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建立前,孙中山为何想把首都迁到新疆?专家:把地图放大看看

发布时间:2023-05-29 12:15:16 发布人:hao168

引言古都之于国家是中心,是象征,也是国力盛衰的代表。中国历史经历了几个朝代,古都也换了不少座。最出名的古都除北京外,还有西安、洛阳、南京等。“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过故洛阳城》中对洛阳景

引言

古都之于国家是中心,是象征,也是国力盛衰的代表。中国历史经历了几个朝代,古都也换了不少座。最出名的古都除北京外,还有西安、洛阳、南京等。“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过故洛阳城》中对洛阳景物有感而发,也揭示了古都见证朝代发展的真理。

除洛阳经历的朝代比较多以外,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也经历了很多朝代,尤其以唐朝长安风景最盛、国力最强。《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对万国拜长安的场景极尽描写:“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些历朝古都,往往也是地理位置绝佳之地,是一个国家的中心之地,资源丰富。所以,有的都城会被连续几朝被选为首都。首都的选址往往体现了开国领袖的眼光与战略。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具体而言也算是一个朝代。孙中山先生组织领导了“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不过,中华民国的首都选址,似乎并未很清晰。

当时,孙中山先生,以及跟随他一起革命的重要人物对首都选址有着自己的见解,也迟迟没有达成一致。不过,孙中山对首都选址一直是有着自己的规划,在不少民国史学专家看来,这个规划也体现了中山先生作为开国总统的雄心。

01

选定首都的问题最初是由章太炎先生提出的,而且他还将这段与孙中山先生的对话记录了下来,后人得以从中看出中山先生对于首都选址的慎重与独特观点。

二人在商讨之前,先是翻阅了中国历代的首都及相关历史,全面了解相关城市的资源、交通、地理与环境因素。章太炎先生认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可以选在武昌,理由是武昌地理位置优越,也是“辛亥革命”的起源地,靠近长江,东接江浙地区,北临襄阳,交通便利,水路、铁路便利。同时,武昌还是一个全新的城市,没有涉及太多的利益纠纷,也有足够的空间加以发展。

此外,章太炎先生还表示,首都不能选在北京,理由是当时北京城内的势力错综复杂,既有支持革命的进步人士,也有军阀、政客、保皇党和保守派人士,可谓鱼龙混杂。对于南京,章太炎先生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合适,因为历来在南京的朝代都没有国祚绵长的,要么偏安一隅,要么很快就衰亡覆灭。

02

孙中山先生对于章太炎的观点,有着自己的不同见解。他认为,尽管武昌是一个新兴城市,但与他预想的中华民国首都的位置并不相符。武昌处于中国中心地带,湖北省作为“九省通衢”,确实能够辐射全国大部分省市,不过却难以对东北三省和边疆地区加以控制。因此,孙中山认为应该将首都选在伊犁。

这个提议可谓是开天辟地头一遭,要知道,历朝历代均没有将首都定在西部地区的先例。孙中山这样提议,乃是因为伊犁所处的位置有利于对蒙古、新疆和西藏进行控制。同时,伊犁地处亚洲大陆中心,能够和其他亚洲国家联结。中国古代就是放松了对西部的控制,才会受到敌人的侵扰,进而导致亡国。

对于这个提议,后来的专家认为,这体现了孙中山的眼光和雄心。他对中华民国的展望,已经不限于当时中国的版图,而是放眼于整个亚洲,立足于世界,希望中国能成为亚洲霸主。这个志向不可谓不宏伟,遗憾的是,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奔走,却最终没能守护好自己的事业,更没有实现自己的蓝图与宏愿。

结语

中华民国建国不久,孙中山先生便把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而袁世凯则把首都定在了北京,更是大搞复辟返帝制,孙中山的革命成果由此被窃取,前期多番谋划布局也逐一破灭,留下的遗愿也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参考资料:《过故洛阳城》《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孙中山传》《章太炎政论选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