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出这首诗,就能找到太平天国埋藏的宝藏,百年来无人领悟

发布时间:2023-06-03 21:03:49 发布人:hao168

引言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题太平天国战史》明朝时期,明太祖和明成祖都是乐道之人,为了请传闻中道家的“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出山,他们曾经屡次三番派人到

引言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题太平天国战史》

明朝时期,明太祖和明成祖都是乐道之人,为了请传闻中道家的“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出山,他们曾经屡次三番派人到武当山请他。不过张真人性格古怪孤僻,并无意走入仕途,他选择离开武当山一路南下,一路上累积了大量的财富。一日,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就留下了一首藏宝诗来隐喻自己的宝藏藏处,想要将它留给有缘之人。谁能参透这“石笋对石鹅,石锁乌江河”的诗句就能获得数不尽的财富。

无独有偶,我国自古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也留下了一首待人参悟的藏宝诗。太平天国运动对我国的农民阶级乃至对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深远影响,因此除了有大量的文献记载着一声势浩大的运动之外,更有数不清的民间传说来为这个历史事件染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就比如说在1864年,太平天国陨落之后,国库里的宝贝却不知去向,它们去了哪里呢?根据接下来要分享的这首藏宝诗可以略见一二。

一、太平天国宝藏的成因

一开始,太平天国的宝藏仅仅是民间的传说,没有史实可以证明,在张献忠的藏宝传说被证实之后,流传开来,民间又重新燃起了寻宝的希望。那么太平天国真的有宝藏吗?怎么形成的?

根据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清兵的描述可知,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及其附庸的生活是极其奢靡的。即使是农民阶级出身,也丝毫不比皇家差。他制定的圣库制度,即所有的财富都需要上交到神圣的国库里,假如被发现私藏财产500两,就要处以斩立决。不消说全国范围内的势力能敛到多少财宝,南京作为一个古都就有大量珍稀的古玩收藏,在严苛的征收标准下,这其中绝大部分都上交了国库。

洪秀全生活的“天王府”金碧辉煌,哪怕是大殿里的吊灯都用风磨铜而制成,说是铜,但这种材质在元代的时候价值比黄金还要贵。而他的王冠和金项链重达8斤之多,连洗漱用具都必须是黄金制成。根据《南亭笔记》的记载,曾国荃在将领李秀程的府中就掠夺了价值“数千万”的财宝,一个将领尚且如此,太平天国其他将领和国库里的财富的价值自不必说。这样奢靡的生活维持下来也是需要用到资本的加持,所以太平天国的财富可见一斑。

二、太平天国财宝的去向

既然太平天国的首都都有这么多的财宝,那这些财宝在太平天国消失之后去了哪里呢?有传闻这些财宝被曾国荃抢趁机抢走了,相应地,民间也有了这样的传闻:曾国荃把缴获的财宝上缴国库的少之又少,剩余的大部分都装在船只里带回老家了,毕竟曾国荃的亲属回老家时,有两百多艘船只护送。

似乎为了验证这一传言,《广州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名为《曾国藩之弟留太平天国藏宝图》。文章表示,在曾家的仓库里,有一副百年来无人能解的藏宝图,虽然这幅图不对外公示,但还是流传出来了一首藏宝诗。前两句“两江夹一河,江江十八萝”就是说这财宝所在之地。根据地形考证这和东湖坪村的地理位置很吻合,为此,县旅游局特地前去考察,遗憾的是一直未果。也许这和诗句的后几句“左一丈,右一丈,前一丈,后一丈”太过模糊有关,即使是村子里最有阅历的老一辈,也无法找到这没有具体的距离数字和方位的藏宝地点。

经过专家的推断,狡兔尚且有三窟,此地也许只是埋藏了太平天国的1/9的财宝,剩余的应该遍及各个隐秘的地区,其中最可能的就是位于重庆的“太平山”。太平山由于太平天国曾在此地锻造兵器而得名,这里也的确出土过一些瓷器碎片,经考证的确是太平天国的遗留物件。很可能太平天国在此地锻造兵器的时候驻扎在这里,从而留下了宝物。只是没有得到上级肯定的批复,考古专家、寻宝者都不敢擅自挖掘,也就无从证实了。

结语

当然这个传闻是否属实,是需要时间以及物证的检验的,因此一百多年来都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倘若真的有宝藏未被发现,对寻宝者来说,还真的算得上一个好消息,这也是寻宝的动力所在了。不过从现有的考证和传闻来看,太平天国没有把财宝聚集在一个地方是肯定的,至于如何通过破解这首诗获得宝物,一百多年来也没有定论。寻宝爱好者们也只有期待后续会不会有“探宝”的进展了。

参考文献

《南亭笔记》

《太平天国战史》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