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到底有多重要?皇太极全军出击,明朝八总兵支援

发布时间:2023-05-30 09:15:08 发布人:hao168

锦州是明朝在关外的军事重镇,广宁中屯卫和广宁左屯卫都设在这里。自从后金占领辽沈地区以后,锦州的战略地位就更为重要。自袁崇焕坚守宁远打败努尔哈赤的进攻以后,明朝就一直在宁、锦一线派有重兵驻守,明清(后金

锦州是明朝在关外的军事重镇,广宁中屯卫和广宁左屯卫都设在这里。自从后金占领辽沈地区以后,锦州的战略地位就更为重要。自袁崇焕坚守宁远打败努尔哈赤的进攻以后,明朝就一直在宁、锦一线派有重兵驻守,明清(后金)双方在十多年间形成对峙的局面。

崇祯四年(天聪五年,1631年)大凌河的据点被后金拔除后,锦州完全暴露在敌军面前,成为明朝在关外的前哨阵地。锦州南面十多里是松山城,松山西南十多里处是杏山城,杏山西南约二十里处是塔山城,塔山西南数十里处是明朝在关外的又一个军事重镇宁远。因此松山、杏山和塔山三城是锦州的坚强后卫,又是宁远的有力屏蔽。清军欲从正面进关,就必须突破这宁锦防线,而锦州首当其冲。

皇太极即位后的十几年中,前后数次大规模深入关内,消耗了明朝大量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再加农民起义军的打击,明王朝这座大厦已摇摇欲坠。皇太极在考虑怎样推倒这座大厦夺取全国的统治权。崇祯十三年(崇德五年,1640年)清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等联名提出“进取”大计的奏章:一、“直捣燕京,割据河北”,“此刺心之着也”;二、“直抵关门”,“此断喉之着也”;三、“先得宁、锦”,“此剪重枝伐美树之着也”。皇太极采取了先攻宁锦这一着。用什么方法进攻宁、锦?以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几次硬攻,都没有成功。皇太极吸取了以往遭受挫败的教训,改用长期围困的办法。

崇祯十三年(崇德五年,1640年)三月皇太极派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为左右翼元帅,率军往义州屯驻,于此“修城筑室”,并于义州东西四十里田地开垦屯种。接着又推进到锦州城外扫清明军据点,孤立锦州。

清军采取三个月期,轮班更戍。第二年三月,清军逼近锦州城外而明军炮火又射不到的地方扎营,围绕锦州城四面各设八营,绕营挖一深壕,沿壕设垛口,每两旗之间挖一道长壕,临城的一边设置哨兵监视明军动静。这样,锦州就完全处在清军的严密包围之中。明朝锦州守将祖大寿,崇祯四年(天聪五年,1631年)在大凌河战斗中已投降后金,他诡称愿到锦州搬取妻小,并作内应便获释回明。祖大寿回锦州后,仍效力于明朝。

当时跟随祖大寿守锦州城的军队中有一部分蒙古人,驻守在外城。当他们看到围城的清军阵营严整,挖掘深壕,准备长期围困时,非常惊惧。蒙古将领诺木齐、吴巴什率领都司、守备等官员八十六人及男女家小共六千二百一十一人投降清军。这一捷报传到盛京,皇太极命八门击鼓,诸贝勒群臣齐集笃政殿,皇太极当众宣布攻克锦州外城的喜讯。锦州外城虽破,但祖大寿坚守内城,战斗打得极为艰苦。

明廷深知锦州地位重要,不断派兵支援。七月,明朝征调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所部八镇大军十三万,由蓟辽总督洪承畴统率赴援锦州。洪承畴主张“且战且守”,步步为营去援救锦州。但兵部尚书陈新甲不顾敌我态势,主张速战速决。他派遣兵部郎中张若麒到前方催战;崇祯皇帝也下密诏,命洪承畴急速前进去解锦州之围。

洪承畴被逼,把粮草留囤于杏山与塔山之间的笔架山,自己率六万人先行,诸军继进,到松山集结。洪承畴把骑兵环列于松山三面,步兵结营于乳峰山与松山之间。洪承畴所率援兵军势颇盛,八月初在乳峰山的争夺战中,屡败清军,夺占了两红旗、镶蓝旗的阵地,清军“人马中伤者甚众”。清军急报盛京,求派援军。皇太极急得“忧愤呕血,遂悉索沈中人丁,西赴锦州”。皇太极亲率三千精锐骑兵先行,昼夜奔驰六天,八月十九日抵达靠近松山的戚家堡。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