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为何雍正要把孙嘉诚派到西北?是为了杀年羹尧做铺垫?

发布时间:2023-06-02 18:20:15 发布人:hao168

在历史大剧《雍正王朝》中孙嘉诚是一名极为有胆魄且不畏强权的清官,他在电视剧中敢于指责户部尚书阿灵阿铸造的新币不合理;还敢于揭发大学士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科场舞弊案,并且还深夜拜访张廷玉,替张廷玉写好了谏

在历史大剧《雍正王朝》中孙嘉诚是一名极为有胆魄且不畏强权的清官,他在电视剧中敢于指责户部尚书阿灵阿铸造的新币不合理;还敢于揭发大学士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科场舞弊案,并且还深夜拜访张廷玉,替张廷玉写好了谏折,对张廷玉是不卑不亢,拯救了张廷玉的政治生涯;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在年羹尧飞扬跋扈,目无王法之时,他敢站出来直接弹劾年羹尧的不法行为。

可以说孙嘉诚在剧中完全就是一名身怀公理,心中只有公义和国家的直言忠臣,但是后来雍正却把他派到了西北前线辅佐年羹尧,结果嚣张跋扈的年羹尧借机在西北将他给杀了,最终激得雍正开始收拾年羹尧并将其赐死。

因此不少人都认为雍正把孙嘉诚派到西北实际上就是派他去送死,用他的死来给收拾年羹尧做铺垫,那么真是如此吗?

在电视剧中孙嘉诚是一名刚正不阿的直臣,正是因为他这种性格,所以雍正才会把他派到西北去,就因为他不会屈服于年羹尧,也不会与年羹尧同流合污。

实际上雍正早就对年羹尧的忍耐达到极限了,年羹尧依仗着青海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叛乱,能征善战的胤禵不被雍正信任,反而被圈禁起来,年羹尧认为雍正就得在西北前线军事上依靠自己,所以他在西北肆无忌惮,嚣张跋扈。

年羹尧在西北专权作威作福,连九皇子胤禟都得给他下跪,蒙古的王公贵族更是无不仰他鼻息行事,可以说他在西北已经嚣张跋扈到了极点。

在西北如此,年羹尧到了京城还是如此,京城百官出城迎接,他连理都不理,雍正命令他手下的将士卸甲休息都无人听命,而年羹尧居然回了一句“他们只知军令而不知皇上”。

而孙嘉诚又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雍正把他派到年羹尧的地盘,是希望通过孙嘉诚来监督年羹尧,如果年羹尧肯收敛,雍正也会饶他一命,如果年羹尧依旧不肯收敛,雍正则是希望通过把孙嘉诚当成一把枪,届时刚正不阿的孙嘉诚肯定会毫不留情地弹劾嚣张不法的年羹尧,而且孙嘉诚在年羹尧的地盘上,更能掌握年羹尧确凿的证据来弹劾他,那时候雍正就可以借机收拾年羹尧了。

所以雍正的初衷是利用孙嘉诚的刚正不阿去对付年羹尧,他是想把孙嘉诚当成一把对付年羹尧的枪。

但是雍正却万万没有想到年羹尧居然已经狂妄到了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把他派过去的孙嘉诚杀了。

其实年羹尧的嚣张跋扈,甚至不把雍正放在眼里,在他和雍正还有孙嘉诚三人吃火锅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那顿火锅上君臣三人的谈话就注定了孙嘉诚日后一定会死在年羹尧的手上。

当时雍正请孙嘉诚和年羹尧吃火锅,为了替孙嘉诚赴任西北做铺垫,想借着这顿饭的机会让孙嘉诚和年羹尧沟通感情,可是饭局上年羹尧却狂妄至极。

由于雍正继位之后财政吃紧,因此希望能减少西北前线的军费开支,他就问年羹尧:“亮工啊,西北前线是不是真的需要十万兵力,能不能再裁减一些?”

年羹尧却根本不考虑雍正这个国库空虚的问题,他直接回答:“不能再减了,罗卜藏丹津和策妄阿拉布坦都在积蓄力量伺机东山再起,十万的兵力要部署在几千里的战线上已经很吃力了。”

这是这顿饭局上年羹尧第一次拒绝雍正,很快雍正又问他:“西北这每个月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军费开支能不能再缩减一些啊?”

