的清朝毕竟已经摇摇欲坠,而且又打了败仗,所以那些丧权辱国的条款,也不能都赖在李鸿章身上。

李鸿章到了晚年痛哭时,说的那些话,其实带有一些委屈色彩,他觉得自己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但到头来,却落得个“卖国贼”的骂名。

翻开这段尘封的历史,纵观李鸿章的一生,他极具悲剧色彩,他有一颗报效朝廷的忠心,勇于有开拓眼界,出国考察,努力学习当时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生产理念。

他开办军工厂,善于练兵,有带兵打仗的本领,但终究他缺乏的是改变时代的魄力,滚滚洪流的晚清时代,造就了他一生本领,但他却没有利用好自己的本领,做一个改变时代的英雄,这无疑造就了他日后悲情的人生。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