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生逼努尔哈赤迁都,死祖孙三代齐殉国,预言两百年后应验

发布时间:2023-06-06 11:19:52 发布人:hao168

崇祯十一年(1638年),明王朝对后金的颓势已无可逆转。这一年,皇太极命后金军南下,所过之处哀魂遍野,满地疮痍。十一月,进攻高阳,这一次明军没有弃城,也没有投降,反而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这又是为什么呢

崇祯十一年(1638年),明王朝对后金的颓势已无可逆转。这一年,皇太极命后金军南下,所过之处哀魂遍野,满地疮痍。

十一月,进攻高阳,这一次明军没有弃城,也没有投降,反而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这又是为什么呢?

高阳古城遗址

只因他们身后站着一位76岁的猛人:这个人当年曾逼迫努尔哈赤迁都,甚至让努尔哈赤心生绝望,决意退回赫图阿拉老家一一他就是天启朝的蓟辽总督,尔后的兵部尚书孙承宗。

遗憾的是,由于敌我兵力太过悬殊,高阳只能等来城破的厄运。

破城那日,城头上除了视死如归的士兵之外,一同战死的还有众多编外,其中有孙承宗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以及百余护院及家丁。

孙氏一族用生命守护着大明王朝最后的荣光,孙承宗也不例外,这位老者被擒后转身自缢,死前含恨留下一句话:

若我孙氏一息尚存,必灭清。

274年后,这句话果然应验,一个名叫孙文(孙中山)的人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同时也让孙承宗的故事变得更为传奇。

孙承宗画像

1

展开孙承宗,先从天启二年(1622年)说起。

这年八月十六日,明熹宗朱由校领着全体内阁大臣把孙承宗送到崇文门外。

行前,朱由校亲赐尚方宝剑,久久扶在辕上,这一次他希望老师不负重托,击败努尔哈赤,匡复河山,还帝国一个完整的辽东。

此次出征,孙承宗的头衔是蓟辽督师,这是蓟辽两地的最高军事统帅,也是明王朝有史以来地方上最大的军官。

朱由校不惜血本,可见辽东局势有多么危急。

到任辽东,这位美髯飘飘的奇男子收拾残兵、整顿军务,奉行实用主义,坚决反对退守和弃城,他发誓,总有一天会让嚣张的努尔哈赤吃到苦头。

其实,孙承宗的战略也并非那么高深莫测,有时候甚至还不登大雅之堂,但他的这些做法却让努尔哈赤一次次伤心欲绝。

努尔哈赤画像

2

孙承宗做了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用智慧和剑气说话。

在努尔哈赤进攻时,孙承宗利用城坚炮利之势消灭他的骑兵,采取坚壁清野的方式一举切断后金军的粮草(冰天雪地后勤补给是军队要命的事)。

当努尔哈赤回撤的时候,孙承宗不是欢呼雀跃、大肆庆功,而是派出多路小股骑兵在后方偷袭,犹如追逐丧家之犬,试图彻底瓦解后金军的斗志。

客观讲,孙承宗和努尔哈赤在野外大规模作战的机会并不多。

一则孙承宗不给努尔哈赤创造这样的机会;二则孙承宗明白,和努尔哈赤玩猫捉耗子的游戏,打消耗战才是获取胜利的不二法门。

可以说,关于辽东孙承宗就是一部活化石,他的起起落落就像当年辽东纷芸繁复的局势。但这一切却被落下口实,变成了他人日后攻击孙承宗的利器。

孙承宗画像

3

回到主题,来到400年前的辽东。

在努尔哈赤眼中,孙承宗就像一枚千年不腐的橡皮筋,刀剑刺不破,水火无法靠近,努尔哈赤只能用大量的伤亡和饥饿结束无数次惨烈的战斗。

没多久,一攻一守之间,辽东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明史.孙承宗传》记载:

……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

这一年,孙承宗部一举收复连山、杏山、宁远、锦州、右屯、塔山、大凌河、小凌河等地,向关外推进了四百里。

而且摆出进攻姿态,鼓励士兵出城开垦农田五千顷,年收入十五万白花银,让部队有钱赚了。

一系列操作说明,明军收复的失地非常稳固,而努尔哈赤却夜夜惊魂,他明白孙承宗或是此生最大的天敌。

从此,努尔哈赤下令:停止进攻一一如果再不知死活地轻敌冒进,那么等着他的或只能回到冰天雪地。

孙承宗呢?好似穿着软猬甲,没有丝毫破绽,不声不响地筑起宁锦二百里防线,犹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让努尔哈赤望自兴叹。

宁远古城

4

第二件大事,同样与孙承宗有关。

天启元年(1621年),辽东经略熊廷弼被召回朝廷侯审,努尔哈赤利用这个空窗期悍然发动大战,一举夺得了辽东两个重镇一一沈阳和辽阳。

明军群龙无首,只得退到辽河以西防守。

这时候,努尔哈赤决定:从老家赫图阿拉迁都辽阳,这意味着努尔哈赤从此有了剑指中原征服天下的野心。

而辽阳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一一东京。

可4年后,努尔哈赤又改变主意,决定把京都从辽阳迁回沈阳。这又是为什么呢?

