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高手为何会在清朝扎堆?其它朝代的功夫大师去哪儿了?

发布时间:2023-05-31 11:18:56 发布人:hao168

在许多香港功夫影片中,武学泰斗,身处的时代大多是清末民初时期,而且,这个时候还有很多的功夫门派。梳理总结、规模大成习武之人,身姿矫健,很多武学大师经过多年习武,身体依然比许多人强健,而且本人也很长寿。

在许多香港功夫影片中,武学泰斗,身处的时代大多是清末民初时期,而且,这个时候还有很多的功夫门派。

梳理总结、规模大成

习武之人,身姿矫健,很多武学大师经过多年习武,身体依然比许多人强健,而且本人也很长寿。

有些武学大师的寿数将近一个世纪,从清末、民国到建国之后很多年,他们一直在探索武学中的奥秘。

除了武学大师们在不断地追求更高深地武学之外,许多功夫影片中也大量提及到了功夫高手们的影子和他们的事迹。

但不难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门派的成型时期都是在晚清时期,到了民国,门派中的弟子将本门功夫发扬光大,盛极一时。

为什么这些功夫门派会在晚清时相继成型呢?为什么这些功夫门派,不是在清朝之前成型的呢?

经过历史上漫长的发展,到了清朝尤其是清晚期的时候,各家功夫在这个时期内逐渐的成型,并相继发展成了不同的武学门派。

开创和发展自家的武学门派,掌门人必须有一身不俗的功夫,比其他人更为高深的武学心得,才能让自家的门派,在众多的门派中有一席之地。同时,门派中也需要培养一批批武学人才,才能保证自家门派生生不息。

反清复明、时局复杂

自清朝入关以来,起初统治者对中原汉族人民是否臣服自己的统治一直存有疑虑和戒备之心。不允许民间的汉人习武,也不允许汉族读书人出任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职。

在南方,他们拥立明朝宗室为皇帝,建立了南明,来对抗清朝,或许明朝真的是气数已尽,备受汉族人民期待的南明政权,并没有成立多久,就被清军一一剿灭了。

南明政权虽然被灭,但一部分汉族人反清复明的心却依旧活跃着。他们通过成立教会、宗门,暗中积蓄实力,不间断地给清朝政权制造一些小摩擦、小麻烦,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才有所减弱。

由于民间组织中,有一些武功上乘的人,清廷难以对付,并且,他们虽然不服清朝的统治,但更憎恨侵占国土的列强,甚至还集合民众,对列强予以痛击。

清政府决定,暂时放下对民间组织的清剿,一些积极改革的地方大员,还聘请民间组织中功夫高强的人,给士兵们做教头,以求通过学习,增强士兵的抗敌本领和体质。

人是肉体凡胎,在精湛的武艺,在枪炮面前,也会被打得血肉模糊。不过,武者们一腔爱国热血,枪炮可以杀死他们的肉身,但无法消灭他们的灵魂,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就会毫不畏惧地将武学传授下去,将爱国的精神传递给子孙后代。

遗失传承、各有原因

各家武学门派在晚清时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除了清朝,其它的朝代就没有武功绝学和功夫高手吗?

清朝是马背上的民族,弓马骑射是统治阶层的必备技能,为了防止汉族人民推翻他们的统治,所以不允许汉人习武。在清朝之前,许多朝代,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也不允许民众们携带杀伤性武器和习武。

并且许多朝代强盛的时候,除了游学的士子和做买卖的商贩,不允许其它民众在不同的地方相互走动、聚集,因此很难形成有规模的势力。

功夫最开始的时候,是以杀死敌人,保卫自身为目的。后来大一统的王朝基本上稳定时间都比较长,人们发现练习功夫还可以强身健体,为了不伤害到他人,触犯法律,人们逐渐放弃了功夫中危险性极高的招式。

除了国家制度和历史契机,有些武功绝学没有被继承下来,是人为的原因。一代泰斗,武学精妙,造诣高深,可是他的继承者能力有限,并没有完全继承他的全部武学精髓,因此,会遗失一部分。

除了整理成册,可供后人借阅学习的武学书籍,一些武学是口口相传,并无可参考的书籍资料,某一代突然中断了,后人再也没有机会见识到这门武学,因此也没有被遗传下来。

虽然有一些武学精华,我们无缘再见到,但也有另一些功夫被整理成册,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并且删繁就简,成为了人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并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

如今,国民的生活基本稳定,人们的活动频率下降,身体健康的程度有所下降,切磋一些功夫招式,不仅陶冶情操,还能强身健体。因此,人们会在公园中或者一些宽敞空旷的地方,悠然自得地练习一些修身养性的武功招式。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