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六位太宗皇帝谁最憋屈?皇太极波澜壮阔的一生!(上)

发布时间:2023-05-31 07:24:37 发布人:hao168

前几年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叫《李渊,你冤吗?》,文章写到:李渊,人们不记得你做了啥?只记得儿子在台下杀疯的时候,你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当儿子把枪都杵脸上了,你也只是息事宁人!结果,儿子、孙子、位子都没保住

前几年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叫《李渊,你冤吗?》,文章写到:李渊,人们不记得你做了啥?只记得儿子在台下杀疯的时候,你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当儿子把枪都杵脸上了,你也只是息事宁人!结果,儿子、孙子、位子都没保住!

李渊

李渊,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身为开国皇帝却被逼退位的男人;同行的朱重八,甚至都没有把他放进历代帝王庙;开国称号,更是常被拿去给儿子戴上;就连谁开得第一枪,儿子都能与老子争一番。开国之主之名不如继位者,唯渊也!真是千古奇冤!

李渊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开国帝王,那么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宗皇帝又是谁呢?

历史上能拿得出手的太宗就这么几位: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元太宗窝阔台、明太宗朱棣、清太宗皇太极。

1、刘恒

汉文帝刘恒非但不憋屈,还很幸运。

刘恒的母亲薄氏是叛王魏豹的妻子,刘邦杀了魏豹,抢了他老婆,虽然生下了刘恒,但不受刘邦宠爱,也被吕后直接无视;他的封地更是没人不嫌弃,代郡不仅处于汉匈第一战线,也是整个汉朝最荒凉贫瘠的地区,在那里当诸侯王就等于被发配边疆了。

魏豹

所以,刘恒从出生到登基之前一直过着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日子,刘恒成年后能被封个闲散藩王,已经是人生天花板了。然而不被重视的母亲以及被人嫌弃的封地,却成了刘恒最大的幸运。

吕雉执政后,备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直接被她做成了“人彘”,赵王刘如意也被毒杀,刘氏宗亲几乎被屠戮殆尽,一直被吕雉瞧不上眼的薄氏和刘恒却逃过一劫。

吕雉

吕雉死后,陈平和周勃开始对朝中吕氏一门进行大清洗,终于将诸吕之乱摆平。摆平诸吕之后自然是为大汉王朝选择一位合适的继承人。而刘恒的“不幸”却成了他最大的优势。

周勃和陈平虽然在铲除诸吕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但是首举义旗的却是齐王刘襄,他本来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皇位继承人,却因为根基深厚,母亲曹氏与吕雉亲善,被首先排除,最后功臣派选择了默默无闻,母族没有势力,易于掌控的刘恒继位。

刘恒的幸运还不止如此,他还遇上了两个忠臣——周勃和陈平。据史书记载,当周陈二人派出使者去接刘恒赴长安继位时,刘恒开始并不情愿,相反,还起了疑心,他的属臣也意见不同,有的认为这就是一个阴谋。刘恒最终用占卜的方式决定放手一搏,并且为了以防万一,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步步为营,他一面派舅舅薄昭到长安探听虚实,一面离长安五十里的时候,派属下宋昌先进城探路。最后,小心的刘恒在周勃和陈平等忠心大臣的拥戴下平安继承了皇位,可谓幸运至极。

汉文帝

2、李世民

以李世民的能力和功绩,足以成为一代开国帝王,从这一方面来讲,他确实比较憋屈,但后世很多人都把他作为开国之君对待,比如朱元璋在洪武六年修建历代帝王庙,以祭祀历代开国之君,其中只有李世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开国君主;比如武周时期的狄仁杰,也是一口一个唐太宗开国:“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明朝初年的黄哲在给朱元璋的上书中更是直言“唐宗开国”。

所以,从历史地位上来讲,李世民并不吃亏,历史对他是公平的。

李世民

3、赵光义

赵光义就不用多说了,文治虽然尚可,但武功却非常寒碜,幽州一战,如果不是他优柔寡断,幽云可能已经回到了大宋版图,最后不但30万大军一朝尽丧,自己也只能狼狈的做驴车逃命,徒留千古笑柄。

