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问犯人:“谁当太子合适?”犯人的回答,决定了两代皇帝人选

发布时间:2023-06-03 12:08:11 发布人:hao168

“四阿哥和八阿哥,谁来当太子更合适?”康熙看着眼前刚被释放出来的犯人,他竟然把立储之事,压在了此人的身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康熙皇帝和结发妻子的感情特别好,但是她却在生产后不久病逝,康熙非常伤心,出于

“四阿哥和八阿哥,谁来当太子更合适?”

康熙看着眼前刚被释放出来的犯人,他竟然把立储之事,压在了此人的身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康熙皇帝和结发妻子的感情特别好,但是她却在生产后不久病逝,康熙非常伤心,出于爱屋及乌的心情,便将出生不久的胤礽册封为太子。对于这个儿子,康熙倾注了全部心血,希望他长大之后能够接过重担,带领大清朝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胤礽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年少时表现特别好,也算是文武双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胤礽的性格逐渐发生扭曲,主要是因为他当太子时间太长,多少有些等不及即位。

这个时候,索额图等人在参与党争的时候受挫,便希望扶持太子登基,以便巩固自己的权力。

太子胤礽的所作所为,康熙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原本他对这个儿子疼爱有加,为了把他培养成一代明君,在其年幼的时候,康熙甚至会亲自教导他。

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胤礽居然会走上一条歪路,甚至想靠着索额图,来对付自己的父亲。

这种行为使得康熙怒不可遏,公然宣布废黜太子,让他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太子之位空缺,其他皇子也开始蠢蠢欲动。

那个时候,胤礽主要的对手是胤褆,他在所有皇子中年纪最长的,一向认为自己才是皇位继承人,和太子水火不容。不过,胤褆十分愚蠢,在和太子的斗争中,表现得过于急躁和残忍,很快就被康熙废黜。

胤褆倒台之后,胤禩成为有希望挑战太子地位的皇子,但他犯了类似的错误,就是过早表露出野心,还让康熙看到了自己背后庞大的党羽势力。

康熙十分恼火,认为胤禩不仅对太子之位有非分之想,还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康熙可以坐看皇子之间的争斗,但他绝对不允许一件事发生,那就是皇子威胁到他的地位。

从那之后,胤禩便失去了登基的可能性,其他皇子的争斗更加激烈。康熙为了平息争端,便将已经废黜的胤礽复位,指望他能改邪归正。

只可惜胤礽已经是无可救药,在索额图等人的教唆和杜海霞,变成扶不起的阿斗,让康熙彻底失望,于是便有了二度废除胤礽的事情。

这一系列复杂血腥的斗争,让康熙皇帝深受伤害,晚年不愿意提起立太子的事情。但是国家的根本在于储君,如果一直避而不谈,也会影响到政权交接。于是,康熙开始考察剩下的皇子,他看好的是一对亲兄弟,也就是胤禛和胤禵。

胤禛治国理政才能突出,而且向来不争不抢,潜心修习佛法,唯一的缺点是性格阴冷急躁。胤禵能征惯战,当时统帅10万大军,在西北履立功勋,而且为人处世光明磊落,没有花花肠子,缺点是鲁莽胆大,也没有特别突出的政绩。

康熙陷入犹豫,便找到身边的老臣方苞,询问他储君人选的问题。当时方苞刚从大牢里放出来没多久,虽然他身处南书房,但是没有实权,别人都叫他布衣宰相。

方苞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如果有一位好皇孙,能保大清朝三世太平。这话一出,康熙皇帝便明白,选择储君的时候不能只看儿子,还要观察孙子们。

最终,康熙听从方苞的建议,从大清朝的未来考虑,选择了不是那么完美的胤禛即位,也就是雍正皇帝。

方苞在清朝也算是个传奇人物,小时候便以聪明伶俐著称,被称为神童。方苞16岁便考取功名,但一直没有取得突破,直到30岁出头的时候,总算是进入国子监,算是踏上了仕途。

方苞很快就遇到了自己的恩人,他便是鼎鼎大名的李光地,在后者的提携下,方苞可谓是步步高升,迅速得到康熙皇帝恩宠。

不过,因为戴名世的案件,方苞的父亲和他是好友,从而导致方家受到牵连。方苞解释没有起到作用,被关在监狱里长达2年,才终于重获自由。

方苞的身体素质本就不算好,又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2年,导致他的腿部受损严重,走路十分困难。

但是方苞却是例外中的例外,他不仅长期身居要职,而且深受康熙皇帝信任。方苞以性格耿直著称,面对任何事情都敢说真话,和那些只顾着讨好皇帝的阿谀谄媚之徒完全不同。

正因如此,康熙皇帝特别重视方苞的意见,每逢遇到军国大事,都会向他请教,这才有了上文提到的故事。

方苞的这一番回答,可以说左右了大清朝两代的命运,后来上位的雍正和乾隆,都算得上是一代明君。

虽然历史史料上对方苞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但这并不妨碍康熙对他的重视。更何况能在史书上留名的臣子,又怎么会是平庸之辈呢?

#三分钟讲历史#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