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代内阁制度,在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03 18:33:51 发布人:hao168

引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而不绝,文化积淀深厚。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后,中国也从奴隶制转向了封建制并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其中皇权与相权一直在相互平衡与制约,直到明代,发生了重大的变

引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而不绝,文化积淀深厚。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后,中国也从奴隶制转向了封建制并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其中皇权与相权一直在相互平衡与制约,直到明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废丞相,设内阁。内阁制度的产生,强化了皇权,使得国家机器的运行权力向皇帝集中。

一、内阁制度产生之前

制度其本身是由人根据现实需要而创立的,任何一项制度绝不会有利而无弊或有弊而无利。

明代之前,皇帝或皇族并不独揽大权,这也恰恰是被世人所误解的,受到一些改编电视剧或电影的影响,大众开始认为古代皇帝是独揽大权的,而事实确实恰恰相反,尤其是在明代之前。

秦汉

在 ,在中国历史中才拥有真正意义的统一政府,作为政府自然就要有领袖,于是也就出现皇帝和宰相,从秦汉开始皇帝开始实行了世袭,即父传子。

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很多人会以现代的眼光去衡量,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政治的黑暗和无能,但是中国不同于古希腊和古罗马,西方古希腊、古罗马位于小小的半岛中,虽然称之为国,但人口不过数万人。

对于他们的领袖自然可以实行所谓的自由选举,而汉代国家疆土广阔,人口达到数千万人,同时中国的立国规模不同于西方,其并非向外征服,而是向内凝结。

秦朝政府行政机构示意图

因此对于这样一个拥有数千万农村并散布各地的大国,要实现近代的民主选举制度,更是困难重重,因此世袭皇帝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凝结的方法,同时又将这种世袭的资格仅规定于皇帝,因此相比于之前,不失为一种进步。

汉代皇帝(皇权)和宰相(相权)各自设有秘书处,皇帝的秘书处设有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和尚书,前五者主要负责皇帝的日常生活。

只有最后的尚书是掌管文书的,才是皇帝真正意义的秘书;而宰相这边下设东、西曹等十三个部门,皆是处理政务的机构,且机构组织庞大。仅从部门数量看,便可知当时全国的政务主要汇聚到宰相一人之手,由此可以了解到汉代政府的领袖实际是宰相。

汉朝政府行政机构示意图

唐代

历史上,汉、唐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两个朝代,自汉以来,唐代的皇位世袭规定并没有发生改变。

但就政府而言,汉、唐政府有所不同,汉代宰相一人掌握全国政务,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出,交给了几个不同的部门共同负责,即后来所熟知的唐代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皆是宰相。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同时也是限制皇权的滥用。

唐朝政府行政机构示意图

宋代

从汉唐宋明清中看,宋代在政治之上是最饥贫的时代,政治制度并没有大的进步和创新。

但宋代相权相比于唐代要低得很多,虽然到了宋代也有三省部门,但是实际只有中书省被中央实际使用和管辖,而把门下省和尚书省置于皇宫之外,使得无形中中书省的实际地位远大于其他两省部门。

而负责拟旨的中书省和负责军事的枢密院又合称为“两府。”而门下和尚书两省则不再预闻政府的最高命令,同时中书和枢密院对立,宰相也管不到军事方面。

在财政方面,宋代设“三司”,即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改由“三司”掌握全国财政。

在选才方面,原本属于宰相的职权,但在宋代又重新设审官院,并又分东西两院共同主持,其中东院主文,西院主武;削弱宰相权力,甚至把用人选才的权力都不再属于宰相,实际上从侧面也反映了当时宋皇室的自卑心理。

北宋中央集权结构示意图

二、内阁制度的产生和过程

明朝初年,设中书省,其中又设左右丞相,管理政务。

丞相本来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但如果丞相一人将大力独握手,势必会对皇权造成削弱。当时的左丞相胡惟庸遇事隐瞒,独断专行,而又恰恰遇到了权力欲望极强的明太祖朱元璋,于是产生矛盾,并不断激化。

1380 年正月,明太祖以“谋不轨”的罪名杀掉了当时的丞相胡惟庸,并废除丞相职位,罢除中书省,将原中书省职权归入六部所有,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全国政务,各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大权由皇帝亲掌。

至此,自秦汉以来实行了 1500 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高峰,皇帝对整个官僚系统的控制不断走向全面和深入。

