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学者们才华横溢、成就斐然,为何纷纷跃江而亡,无法善终?

发布时间:2023-05-31 09:45:41 发布人:hao168

历史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才华横溢、成就斐然,是那个时代最令人钦佩尊敬的学者,却都草草一生,选择了纵身跃进江水之中,消弭在历史的洪流之中。而其中跳江的缘由也成为一个让人想不透的谜,徒留给后人想象。有人说

历史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才华横溢、成就斐然,是那个时代最令人钦佩尊敬的学者,却都草草一生,选择了纵身跃进江水之中,消弭在历史的洪流之中。而其中跳江的缘由也成为一个让人想不透的谜,徒留给后人想象。

有人说这些学者们的坠落是那个时代所造成的悲剧,或许我们也应该想一想,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悲剧,是中国现代文坛的悲剧。然而,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我们现在能做的,只能是让这些大家们,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

王国维

"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近现代相交时期的著名学者,他的著作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经典,而他所说的"人生三境界",也为众人推崇揣摩。很多人说,他的三境界其实就是"立""守""得"三个字,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但是真的又有谁能够做到。

然而这样的一位学者,在1927年的6月2号,在他清醒的状态下纵身跃入颐和园昆明湖鱼藻轩,被湖底的淤泥塞满七窍,最终窒息死亡。他的人生三境界,也只能够让后人不断感慨揣摩了。

老舍

"最大的牺牲是忍辱"

老舍的称号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作品大多是取材于日常生活,甚至描绘一些琐碎的小事。他的著作受世人瞩目,与此同时,他的死亡也成了谜。

1966年8月24日,老舍纵身投入太平湖,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无数的著作,还有无数令人不能看透的猜想。

老舍生平的创作极多,如《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他的作品中,体现出的大多是中层阶级的市民生活,也用他独到的幽默语气表达出他对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情感。

或许就如他自己说的:"最大的牺牲是屈辱,最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最后他的反抗就是纵身跳入太平湖,这或许就是他对这个时代的反抗。

朱湘

"去追向那南方的鸿雁,驾着万里长风"

朱湘,或许这个名字并不为太多人所知,但是在当时,饶孟侃、孙大雨、杨世恩、朱湘,这四个人被并称为"清华四子",后来四个人也成为了中国现代诗坛上的重要诗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极富才华而又孤高自傲的人,在1933年的一天,面对着滚滚的长江,一边饮酒一边吟诗,最后纵身跳进江水之中。

左朱湘

二十九岁的他,因为自己的才华,曾风光一时,也因自己的孤高,败给了现实。在朱湘死后,他的妻子几乎哭瞎了眼,最后削发为尼。

可以说,朱湘的死,没有承担起为夫为父的责任,也辜负了这一生最爱的人。或许正如他的诗词,朱湘最后追向南方的鸿雁,驾着长风离开了。

这一个个学者的陨落,让人痛心的时候也会思考,是为了什么才会让他们走到这一步,是因为私人的情感纠纷,亦或者是社会的压迫,又或者其他不为人知的秘密。

罗振玉

清官难断家务事

民国大家们,个个都是一代学者,却为何纷纷选择跃江而亡,无法善终?其实,总有一身才华又如何,兜兜转转还是逃不过一个"情"字。

对于王国维的死,有这样一种说法。在王国维自杀之前,他自己把与罗振玉来往的信件全部烧掉,就连他的爱妻也劝阻不了。

罗振玉是王国维的知遇之人,可以说若没有罗振玉的赏识和提拔,没有罗振玉的长期支持和合作,王国维是不可能会取得如此巨大的学术成就。

而因为与罗振玉的绝交,有可能使得王国维伤心欲绝,有人说这次不幸,就是罗振玉造成的。

朱湘,被称为中国济慈的一个诗人,也是有着自己难以言说的痛苦。朱湘的性格孤高冷傲,他与他的爱妻刘霓君原本是美好令人羡慕的一对,在随着第三个孩子的出生,夫妻两因为生活的压力而焦头烂额。

最后由于小儿子的夭折,刘霓君埋怨朱湘的孤高和无能,导致家里落魄如此,他们开始了争吵,而朱湘纵然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的性格使他在工作上始终无法学会圆滑。最终在1933年,朱湘做了最后一次朗诵,纵身坠入清波,自杀身亡。

朱湘的死,是因为朱湘自身性格始终无法融入到这个社会,就像他的诗《葬我》一样:"不然,就烧我成灰,投入泛滥的春江。"最后的他,不正是投入了江水之中。

左老舍

时代的悲剧

如果说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缘由的话,那么那个时代或许就是另一个罪魁祸首了。

在王国维的遗书中有一句:"义无再辱",而他最后一次见到学生时也说到:"我总不想再受辱,我受不得一点辱!"这得回归到当时的政治局势,即北伐战争。

在北伐军攻占郑州当日,在报上刊出《戏拟党军到北京后被捕的人物》,报纸上王国维的名字便在其中,于是在当天晚上王国维就立下了遗书,第二天便自杀身亡。这些也都足以证明王国维的死因有一部分是恐惧在即将发生的政治变乱中"受辱"。

王国维像

老舍的死去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冰心一直觉得老舍的脾气硬,总觉得他会跳水死,老舍的小说中,死去的人差不多都是跳水而亡,他的脾气,受不了一点委屈。老舍生于动乱,死于动乱。这样一位老艺术家,心气如此硬气的他,在面对那样的屈辱之时,或许这是最好的解脱。

可以说,老舍是不堪摧残和侮辱而自杀,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包括他的家人的认同。而老舍的死在巴金和季羡林看来,都是值得尊敬的行为,是知识分子有骨气的一种表现。

在那个动乱的时代,纵使有着百般才华,也会被无情的打压,这一位位学者的自杀身亡背后,不仅仅是理不清的情感,还有那个时代所给他们的磨难。或许也是天妒英才,有才华的人似乎往往都会比常人所遭受的更多,只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他们能够得到永久的安宁。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