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真的那么“拉胯”吗?抛开偏见,清朝初期的八旗军算得上精锐

发布时间:2023-06-04 11:25:21 发布人:hao168

说起清朝,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腐朽地制度和不断萎缩地思想,以及百年屈辱史。清朝作为胡族入主中原,以少数统治多数,天生的自卑心理导致和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断对民间思想进行固化、封闭,乃至晚清时的僵化状态

说起清朝,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腐朽地制度和不断萎缩地思想,以及百年屈辱史。

清朝作为胡族入主中原,以少数统治多数,天生的自卑心理导致和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断对民间思想进行固化、封闭,乃至晚清时的僵化状态,导致彼时的中国没能跟上世界变化的潮流,造成了近代以来百年血泪史。

虽说清朝也曾开展过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改革,包括戊戌变法、创办新式学堂、修筑铁路、创建军工厂等等,但最终依旧没能拯救自己。但是,清政府最后的这一系列尝试,还是有相当大意义的,为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一定基础。

抛开偏见,清朝初期总得来说还是不错的,哪怕摆到明面上来与同期的欧洲军队比较,清朝初期的八旗军依旧可称精锐。

下面我们就拿欧洲三十年战争(公元1618—1648年)期间的欧洲军队与早期的清八旗军做比较。

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欧洲军队和清军同时使用的是火绳枪和鸟枪,这两种武器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此外,欧洲军队同样依然延续着冷兵器与火器混用的战斗方式。

我们以当时备受瞩目的西班牙方阵为例,介绍一下欧洲军队中最具代表性的阵型。

西班牙方阵由十人一排的编制方式组成,排与排之间间隔不大,并采用交错的方式排列,形如一片鱼鳞,因此得名“鱼鳞阵”。这种阵型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火器,每个枪兵都可同时向左右两侧发射火枪,造成极大的杀伤力。方阵中央通常由长矛手组成,用来保卫火器手。每个枪兵负责扫描左右45度的区域,从而最大化地发挥了火器的杀伤效应。

一个标准的西班牙方阵由火枪手、长矛手和散兵等不同兵种组成,火枪手仍需由长矛手来提供保护。

这点和同期的清军是一致的,都是冷热兵器混合使用。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清军。

自皇太极时期开始,满清八旗就建立了炮兵部队。因此,我们不应该认为清军表现出色的只有铁骑。

在八旗汉军中,还有配备火器兵的鸟枪部队。此外,在战斗中,清军可以向朝鲜征调大量的火枪手参战。在两次中俄战争中,除了汉八旗的火器兵外,清军还从朝鲜军队征调了火枪手,并成功打败了俄军。

因此,从步兵方面来看,清军和欧洲的大体构成是差不多的,都是冷热兵器混用,性能相差不大。

但是,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当时的火器射速非常慢,一分钟只能发射一枚子弹,并且其杀伤力远不如现代武器那么严重。此外,当时清军披甲率很高,使用由铁叶、铜钉、湿棉毡等原材料制成么坚固防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御作用。

从历史上看,康熙朝在雅克萨之战中两次击退满目所及的沙俄,这表明清军的实力不可低估。

让我们再来一起比较一下同期的清军和欧洲军队在火炮装备方面的情况。虽说从“孰强孰弱”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1620年,白山之战中,捷克军团只使用了6门重型火炮和4门轻型火炮。而在神圣罗马帝国,他们的军队仅有12门火炮。

1632年,著名的吕岑会战爆发,北欧行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率领了60门火炮,而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只有24门火炮。

1643年,罗克鲁瓦战役中,指挥法国军队的昂吉安公爵只有12门大炮可使用。

另外,当时欧洲军队面临着运输火炮的畜力不足的问题,而这则是清军的优势。因为一门重型火炮和它的炮队,需要约30匹马来运输,这点也是为何当时大多欧洲军队火炮数量不多的原因。毕竟,如果一支部队没有足够的400匹马来运输大炮、弹药和炮兵,索要更多的火炮也没有意义。

可以说在火炮数量和质量上及动员能力上,早期的清军完胜同期的欧洲军队。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说,早期清军的战术。

据《清会典?武备》记载,清军火器营的步操大典中,有一个被称为“九进十连环”的战术。这一战术的核心在于密集的枪炮火力,它可以以此压制敌方,打乱敌军阵形,为清军创造进攻的机会。

《清会典?武备》指出,清军大阵先整体前进,每前进17米便齐射一轮枪炮,连续九次。第十次时,火炮连续发射,保持火力不间断,形成如同潮水一般的攻势。在战场上,清军常备弹300发,配有神威、子母等各种火炮128-200门。理论上讲,如果敌军与其展开枪炮对攻,会在绵延两公里的火力线上吃到138万多发弹丸。

这一战术被视为当时东亚最具威力的战阵之一,哪怕是与同期的欧洲军队对上,对方也只有逃跑的选择。面对遭遇战,清军可以利用八旗披甲骑射,展开更加凶猛的攻势,进一步动摇敌阵。这样的战术在当时被广泛应用,成为清朝军队的杀手锏。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欧洲的同时期,清军并不是落后于其他大国的。这一时期的清军装备齐备、训练有素,火器装备甚至领先于欧洲。因此,不妨将清军的战斗力,亦可称之为精锐。

以“九进十连环”战术为例,这一战术的核心是密集的火力压制敌方、打乱对方阵形,为清军创造进攻机会。在实施过程中,清军火器营采用步军齐射、火炮连续发射等多种策略,充分利用火器的优势,形成了独特的战斗力。

此外,除了火器,清军还善于运用骑兵、步兵配合的战术,以及采用诱敌深入、围魏救赵等多种战术手段。这些都是早期清军在战斗中表现优秀的方面。

当然,清军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劣势,如装备更新不及时、兵员来源不稳定等。但这并不能否认清军的整体战斗力。在当时东亚地区,清朝的军队可谓是无人可敌的。

综上所述,抛开固有偏见,我们应该客观看待清军早期的战斗力。不论是从火器装备、战斗策略、战术手段等方面来看,都能看到早期清军的精锐之处。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