除此之外,烛影斧声、害侄杀弟、重文抑武,画阵图瞎指挥等等,都是赵光义身上洗不去的污点,能做到太宗的位子上,赵光义只会偷着乐,绝不会感到憋屈。

赵光义

4、窝阔台

窝阔台早年随父征服漠北诸部,参与西征、攻金、灭夏等战争。1229年经忽里台选举,即大汗位。随后,建朝仪,颁札撒,置驿站,设仓廪,定赋额,完善国家制度。

虽然窝阔台文治武功尚可,但上有成吉思汗的余荫,下有蒙古铁骑撑腰,取得这些功绩乃自然之事,值不得炫耀,而且他身为铁木真第三子,在兄弟各个都英明神武的情况下继承汗位已经足够幸运,称不上委屈。

窝阔台

5、朱棣

庙号“成祖”足以弥补朱棣的委屈。

现在就剩下了一个清太宗皇太极,看完他的事迹,你会为他感到憋屈吗?

一、争汗位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郁郁而终,除了遗憾,还留下了空缺的汗位。按照努尔哈赤生前拟定的原则,由八贝勒共同推举大汗。

而当时议政的八贝勒除了代善、莽古尔泰、阿敏、皇太极四位权力最大的大贝勒以外,还有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四位小贝勒,其中阿巴亥的儿子就占了三席,在“议会”中的声音不小。

八旗人马中,代善掌握两红,皇太极掌握正白,杜度掌握镶白,阿敏掌握镶蓝,莽古尔泰掌握正蓝,所余正黄、镶黄二旗旗主,分别是阿济格和多铎。多尔衮三兄弟加起来足以与皇太极抗衡,况且还有三人的生母、大妃阿巴亥。

如果在中原王朝那里,努尔哈赤去世后,阿巴亥就相当于是皇太后。作为太后,权力巨大。虽说满清这种权力不明朗,但阿巴亥无疑具有大义名分,甚至是努尔哈赤“遗诏”的解释权。如果按照满清习俗,阿巴亥再以国母之尊下嫁给四大贝勒中的一个,那么其他四位旗主谁不畏惧?谁又敢不服呢?

所以,皇太极要想登上汗位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但是他利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在群狼环伺的情况下顺利登上了汗位。

皇太极

首先,皇太极利用其他贝勒所不具备的优势——当过家,广结善缘。

在爱新觉罗家,皇太极曾担任过类似于管家这个角色。

努尔哈赤创业初期事务繁忙,为了让父亲安心国政,不被家中鸡毛蒜皮的琐事干扰,皇太极年纪尚小就管起家庭事务。当然,他干的不错,各种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也深得父亲信赖。

皇太极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家族中广结善缘,树立威信,特别是在下一辈中,他与岳讬、萨哈廉等关系良好。

其次,利用代善胆小懦弱的弱点,分化代善集团。

八贝勒中以大贝勒代善的纸面实力最强。论资历,他跟褚英一样,是大妃的儿子。褚英死后,他年纪最长,按中原王朝的说法,属于嫡长子;论军力,他基本上掌握正红、镶红二旗,他的几个儿子,岳托、硕讬、萨哈廉等都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此外,褚英的儿子、镶白旗的实际控制人杜度也由他抚养长大,听命于他。

所以,汗位的归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代善的态度。那么代善的态度呢?他不想干。

代善

代善这个人虽然能征惯战,但政治觉悟较低,而且胆小怕事,十分懦弱,当然这个懦弱只是相对而言,代善能历经三朝不倒,光靠委屈求全显然是做不到的。

只能说,代善关心的只有自己的性命和利益,而非那个费力不讨好,还有一定危险性的汗位。他明白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人生在世,不在于飞的多高,关键是平稳着陆。”所以他选择了退让。

当然,代善退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的实力最强仅限于纸面上。

因为他的儿子们,岳讬、硕托、萨哈廉等两红旗的中坚力量,并不真正支持他。比如岳讬曾因恼怒老爹离家出走,而代善也没顾念父子情份,直接要求努尔哈赤斩了这个儿子,父子之间的感情并不好。

所以,岳讬、萨哈廉等人找到老爹,劝说代善支持皇太极。据载,代善听了以后,欣然同意。

第三天,确立地位之后,皇太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准备登基,而是处理一个人。

皇太极在政治上的嗅觉显然比其他兄弟敏锐。他发现看似平衡的关系,从长远角度看存在很大的问题,而且对自己不利。

只要“母后”阿巴亥在,她的三个儿子就很难限制,如果任其发展,恐怕最终会形成无法控制的后党势力。所以他要趁着三兄弟年纪尚幼,将它扼杀在摇篮之中。

于是就有了后面阿巴亥“生殉”事件。

《清史》载,阿巴亥被逼自尽时,换上礼服,戴满珠宝,说:“我自十二岁侍奉汗王,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汗王恩厚,我不忍离开他,所以相从于地下。”给足了四大贝勒面子,说完后又请求诸贝勒照顾她的三个幼子,皇太极赌咒发誓:“有我不敬兄长、不爱子侄,……天地鉴谴!”阿巴亥默默地走向白绫,一代大妃香消玉损。