年羹尧却根本不给雍正面子,回答道:“回皇上,每个月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开支已经是缩减之后的最低额度了。”

看看,年羹尧在饭局上第二次又拒绝了雍正,当然,这些也都在雍正的预料之内,于是雍正又问他:“那这一百五十万两银子能不能由西北四省自行筹措,不要再让朝廷另外拨款了。”

年羹尧一看雍正跟他哭穷,他也又跟雍正哭穷,说道:“皇上,西北四省太穷啊,仅青海一个省,十年之内恐怕都难以恢复元气,根本无力承担这十几万大军的开支啊。”

这是饭局上年羹尧第三次拒绝雍正,不过雍正还是得忍,他又继续对年羹尧说道:“朕准备在西北推行火耗归公政策,这样一来每个月能从火耗中省出五十万两银子,到时候朝廷再筹措一下,这样一来这西北军饷也差不多就能解决了。”

雍正已经料到年羹尧不会这么好说话,因此他就想好了如果年羹尧能顺利地帮他在西北推行火耗归公的新政,他还能继续包容年羹尧,可是年羹尧却开始了花样作死,再次拒绝雍正说道:“皇上您是不了解啊,大战之后西北的官员吃了这么多年的苦,刚想过上几天舒服的日子,皇上您怎么忍心从他们嘴里抢吃的呢?皇上,臣知道您的难处,但是西北更难啊。”

这是年羹尧第四次在饭局上拒绝雍正,而且还处处跟雍正哭穷,还给雍正扣上了要和西北那些出生入死的将士们抢饭吃的帽子,雍正当时的心里绝对是恨透了年羹尧,但是还不能翻脸,毕竟年羹尧是功臣,而且说的在理,因此雍正只能问道:“你说的难是指的哪方面?”

年羹尧回答道:“处处都难啊,最重要的是缺少能干的人才,臣准备这一次物色一批人到西北去帮忙。”

其实年羹尧当时就已经是开始明码标价卖官了,他所谓物色一批人不过是收了这些人钱,想把他们调到西北去当官而已。雍正则是抓住这个机会,把孙嘉诚推到了年羹尧那,只见雍正说道:“就人才这一点咱们君臣算是想到一起了,朕已经给你物色了一位理财高手。”

雍正说完就让孙嘉诚进来拜见年羹尧,并给他俩说和。

孙嘉诚比较耿直,进来对年羹尧作揖了一下也不直接跟他说话,雍正则打圆场说道:“他是个直人,曾经连朕都顶撞过,这次对你有些许误会,经过朕的开导他也明白了,来,朕为你们斟满酒,你们同朝为臣,不要为了这些事伤了和气。”

年羹尧一看雍正把孙嘉诚推到自己这,他也不敢再拒绝雍正,因此他就给了孙嘉诚一个下马威,说道:“臣跟皇上这么多年,深知人才难得,不过孙大人你到了西北脾气可要改一改,否则倘若违反了军令,年某人是不讲情面的。”

面对年羹尧的恐吓,孙嘉诚则表现得十分无畏,他说道:“军令孙某是不会触犯的,脾气却是改不了的,只要按照朝廷的规章制度办事,年大将军何必讲情面。”

这段对话中雍正连续给年羹尧提了五个要求,分别是裁减军队、缩减军费、由西北承担军费开支、在西北推行火耗归公政策、派孙嘉诚去西北,除了孙嘉诚这一条,其余四项要求全都被年羹尧拒绝。

雍正作为皇帝,在西北的事情上与年羹尧是好说好商量,可是年羹尧是根本不给雍正面子,这明摆着就是不让雍正干涉西北的事情,这不等于架空了雍正的皇权,可见年羹尧在这饭局上表现得多么狂妄至极。

其实雍正派孙嘉诚去西北帮助年羹尧管理军费,就是希望让孙嘉诚监督年羹尧,并掌控西北的财权,只要年羹尧按照孙嘉诚的标准合理合规地使用军费,雍正自然也就能继续容忍年羹尧在西北的所为。

而年羹尧敢接受孙嘉诚去西北,完全是因为西北已经成了他的私人地盘,他不相信区区一个孙嘉诚能在西北把他如何,所以他能拒绝雍正的其他四项要求而同意让孙嘉诚去西北。

所以雍正派孙嘉诚去西北并不是故意派他去送死,好给自己制造收拾年羹尧的理由,雍正的初衷是希望用孙嘉诚去牵制年羹尧,让年羹尧能收敛一些,雍正不会想到年羹尧居然最后会把孙嘉诚杀掉。

但是雍正这一天接见年羹尧,也让他对年羹尧的忍耐达到了极点,这一天年羹尧让雍正吃了太多的瘪,所以晚上雍正就跑到后宫去找了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的麻烦,雍正让年秋月卸甲脱衣,等年秋月脱光了,雍正却拂袖而去,可见雍正这时候对年羹尧已经气愤至极,否则不会拿他的妹妹年秋月出气。

可是年羹尧却一再进一步挑战雍正的底线,而雍正对年羹尧忍耐的底线就是孙嘉诚,其实孙嘉诚就犹如雍正的眼睛,是被雍正派去西北监督年羹尧的人,如果年羹尧能老实地接受孙嘉诚对他的监督,雍正或许会继续容忍年羹尧,但是年羹尧最后却把孙嘉诚杀了,这代表着年羹尧想脱离雍正的监管,这是对雍正皇权赤裸裸的挑衅,所以他杀了孙嘉诚,触碰到了雍正对他忍耐的底线。

