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英国骑士制度的特征及作用

发布时间:2023-06-04 14:33:17 发布人:hao168

贵族和骑士,不仅是中古时期欧洲人向往的对象,同时也是现代人追捧的偶像,以致于相关的影视剧作品和游戏动漫层出不穷。根据沃尔特·李普曼在《舆论学》里所提出的刻板印象,人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

贵族和骑士,不仅是中古时期欧洲人向往的对象,同时也是现代人追捧的偶像,以致于相关的影视剧作品和游戏动漫层出不穷。

根据沃尔特·李普曼在《舆论学》里所提出的刻板印象,人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由于受到一些美好故事和诗谣的影响,不少人直接把贵族和骑士等同于道德的守护者和充满正义感的英雄,认为只要他们出现,一切困难就会烟消云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的贵族和骑士可能更加凶狠好斗和欺软怕硬。

一、英国骑士制度的诞生

如果要揭开中古时期英国贵族和骑士们的面纱,首先要详细了解当时的骑士制度。在中世纪的英国,世俗贵族主要指军事贵族,即掌握强大武装力量的领主,这是微观概念。若从宏观角度分析,那么贵族也应包括大大小小的贵族和骑士。

骑士的英文名是Knights,属于一个涵义不明确的术语,广义上的骑士常包括伯爵、男爵等高级贵族。因此,贵族和骑士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不列颠半岛上诞生的骑士制度主要源自诺曼征服后的贵族制度。当时的欧洲贵族间盛行长子继承制,同中国先秦时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很类似,只有家族里的长子才拥有优先继承大部分财产和成为骑士的资格。

正是基于这种制度,那些贵族家的次子、婚外子们才会极力鼓吹武力征服,以便给自己创造机会。公元1096年至公元1291期间欧洲诸国所发起的“十字军东征”,其中就包含着武战论的因素。

公元12至14世纪的英国是典型的等级制社会,几乎所有人都可能在权力金字塔结构里找到自己的定位。

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占据最高利润(年收入数万英镑)和权势的国王,国王底下是十几位伯爵,年收入约为1000至2000英镑,属于第二阶级。

伯爵之下则是人数稍多且数量不等的男爵,年收入约为500至1000英镑,属于第三阶级。男爵之下就是数量众多的骑士了,他们的年收入约为20至100英镑不等,属于第四阶级。

骑士再往下就是一些拥有雄厚实力的地主乡绅和普通平民百姓。从五个等级的划分来看,很明显骑士的社会地位远远低于大贵族,处在一个中间权力位置。

一部分英国学者曾认为地产是贵族和骑士们唯一的收入来源,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史料的补齐。

他们发现此前的观点是错误的,贵族和骑士们还可以从磨坊、鱼塘、市场管理、港口码头、替王室管理森林、打官司、继承遗产等途径获得丰厚的回报,毕竟古人也很聪明,总不能吊在一棵树下。

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是相当耗时的事情,这与防守方的后勤实力有关。

因为城堡既是军事要塞又是家居室,所以贵族们通常会在城堡内设置教堂、卧室、厨房、库房、武库等场所,这样既能保障贵族和军队的安全,而且还可以长期据守,很有点耍流氓的感觉。

13世纪时的英国骑士,大约在500至1000人上下浮动,并不会很多。多数骑士拥有属于自己的150至350英亩的领地,外加整洁宽敞的住所,手下指挥着三四十名家丁,日子过得非常滋润了。

有人认为骑士也可以修造小规模的城堡,其实是不正确的,首先财力条件就限制了他们,其次是人手不足,可以调动的民夫不足,自然无法建造形式复杂的城堡。

在通常情况下,当战火烧到当地时,众多骑士会带着家人和仆役退入所属贵族的城堡内,而他们留在城外的房子和地产,就难以保全了。

在接受上流社会礼仪教育和文书知识的同时,偶尔有机会现场观摩正规骑士间的训练和比武。这段时间称之为“童侍期”,过程可长可短,视具体学习情况而定。

当年龄稍大些,基础教育完成了七七八八后,伴童就转入了“侍从期”,正式开始接受骑士教育。在此段时间内他们不仅要学习如何使用各种兵器和格斗技巧,而且也要照顾主人的日常起居。

中世纪骑士教育的核心,莫过于培养具有征战能力和优秀品质的封建卫士,可以理解为全能型军事人才,上得了战场、下得了厨房,随时随地都可以满足政治和生活的需求。

当见习骑士渡过了漫长的学习生涯,并在主人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后,这群年轻小伙子就要参加隆重的宣誓仪式和授衔大典,也就是毕业典礼。

中世纪欧洲骑士的授衔仪式有一整套流程,充满程序化。被授衔者会在颈上悬挂一把宝剑,然后在众人的注视下缓步走到神坛前。神父会亲手解开宝剑进行祝福,随即重新将宝剑挂回被授衔者身上。