就这样,大清顺利完成了权力交接。

二、与大明议和

如果说从四大贝勒中脱颖而出登上汗位,体现了皇太极政治天赋的话,那么,他对袁崇焕的态度,就更让人感觉非同一般。

在努尔哈赤葬礼期间,袁崇焕居然派人过来吊丧。炸死了人家老爹,还来现场凭吊,明显有点挑衅的意思。

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皇太不但忍了,还热情的接待了访问团,每天安排宴会不说,还送了许多礼物。等忙完登基大典,他甚至组织了回访团,护送使者回国。

如果你认为皇太极脾气好,那就大错特错了。从史书记载来看,他的脾气可不怎么好。从小不让打猎就生气,后来跟贝勒们发火,动不动怒发冲冠,气得连面都不让见。

皇太极之所以能忍,确实有他的目的——想议和。跟大明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成绩倒还不错,占了不少土地,但是有点“消化不良”。

在袁崇焕的斡旋下,明朝与后金暂息兵戈。

于是,皇太极利用这次短暂的喘息机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对于辽东的汉族百姓,不再随意杀戮和掠夺,让他们作为子民而非奴隶生活。

其次,对于汉官,尤其主动投诚的,尽量让他们进入管理层,即便不算核心,多少也算是“品牌效应”。

为了让大家相信朝廷的决心,自然要树立典型。在汉官里面,皇太极首先重用了范文程,本来只是想“千金买马骨”,却没想到回报远远超过付出,不但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也造就了“大明骨、大清肉”的开国第一功臣。

范文程

两项措施一出,辽东地区的满汉矛盾立马得到改观。

三、除外患

皇太极接盘的大金国,除了内忧,还有外患。

朝鲜作为大明的藩属国,对女真的态度一贯不怎么友好。万历年间的萨尔浒之战时,他们还曾出兵协助过大明,虽然没起到多少作用,但毕竟心意在那。

所以,皇太极早就有收拾朝鲜的意愿,恰在这时,朝鲜又爆发内乱,于是,公元1627年,皇太极以阿敏为主帅,率领岳托、济尔哈朗、阿济格、李永芳等,统兵五万,进军朝鲜。

阿敏

在给阿敏的战略方针中,皇太极强调“此行非专攻朝鲜”,重点在毛文龙。他甚至说,“若朝鲜可取,则并取之”。言下之意,对朝鲜属于搂草打兔子,关键还是消灭毛文龙。

入朝之后,阿敏兵分两路,其中济尔哈朗带领八旗精锐直扑毛文龙驻扎的铁山,而他本人进攻义州。经过还算激烈的战斗,八旗军攻克铁山,但没有抓住毛文龙,“文龙遁往海岛”。

于是阿敏只好继续进攻“可并取”的朝鲜。朝军一贯战斗力惊人……的弱,八旗军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攻克义州、定州、安州。随后,阿敏又不费吹灰之力攻下了早已成为一座空城的平壤。朝鲜国王李徖听到平壤失陷的消息,只好派出使臣议和。

阿敏按照皇太极的指示,提出议和条件,第一,跟大明绝交;第二,交出毛文龙。李徖很快回复,坚决不同意。

其实朝鲜并非不想同意,只不过实在没法同意。与大明绝交,不敢;交出毛文龙,不能。

于是,阿敏继续进军,又接连攻克黄州、瑞兴,最后驻扎平山,剑指汉城。

然而大好形势下,皇太极的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他命刘兴祚尽快与朝鲜达成合议,然后下令阿敏班师回朝。

原来是阿敏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按照皇太极的既定方针,应该主抓毛文龙,次攻朝鲜,可阿敏非要打到汉城去。这倒也没什么,毕竟皇太极也说过,“可取则并取之”。问题在于阿敏多次公开表示,攻下汉城以后,他要留下驻守朝鲜。

这就犯了忌讳,阿敏带着八旗主力拥兵在外,本来就遭人猜忌,现在又不肯回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等同于造反。

于是,李永芳首先站出来劝他不要鬼迷心窍,但阿敏非但不听,反而呵斥他:“你这蛮奴,以为我不敢杀你吗?”