胡惟庸画像

明太祖朱元璋废宰相 以后,开始身兼君、相二职,大权独揽,加强皇权,将权力收到皇帝一人手中,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就是日理万机,自己要处理全国上奏的奏事。

由此朱元璋也体会到了一人独权的困难。为此,对国家政治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洪武十五年十一月,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秘书,为皇帝出谋划策。

又设置文华殿大学士,用来辅导太子,无定员,品秩皆正五品,位于六部之下。

明太祖朱元璋中年画像

在政府工作中,大学士多是以翰林院的编修等官职而充任,协助皇帝批阅奏章,起草文书以及处理一些繁杂琐碎的事务,以缓解皇帝的工作负担。

同时将议政权全部移入翰林院。但是重大政务,必须由明太祖本人亲自处理,权力绝不下放。但是无论怎样,明朝的内阁制度在明太祖时期出现了萌芽。就大学士的职权而言,从议政权分移至翰林院。

并且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从这一辅政制度的发展过程看,大学士的职权主要为“侍左右,备顾问,不得平章军国事”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做好皇帝的参谋。这为后来的内阁制度的明确提出和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内阁与皇权的关系

内阁对皇权的依附性

内阁是在翰林院议政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皇帝的辅政机构。

自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以后,原本属于的中书省权力中的议政权则划归到翰林院,转入内阁。因此它既是政府为了中央集权,又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皇权。

明朝内阁大堂旧址

明代内阁不是一个行政权力(行政决策权力和行政管理权力)部门,它是作为皇帝的辅政机构存在,具有政务咨询性质的机构。

说它不是一个行政权力机构,是因为它不具有行政职能,也就是行政管理的职责和功能。作为一个行政机构,至少要有组织和管理行政事务的权力。

而所谓行政管理,除了要有行政内容外,还必须具备完整的行政周期,其中至少要有诸如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基本职能活动,而这一切在内阁的职掌中都是不存在的。

无行政职权,自然不称其为行政权力机构。而以上那些职能活动恰恰是六部等衙门的日常政务。

内阁对皇权的制约性

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票拟、草拟诏书,参与中枢决策,还具有备顾问、论事、平章政务的职能,虽然大学士拥有许多贴近皇权的职务,其实并没有实际的决策权,但是也仍然会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万历初年,因为君主政治的需要,皇太后和皇帝赋予了首辅张居正极大的权利,并且支持他推行“万历新政”,内阁对皇权的制约发展到了顶峰。

明朝政府行政机构示意图

张居正的权力并非窃取的,而全部来自皇权的授予,此时的内阁也是位高权重。皇权作为一个系统存在,内阁的议政权是这个系统的一个重要要素。

内部要素对事务系统有很大程度的制约,在明代内阁制度上体现得十分明显。内阁虽然是作为皇帝的议政咨询机构而设置,但是由于国家政治体制的不健全,内阁对皇权有制约,阁臣可以位极人臣,对皇权形成压力。

张居正画像

四、内阁制度的影响

明代辅政制度的基本框架在洪武和建文朝已经形成。议政权归属翰林,议政与决策、行政分离的政治体制形式,辅臣的资格、官阶、职责和治所,议政的范围和方式以及由儒臣组成的辅政实体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性质和地位。

由此看内阁制度始建于洪武时期是适时的。但是翰林院官员平驳诸司奏启与殿阁大学士备顾问的职责分离,以及殿阁大学士的设置不能制度化等,又决定了洪武、建文两朝尚处于内阁制的早期阶段。

内阁制度萌起于洪武,继承于建文,发展到永乐年明成祖朱棣任命解缙等七位大臣入直文渊阁,而至此则一直延续到明朝的灭亡。

中央机构演变示意图

结语:

而明朝的内阁制度生命力强,几乎贯穿整个明代的始终。内阁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内阁是作为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沟通纽带,起到了联系、沟通的作用。它一方面对百官的奏章进行初审、然后再选择性上呈;另一方面作为皇帝智囊,缓解皇帝在处理繁多政务中的压力。

并传达皇帝意旨,提高了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也对国家机器的稳定运行有一定的作用。其次,内阁的存在维护了皇权。

内阁几乎等同于原中书省、宰相。而它的出现则缓解了皇权因缺少相权制衡而带来的一些弊端危机,让统治集团内部能保持统一、向内凝聚,也对君主政治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