与此同时,一旁的领主会发出一连串的质问,类似于“你的主人是谁”、“你为何而战”、“你是否会永远秉持骑士精神”,被授衔者必须严谨且清晰地回答对方的问题。

完成后,事先安排好的侍从和淑女会帮他穿上骑士制服,包括锁子甲、胸甲、臂甲、佩剑和马刺等。在接过金马刺的那一刻,被授衔者才正式拥有骑士的身份。

领主会自动走过来,亲吻对方的脸颊,用剑背在被授衔者的颈上、背部敲击3下,以示此人已经准备好面对一切困难了。新骑士在接受了宝剑、枪、盔后,作为礼节会分发礼品给现场观众,并设宴款待亲朋好友。

在以后,新骑士就有权参与盛大的比武大会。比武大会是从法兰西传入不列颠半岛的一种军事比赛,13世纪初盛行于英格兰。

公元1179年,金雀花王朝第二任国王、狮心王理查德一世正式承认了骑士比武大会的合法性,对于这位高度崇尚赫赫武功的国王而言,比武大会是展现自己高超武技的绝佳舞台,自然会认可其存在。

既然作为地位崇高的竞技活动,比武大会也是有许许多多规矩的。

骑士比武大会必须在固定的场所举行,主办方会提前设置好现场所需要的一切物品;

骑士比武大会的举办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周,参赛选手自愿承担危险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骑士比武大会的合法性规定,除了对比赛公平性的制约,更多的来源于国王的政治举动。

一场比武大会,国王是货真价实的赢家,即赚到充足的利润,又可以现场审核骑士们的军事能力,还可以加强贵族的管理和控制,一箭三雕的完美呈现。

何谓骑士精神?很难用标准术语来下定义,从好的方面剖析,忠于领主、保护弱者和妇女、守护教会、打击异教徒等,可以成为骑士精神的组成部分;

从坏的方面剖析,骑士精神只不过是追求财富和权势的自我满足的价值观罢了,所谓的保护弱者仅仅流于形式主义,现实中的骑士根本不在乎民众的生死。

因为在他们眼里,怎样才能捞够油水和攒足政治资本才是关键,而十字军东征则是揭开骑士精神真实面孔的最佳案例。

欧洲国家发起的十字军东征,前后历经9次,是欧洲及西亚地区最重要的历史事件。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著作《欧洲中世纪史》里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欲”,一阵见血地指出了核心要素。

欧洲发起的十字军东征,最早可以追溯到塞尔柱突厥入侵拜占庭帝国以及公元718至1492年间发生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收复失地运动。

此外,众多无法获得封地的骑士家族次子、婚外子们不满现实的遭遇,纷纷热衷于武力扩张。

公元1095年11月28日,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城市科勒芒召开宗教大会,发表了著名的【以父之名】演讲。

他号召欧洲的人们向东方进军,夺回被突厥人占领的圣土,但凡在圣战中牺牲的勇士将被豁免一切罪恶,顺利升上天堂永享幸福。

接着,他又以“东方遍地都是流着奶和蜜的土地,耶路撒冷是人间小天堂”来引诱人们,把东方塑造成一个美丽且富裕的世界。

见目的达成,乌尔班二世撮合欧洲封建领主(包括英格兰)订立了《3年停战协议》,并将十字军出征日期确定在1096年8月15日(圣母升天日)。

公元1096年8月15日,法兰西贵族戈弗雷率领十字军联军兵分4路出征,总计约10万人。来年春季,十字军会师于君士坦丁堡,经过休整后分批渡海踏上小亚细亚地区,并顺利攻占塞尔柱突厥帝国的首都尼西亚。

同年,十字军与突厥军队在多里莱乌姆展开决战,双方均互有伤亡。

地狱般的耶路撒冷城,致使欧洲那些所谓的贵族和骑士的正面形象彻底破灭,人设瞬间崩塌。一位亲眼目睹十字军暴行的传教士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你若当时置身现场,就会亲眼看到我们的脚踝被死者的血污染红,对此我还要指明什么呢?那就是没有一个人幸存,即使妇孺也不能幸免。而后,僧俗人等一律前往圣墓与圣庙大唱九度音程颂歌,虔敬地做着祈祷,对他们向往已久的圣地进行朝拜和捐献。”

在血海铸成的耶路撒冷城里,以法兰西王国为模板,布永的戈弗雷登上王位,成为耶路撒冷王国的开国太祖,只是这位贵族战士仅接受了“圣墓守护者”的称号,以示内心的谦卑。

十字军对耶路撒冷的屠杀,很好地论证了中古时期的英国贵族和骑士并非人们想象中那么浪漫和正义。

那些所谓的“英雄爱美人”的说法,也只是男性情欲的放纵及对正统婚姻的厌倦罢了,给英国社会的价值观塑造带去了不良影响。

作为封建主义贵族制度的产物,骑士制度随着英法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的相继爆发,逐渐落下帷幕。贵族和骑士,如今也成为了有名无实的荣誉称号。

1.《英国史/THE HISTORY OF ENGLISH》

2.《战争的历史》

3.《图说天下之世界历史系列:英国》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