单就两个城镇而言,彼时辽阳要比沈阳繁华不少,城市面积和人口均是沈阳的数倍,且扼着辽东之咽喉,进可攻、退可守,是个难得的战略要地。

关于此次迁都,明、清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清太祖实录》记载:

努尔哈赤公开表示,之所以迁都沈阳,是因为沈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西可指大明,北扼守蒙古,南可以摆平朝鲜。

这就是努尔哈赤迁都的理由,冠冕堂皇,似乎无懈可击。

但清史忽略了一点,此时正是努尔哈赤和孙承宗交锋的后期,如前文所述,努尔哈赤害怕孙承宗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担心迟早有一天,连抢来的沈阳也会再次变成明军的自留地。

沈阳故宫

5

无独有偶,时任辽东副总兵茅元仪在《督师纪略》中记录了这件事。茅元仪的文字印证了努尔哈赤的担心。文中说:

当奴得辽阳,即择形势于代子河北,去旧城数里而城之,甚坚固,其珍异子女皆畜之。及公渐东,奴惧,遂毁其宫室而北徙于沈阳,止以五百人守代子城。

奴自筑宫于沈阳瓮城,屡不就,又惧袭之,渐运珍异入老寨,而又营城于抚宁关塞外,渐思遁矣。

大意是,努尔哈赤攻下辽阳后,便在代子河以北建都城。眼瞅着“公”(孙承宗)一步步往北“蚕食”,努尔哈赤心生恐惧,不得不迁都沈阳,只安排五百人守代子城。

更有趣的是后面一段。

迁都沈阳后努尔哈赤还是不放心,害怕孙承宗搞突然袭击,所以又把奇珍异宝运回赫图阿拉老巢,守在抚宁关外,时间一长越是心惊肉跳,连再次回到赫图阿拉的心都有了。

那么,茅元仪的说法是否可信?我们不妨打开400年前的辽东局势图便一目了然。

辽东局势门主

6

彼时辽阳比沈阳的地理位置更重要:西攻大明方便快捷,南正好守在出入朝鲜的交汇处,而北征蒙古可以给自己留足广阔的后方,既然如此,那努尔哈赤为何还要执意迁都呢?

在此,笔者坚信茅元仪的说法,只因“及公渐东,奴惧”。

努尔哈赤害怕“公”向东“蚕食”,文中的“公”就是硬生生逼退努尔哈赤的孙承宗。

螳螂在前面捕着蝉,而孙承宗正是努尔哈赤背后的那只黄雀。遗憾的是历史没有如果,不然后金只能永远屈服于大明,彻底蜷缩在那片苦寒之地。

可让努尔哈赤没想到的是,4年后魏忠贤在明朝宫廷搞得乌烟瘴气,孙承宗也一并被卷入那场可怕的政治旋涡。

期间,孙承宗虽然栽培了袁崇焕、赵率教等不少名将,但这批人大都缺乏孙承宗的历练,苦心积虑以及坚定,使辽东变得像一座孤岛在风雨中飘摇,直至被洞穿。

宁锦防线

7

相较于辽东战事,孙承宗的阅历更是一部传奇。

孙承宗,河北高阳人,身材高大,相貌奇伟,声如洪钟,美髯飘飘,是那个时代无数少女倾慕的偶像。

早年,他和袁崇焕的经历非常相似,作为老师为县学的学生们传道授业,实际常常往来于飞狐、拒马、白登之间,最后竟从纥干、清坡故道一路南下千余里。

以上就是他和袁崇焕相似的地方,孙承宗也喜欢向一些低级军官请教,不断询问当地的军事要塞和关隘,将各地驻防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区别在于:不放狂言,从不吹嘘,一开始就表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孙承宗考中进士,这一年他已42岁,典型的大器晚成。

殿试上,没有状元及第,居“榜眼”,直到现在高阳后生还尊称他为“孙榜眼”,以此来纪念这位明朝后期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按理,孙承宗是文官出身,但一生却和战争结下不解之缘一一纵观明朝,文满朝堂,武可驰骋沙场的或只有他和杨一清。

孙承宗画像

8

1615年,明末四大疑案“梃击案”爆发。针对这起说不清道不明的宫廷大案孙承宗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

主办此案的大学生吴道南一筹莫展、毫无头绪,不得已只好向孙承宗问计,孙承宗给出意见:

