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打仗不要命的叶志超,为何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那么贪生怕死?

发布时间:2023-05-29 09:12:20 发布人:hao168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主帅叶志超的表现的确让人唏嘘不已,作为朝廷器重的武将,竟然贪生怕死。战斗中他“放弃平壤,狂奔500里”,“逃跑将军”的帽子也从此扣在了他的头上,永远摘不掉了。“迳定州,亦弃不守,趋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主帅叶志超的表现的确让人唏嘘不已,作为朝廷器重的武将,竟然贪生怕死。战斗中他“放弃平壤,狂奔500里”,“逃跑将军”的帽子也从此扣在了他的头上,永远摘不掉了。

“迳定州,亦弃不守,趋五百馀里,渡鸭绿江,入边始止焉。”——《清史稿》

正是因为逃跑,叶志超被剥夺官职投入大牢,定斩监候。后来因大赦归乡,于公元1901年病逝。

这位在国内风光无限的人物,曾不顾性命,一马当先攻打太平军,镇压捻军立下大功,在朝廷眼中是何其威猛!清廷赐号额图浑巴图鲁;他平定热河金丹道教,杀教首李国珍,被赏穿黄马褂。在国内每次战斗都表明他打起仗来是个不要命的主,由此还被人称为“叶大呆子”。但是,在甲午战争中他却逃跑了,落了个遗臭万年的罪名,这个叶跑跑逃跑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叶志超在平壤之战中的真实表现1894年,半岛爆发东学党起义,无法摆平,只好向清朝乞援。日本蓄谋已久中日必有一战。日本挑衅清廷:“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清朝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精锐先后2465人分三批在朝鲜牙山登陆。

刚开始往半岛进军时,叶志超就没有斗志。乞周馥把这种情况禀告给李鸿章。李鸿章说:“亦未必便战,何怯!”叶志超才不情愿地去了。当得知日军要向清军进攻时,叶志超坐立不安。聂士成向他分析地形战术,进退自如:

“海道已梗,援军断难飞渡,牙山绝地不可守,公州背山面江,天生形胜,宜驰往据之,战而胜,可据以待援,不胜,犹得绕道出也”。

但是叶志超并未听从。结果在聂士成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后,却发现叶志超已经跑到平壤了。

据载,7月29日日,日本向牙山清军进攻,叶志超、左宝贵所部2000多人对战日军的3000多人,清军战斗力差的一塌糊涂,叶志超败退平壤时。此战清军伤亡500人,而日军伤亡仅80多人。

清廷派四大军入朝。(毅军马玉昆部,奉军左宝贵部,盛军卫汝贵部以及丰升阿所部的奉天练军盛字营和部分吉林练军)共计13000余人飞速入半岛。这些军人加上叶志超退到平壤的部队有16000多人。日军进攻平壤的人数几乎和清军对等。

叶志超在平壤向李鸿章谎报军情:“成欢之役屡胜,倭死二千多人,叶兵死二百余人”。李鸿章还根据“捷报”向清廷为叶志超请功。清廷闻报,大悦!赏银2万两犒军并任命叶志超统率这4支援军。所有将领都对叶的行为所不耻,更看不起他对他不服气。

叶志超对这场战斗根本不上心,吃喝玩乐,消极防御,不听下属的建议。将领盛宣怀提出趁日军大部队未到一举打败他们,因为开战前清军占地形优势,平壤作为半岛首府,山环水抱,城墙高大坚固,清军的兵员、武器、粮食都很充足,半岛人也站到清军一方不断偷袭日军,此时出手占尽先机,结果叶志超不听建议。

光绪帝下旨令叶志超:

“不得以兵未全到,束手以待敌人之攻,而于敌之分兵修道,听其自由往来,不思半济而击之术也”。

叶志超才真正开始备战。当叶志超得知日军要来围攻的消息,便召集清军四支将领商议对策。决定于9月7日晨渡江至中和郡,合力迎敌;但是在中和,清军因素质太差又加上天黑竟自相厮杀起来,结果死20人,伤100余人,让日本人笑掉大牙。

