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不给钱乾隆朝人口却突然爆炸式增长?

发布时间:2023-06-04 11:25:31 发布人:hao168

撰文|赵奇云毋庸置疑,经历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治理,到了乾隆中期,大清人口密度空前增长,远远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数字。据统计,当时清朝的总收入是世界第一。此时的耕地面积是10.5亿亩,比雍正时期的8.

撰文|赵奇云

毋庸置疑,经历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治理,到了乾隆中期,大清人口密度空前增长,远远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数字。

据统计,当时清朝的总收入是世界第一。此时的耕地面积是10.5亿亩,比雍正时期的8.9亿亩耕地有较大增长,但是为何在乾隆时期引发人家巨大涨幅?其中土地、人口和种植有着怎样紧密联系?

明清交际时,由于战乱、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人口数量剧烈下降。据统计,明代人口最高时已经达到1.2亿,但是到了顺治八年(1652)全国只有1400万人,《清实录》十年后才增长到1900万人,人口速度增长相当缓慢。鉴于这种人口增长水平,康熙五十一年,老皇帝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国策,但是此时的人口也只有2460万人。从大清建国60年之久,全国人口只增长1000万人,平均每年增长只有17万人,这种现象无疑一直困扰康熙皇帝。

雍正继位后,开展大规模政策调整,推动“摊丁入亩”,在其十三年的兢兢业业治理下,清朝开始走上人口高增长的趋势。

乾隆登基的六年后,首次下发“会计天下民数”的旨意,经过调查得出“大小男妇”达到1.4341亿,但是乾隆认为这个统计数据不太准确,认为“有司奉行不力,多系虚开,有名无实,全不足据。”因此二年后,再度进行人口摸底,这一年经过各地官员紧密测算统计,人口达到1.6445亿,比两年前多出2100万人,因此乾隆认为第一次人口普查存在错误的判断是正确的。

到了乾隆六十年,人口增长到两亿九千万,在五十年,清朝人口出现直线上升趋势,堪称人口大国,创造了封建历史的最高纪录。那么,是什么原因确保人口大幅度增长呢?从整体来讲,无外乎土地面积的增长和种植技术的全面提高,确保了以十亿亩上下的耕地养活30%左右的世界人口。

清朝耕地面积从顺治时的5.2亿亩到康熙时的5.9亿亩,逐步走向提升,在雍正的治理下,耕地面积发展到了8.9亿亩,乾隆时期,这一数据稳步提高。正是土地的不断拓宽包括偏远省份的屯田都有成效,加之乾隆格外重视农业,因此在他的治理下,清朝的农业生产和人口增长出现了重大转机和发展。乾隆五年,准许民间开垦内地和边省山头土地的畸零地带,并免除纳税。“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人垦种,免其升科,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清实录》

在土地政策调整后,除了硬性农耕技术改进外,乾隆亲自带动地方大员推广高产作物。

甘薯和玉米从南美洲的引进和推广是农业史上的重大事件,明末传入中国。乾隆四十一年,山东按察使陆耀刊印《甘薯录》的一本专业讲述如何种植、培育等新技术的书,乾隆看后大加赞赏,因此还提升他做湖南巡抚。福建巡抚来京见乾隆时,乾隆让他将番薯苗想办法运到河南,认为“既可充食,又能耐旱”,“河南频岁不登,小民艰食”,因此叫河南巡抚毕沅“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并且颇为难得的是,乾隆特别细心嘱咐:“必须觅带根藤本,用木桶装盛,拥土其中,如法送豫,方能栽种易活。”

经过一年,河南广泛培植甘薯很有成效,因此江浙地带也开始学种甘薯。乾隆对此很满意,说:“甘薯一项,广为栽种,以济民食。”

再说玉米对农业的影响。

玉米在乾隆朝开始大面积进行推广,“数十年来种植者益多”,在安徽地区,玉米种植较多,当地巡抚说玉米吃起来与谷子没有太多区别,当地称之为“六谷”,并向乾隆汇报说:“臣俱令试种”,乾隆批示说:“此可谓留心本计,嘉悦览之。”在安徽开展试点后,由于乾隆鼓励种植玉米,因此推动的速度较大。到了乾隆后期,安徽西部“延山漫谷,皆种玉米”,农民“恃此为终岁之粮”,以至于到了嘉庆时期,皖南山区出现了“漫山种之”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后期,在许多地方已经落后于西方,唯独种植玉米“品种之优良与其耕作方法,同英国农民有的同等。”《英使访华录》

无疑基本都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成了清朝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人口的激剧增加表明了乾隆朝统治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力量的增长。人口增加须与粮食增加同步,没有迅速增加的农业生产力,就不可能养活成倍增加的人口。乾隆末,全国人口已达3亿,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由此可以推论,当时的经济实力也必大大超过以往的任何朝代。

人口的激增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的表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问题和不安定因素,人口压力日益增加,超过了社会的承受能力。乾隆帝深深感受到这一压力,常常慨叹:“民愈庶、富愈难”,“国家承平百有余年,人生不见兵革。每岁户口孳息,千古罕俦。民间谷价,有增而无减,实由于此。朕焦劳宵旰,每怀尧舜犹病之忧。”晚年,他写过一首诗,并附有注释,总结了人口、粮食、物价、田地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人口激增所造成的社会问题,设想了各种对策。但他面对无情的客观经济规律而一筹莫展,对人民生计表现了深深的忧虑。但是由此可以认定,全国10亿亩粮田,总产为17石,每石折合120市斤,共为2040亿斤,如按各等地通扯计算, 亩产粮食平204斤当时全国人口已达3亿,人均根食为680斤,这就是乾隆盛世最重要的经济支柱。然而虽然人口增长给清朝带来了盛世的表现,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这个古老的帝国显然已经落后。

在乾隆出生约二百年以前的1522年,麦哲伦就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接着,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相继来到中国南面的海域,全球化过程从此开始。而乾隆所处的十八世纪,更是人类历史伟大的转折点。在这以前,人类进步的脚步一直是迟缓的。而从这个世纪起,历史开始跑步前进。“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在此之前,‘地球的底层蕴含着庞大的资源和能量,人们一直在探求而少收获。十八世纪,一下子得到了打开宝库的钥匙,新的生产力像蛰伏地下的泉水,突然地喷涌进射出来。工农业产量几百倍、成千倍地增加,物质财富滚滚而来,源源不绝。”但是清朝却在农业上单一发展,某种程度来讲,确实与世界落伍许多。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