答案是不敢,因为岳托、阿济格、杜度等人都站在李永芳一边,甚至连阿敏的亲弟弟济尔哈朗也表示坚决反对进军汉城。

阿敏最终被说服了。不久李倧接受和约,在江华西门外筑坛焚香祭天盟誓:朝鲜跟大金结为“兄弟之国”,互不侵犯。

气势汹汹的征服朝鲜之战,就这么草草收场。不过皇太极也不是毫无收获:第一,经此一役,朝鲜认识到后金的厉害,再也不敢在背后搞小动作;第二,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一班小弟,李永芳、岳托、杜度、济尔哈朗等人没的说,可以信任,而阿敏则需多加提防。

虽然皇太极对阿敏不满,但还是表现出政治家的风度,出城迎接凯旋而归的阿敏,并为他大摆宴席,以示庆功。

四、与大明硝烟再起

后金进攻自己的小弟,大明虽然远水不解近火,但也没有闲着,袁崇焕在辽东一直修筑城防,到阿敏班师回朝时,大明已经基本完成了对锦州,大小凌河等的修缮工作。

这显然是后金不愿看到的,于是1627年,皇太极率领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人,以及数万军马,从沈阳出发,再次发动对大明的进攻。

八旗主力兵分三路,皇太极亲率两黄旗和两白旗为中路,直扑大凌河;代善、阿敏等人带领两红旗和镶蓝旗为右路,进攻锦州;莽古尔泰带领正蓝旗为左路,进攻右屯。

中路的皇太极抵达大凌河时,早已人去楼空,于是他没有停留,直接向锦州进发。左路的莽古尔泰也碰到同样的情况,只不过他看到了逃跑的明军,于是便一路追击,也朝着锦州方向挺近。

就这样,三路大军会师锦州,并对其形成合围。

接下来就是史称“延国祚十年”的“宁锦大捷”:时任平辽总兵的赵率教死战不降,锦州急不可下,后金军又攻宁远,袁崇焕“坚守不出,凭城用炮”率众固守宁远,城得保全。皇太极又转攻锦州,遭明军还击,伤亡数千人,锦州终不可破,被迫撤军。

其实,宁锦之战后金的损失并不大,《明史》载“打死奴贼数千,中伤数千,败回贼营。”皇太极之所以撤退,关键还是毛文龙偷袭了辽阳,虽然皇太极知道以毛文龙的实力对辽阳造不成什么实质的危害(毛最终偷袭失败),但他不敢冒险,只好暂时接受锦宁失败的现实,撤军返回沈阳。

五、统一蒙古

登基之初,接连两场对外战争,都打得有些郁闷。尤其宁锦之战,着实让皇太极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然而,生逢乱世,想要安安稳稳过日子,似乎不太可能,还有个烦心的事在等着他。

这次的问题出在“三大后患”之一的蒙古。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诸部,先后跟大金结盟。而蒙古名义上的首领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却选择跟大明结盟。

林丹汗

敌人的朋友自然是敌人,因此,林丹汗把那些同胞也归于敌人行列。为了教训这些站错队的人,林丹汗决定主动出击,进攻喀尔喀蒙古的奈曼、敖汉等部。等皇太极从锦州铩羽而归,喀尔喀各部已经支撑不住,便组团来找皇太极求援。

此时皇太极也一脑门子官司,本来不想掺和他们的破事儿。但关键时刻,范文程提醒他,蒙古的事一定要管,否则亲近后金的蒙古各部必将离心,于是他下定决心出兵蒙古。

1628年,后金正式出兵征讨林丹汗,经过几次征战,林丹汗势力大衰。1632年,皇太极第二次远征察哈尔,沿途蒙古各部纷纷率部来会,等到了西拉木伦河岸时,讨伐林丹汗的金蒙联军已达10万,林丹汗在宣府听到大军压境的消息后率众西奔,皇太极分兵三路穷追林丹汗41天,一直追到归化城才停止追击,林丹汗亡命青海,途中所遗部众皆被皇太极收拢。1634年,林丹汗因天花死于青海大草滩,余众溃散,后金正式统一蒙古。

限于篇幅,本文分上下两篇。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