当然,年羹尧杀孙嘉诚也是在自寻死路,是他自己给雍正弄死他做了铺垫,如果他不杀孙嘉诚,雍正没有理由来杀他这个大功臣,毕竟雍正当初启用年羹尧是力排众议,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称赞年羹尧,没有足够的理由和罪名,雍正就收拾年羹尧的话,那得让天下人如何看雍正。

雍正如果在没有足够的理由和罪名的情况下收拾年羹尧等于是自扫颜面,当初说用年羹尧的人是雍正,随意收拾年羹尧的人又是雍正,天下人会认为雍正无识人之明,出尔反尔的皇帝,会让雍正的皇帝威信扫地,这也是雍正的政敌弟弟老八胤禩一直期盼看到的局面。

而孙嘉诚是什么人?那是朝廷中以忠直著称的清流派大臣们的表率,年羹尧杀了孙嘉诚,这使得朝廷中的清流派大臣们群情激奋,再加上胤禩在旁边拱火,雍正想不收拾年羹尧都下不来台。

再者孙嘉诚是雍正称赞过的铁骨诤臣,还是雍正亲自派到西北的财务官员,年羹尧在没有请示雍正的情况下,说把孙嘉诚杀了就杀了,他把雍正置于何地,也太不拿雍正当回事了。

所以年羹尧是自寻死路,他自己亲手给雍正收拾他做好了铺垫。他辜负了雍正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接受孙嘉诚的监督。

并且年羹尧还给了雍正极佳的借口,让雍正表现出不得不赐死他,在孙嘉诚死后群臣激愤之下,都在逼着雍正处死年羹尧,雍正只能表现的是为了顺应人心才不得已赐死了年羹尧。

总的来说年羹尧杀死孙嘉诚就给雍正制造了一个完美收拾自己的理由,还让雍正表现出了“朕是有情有义之君,年羹尧是忘恩负义之逆臣”态势,所以在剧中年羹尧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自己作死。

上面说的是电视剧情,接下来说说历史上的真实史料,实际历史上并没有孙嘉诚这个人物,孙嘉诚这个人是电视剧中所虚构,不过他有着历史人物原型,孙嘉诚的历史人物原型就是康雍乾三朝的铁面御史孙嘉淦。

历史上的孙嘉淦历仕康雍乾三朝,是以清廉正直、铁面无私、敢于直谏闻名于世,他在雍正时期曾经长期担任顺天府尹之职,在任期间不仅为官清廉,还能为百姓伸张公义,由于他的职位与北宋著名的清官包拯的开封府尹相似,都属于是都城的府尹,因此京城百姓都称他为包公在世。

孙嘉淦在雍正后期成为左都御史,是全国御史之首,监察百官风纪,孙嘉淦在任期间,极力肃清官场不正之风很有成效,因此很受雍正喜爱和器重。孙嘉淦一直活到乾隆十八年(1753年)才去世,终年70岁,与电视剧中被年羹尧所杀完全不同。

其实孙嘉淦在康熙晚年才考中进士,从康熙晚年到雍正初期他一直出任翰林院检讨这种文秘类官职,官职地位与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相差悬殊,因此二人在官场上几乎没有太多交集,不存在触怒年羹尧而被杀的可能。

历史上的年羹尧被杀主要还在于他过于嚣张跋扈和居功自傲,历史上的年羹尧在西北如同土皇帝一般,虽然没有让皇九子胤禟给他下跪的事情,但是历史上的年羹尧却让康熙的蒙古女婿多罗郡王阿宝给他下跪行礼,也可以看出年羹尧的狂妄与自傲。

正因如此,年羹尧才受到了雍正的猜忌,不过雍正本来可以在雍正三年(1725年)年初的时候就可以弄死年羹尧,但是他却一直没有杀年羹尧,就是因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年羹尧的亲妹妹,雍正一生最挚爱的敦肃皇贵妃年妃。

年妃当时身体虚弱,雍正怕杀死年羹尧会刺激年妃的身体让她香消玉殒,因此雍正一直迟迟没有决定赐死年羹尧,到了这一年的年底,年妃最终去世,在她去世半个月后,雍正立刻下旨公布年羹尧九十二条大罪,将其赐死。

历史上的年羹尧还很天真幼稚,他在被罢官囚禁于京城之后,他还一直认为雍正会念及他的功绩会赦免他,直到雍正派使者到囚禁之所宣布赐死他的旨意时,他还不信雍正会杀了他,他坚持不肯自尽,一直在等着雍正的赦免圣旨,结果他一直等到深夜时分都没等来雍正的赦免圣旨,最后还是在家人和使者的劝说下,他才在深夜将近子时的时候自尽而亡。

可以说历史上的年羹尧不像电视剧中让雍正都吃瘪那般张狂的过分,但他也算是自寻死路,过于居功自傲和嚣张跋扈,自然会引来皇帝猜忌,而且历史上的年羹尧死得也并不像电视剧中那么痛快豪迈,反而是有些窝囊,临死前一点气概都没有。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