让日军更可笑的是,叶志超因此下令各路人马回去防守。从此,各路清军躲在平壤,不敢露头,日军顺利逼近平壤。

当中日战争全方位展开时,左宝贵奋力指挥,玄武门、牡丹台等重要阵地眼看失守,左宝贵向叶志超求援,叶志超见城北形不妙,主张收兵回城。他说:

“敌人乘胜大至,锋芒正锐,我军弹药不齐,地势不熟,不如各整队伍暂退叆州,养精蓄锐,以图后举。”

领兵主帅怂成这样,焉能不败?左宝贵继续坚持战斗不幸中炮身亡,这和叶志超的退缩形成鲜明对比。而日军进攻城西南的指挥官野津道贯面对攻城的种种困难,立下壮志说:“如若不幸败绩,平壤城下即我葬身之处!”从斗志方面来说他和叶志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战到最后,平壤3个战场的情况整体来说并不是很糟糕:马玉昆部在大同江南岸战场大获全胜;西南战场还在浴血奋战和日军打的不分上下;只有城北牡丹台、玄武门失守,但日军不了解城内情况,不敢轻易进入。而且此时的清军弹药、粮食足以守城1个月,半岛人民也在大力支持清军。

而此时的日军濒临绝境,他们的弹药、粮食都已不足,关键时刻天空降雨,眼看就要大雨倾盆,清军在城内又有当地人民的支持,而野地里日军却面临悲催的局面。天时、地利、人和清军尽占。所以如果清军坚守阵地的话,取得胜利不是没有可能,历史也将会被改写。但是主帅叶志超看到左宝贵阵亡,牡丹台、玄武门失守他就被吓的掉了魂似的与众将商议,决定弃城逃跑,还为逃跑找借口。

他说:

“北门咽喉既失,弹药不齐,转运不通,军心惊惧,若敌兵连夜攻击,何以御之?不若暂弃平壤,令彼骄心,养我锐志,再图大举,一气成功也。”

于是他写了投降信,可投降信还未等日军读完,叶志超便在各个城门插满日本旗祈求投降了。他的举动就连日军见了都惊诧不已。

此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日军要求叶志超立刻缴械投降,叶志超应是考虑到空手回去无法面对清廷,或者说无法编出合理的谎言,恐会株连全族。他决定保存最后底线,城池可以拱手让给日军,但是手里的家伙什不能丢。他找了个借口延缓了向日军“缴械”,计划连夜带着枪支弹药出逃。但是日军不是低智商,他们看穿了叶志超的心。日军在叶志超逃亡的必经之路义州、甑山大道要隘设下埋伏准备全歼清军。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叶志超带领清军逃跑路上的遭遇凄惨万状。

瓢泼大雨下的清兵,如惊弓之鸟夺路西逃,惊动日军。惊魂未定的清兵后有追兵前有埋伏,他们只顾逃命。漆黑的夜里敌我不分,南北不分。惊恐中胡乱开枪放炮,自相残杀互相践踏,黑夜里他们呼朋唤友,喊兄喊弟,鬼哭狼嚎震惊山林。有些为此深感羞辱的清兵选择了自杀,有的用刀抹了脖子,有的跳水溺死,有的吊死在树上,有的直接撞石而亡。到处都是死尸,到处都是血水。

此次逃跑,清军被击毙者达1500多人,683人被俘。被俘人员中因伤又死了25人,3人病死,47被日军枪杀。大量的枪械、军火、弹药、粮食都落入日军手中,这比激战几天的损失还要惨重。

聂志超本人逃跑成功,他还向朝廷恬不知耻地谎报军情:“倭人遽以三四万之众猛扑环攻”,“苦战五昼夜”,“子尽粮绝,退出平壤”。但所有的谎言都被一一揭穿。叶志超身败名裂。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