事关东宫,不可不问;事关皇宫,不可深问。

最后结果,万历皇帝听取了孙承宗的十六字方针,把捅破天的“梃击案”消化于无形,让当事人朱常洛和郑贵妃之间的恩怨情仇永远埋进了历史的黄沙。

天启元年(1621年),孙承宗官升少詹事,成为朱由校的老师。这是一个纵向的跨越,让孙承宗走近了帝国的高层和核心。

朱由校对老师处处依赖,最后竟发出“朕所倚赖,亦惟卿一人”的感慨。

私下朱由校还把老师比作三国时的诸葛亮和裴度,可见其地位之高,但不得不说,彼时朱由校还根本没把老师将辽东和战事联系在一起。

朱由校画像

9

前文讲到,当努尔哈赤发动辽沈大战拿下辽阳和沈阳后,明朝的将军们好似走进了死胡同,人人“望辽色变”。

这一时期,后金对明军形成了碾压之势,辽东大营到处充斥着厌战、惧战的情绪。以致有“入关一步为乐园,出关一步是鬼乡”的说法。

熊廷弼留下的空缺朝廷任命解经邦顶替,可解经邦呢?装疯卖傻,宁愿上吊被削籍也不去那个鬼地方。

于是众人再推王在晋,王在晋同样是个怕死鬼,迫于强大的压力前去辽东赴任,但谁也没想到,王在晋刚到辽东便命令军队集体撤回山海关,抛去前线所有城池、粮草辎重和军事关卡以及那些惨遭后金军蹂躏无辜的百姓。

彼时的明帝国太需要一个定军山的人物了,而朱由校放眼望去满朝一片荒寂。

危急关头,一个文官站了出来,主动请缨,宁愿血洒辽东前线。不用猜,这个人就是孙承宗。

关于英雄的定义或有多种,但孙承宗所为却是英雄中的英雄,因为他要回报的不仅是朱由校一个人,而是去扑灭辽东滔天的战火以及那个哺他育他千疮百孔的国家。

这就是孙承宗,无畏生死,大义凛然,于是就有了文前开头的那一幕。

王在晋画像

10

然而,就在四百里沃野尽收眼底,努尔哈赤正打算退回赫图老家的时候明朝内部却出事了。

简单说来,就是朝中的“党争”。朱由校为坐稳江山,启用魏忠贤,大肆培置党羽,转眼魏忠贤已手眼通天操控着帝国的权柄,自称九千九百岁,变得不可一世,而他麾下的这帮人亦称“阉党”。

他的对立面也就是人们耳熟能祥的东林党一一彼时,它更像朝中的一股清流在朝堂上流淌。其中代表人物有杨涟、左光斗等人。

杨涟塑像

两相交火,结果不用猜,有皇权的加持杨涟等人纷纷下狱,被折磨得体无完肤,短短四年阉党掀起血雨腥风,东林党人遭受重创,瞬间灰飞烟灭,魏忠贤摇身一变,成为明朝的二把手,彻底把帝国带进了一个昏天黑地的世界。

魏忠贤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优势,还想掌握军权,所以自然把目光投向了辽东。

让魏忠贤没想到的是,关于党争孙承宗却有着自己宣明的态度,他说:

中使(太监)干涉兵政,自古有戒。

孙承宗从骨子里瞧不起这帮阉人,他深信只有那些前赴后继的清流才会给家国带来安宁和清明。

换句话说,孙承宗不屑与阉党为伍,站在了魏忠贤的对立面。

不得不说,彼时孙承宗低估了阉党的凶残,魏忠贤一句话:“丧师数万,关门且旦夕失守”就毁掉了辽东,毁了孙承宗。

朱由校下诏削去孙承宗的官职。但这纸诏书却关乎着帝国的命运,朱由校早把“朕所倚赖,亦惟卿一人”的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

帝国如斯,自取灭亡又怪得了谁呢?

魏忠贤画像

11

天启五年(1625年),孙承宗作为党争最后的牺性品离开了他日夜眷恋着的辽东。面对对手的弹赅和恶语中伤,孙承宗解甲归田,选择在老家高阳隐居。

到崇祯皇帝登上皇位,孙承宗也曾短暂复起,但更多却是受到排挤和干些杂活。孙承宗再次愤然离朝。

接前文,1622年,当努尔哈赤的军队攻破高阳城时,孙承宗依旧豪情万丈,率着守军和子弟兵日夜奋战,就像在曾经的辽东战场上一样。

他想守住这座城,守卫辽东,他更想守护脚下这片土地以及千千万万个黎名。

紫禁城一角

后记:

最后,请允许我用孙承宗的一首诗来结束本文:

一缕疾肠看赐剑,几行血清洒征衣。

可是,1644年,在大明王朝覆灭的那一天,人们读懂这句诗的时候,辽东早已变了模样。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