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曾国藩,我们就能想到他光辉耀眼的成就和头衔,比如: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中兴第一名臣,甚至,还有人称他为“影响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人”、封建历史中的最后一位“大儒”,更有甚者,
提起曾国藩,我们就能想到他光辉耀眼的成就和头衔,比如: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中兴第一名臣,甚至,还有人称他为“影响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人”、封建历史中的最后一位“大儒”,更有甚者,还有人称他为“千古第一完人”!
总之,曾国藩的一生是成功的!
而他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身上有太多的优点。
其中,能读书、肯读书是他众多优点中最重要的一个优点!
他曾在《曾国藩家书》中说过:“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以求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说,我们读书只为两件事,一是读书可以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规范和修正自己的言行;二是读书可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以便我们立足于社会。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就是他借钱买书的事情。
1832年,21岁的曾国藩考中了秀才,按年龄计算,这比他爹曾麟书足足早了22年,其实,曾国藩学习也并不好,资质平平,悟性一般,除了勤奋,并没有其他同龄人优秀,甚至一度被大家称为“笨小孩”,但是,自从这次中秀才后,曾国藩的幸运之神开始降临了,一年后,他参加了湖南乡试,一举考中了举人,这让湖南曾家上上下下兴奋不已,尤其是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和父亲曾麟书,更是笑得合不拢嘴,500年来,老曾家终于出了一个举人。
第一年中秀才,第二年中举人,这在当时被称为“联捷”。
这让曾国藩在学习方面的信心大增,同年11月,他备足半年用的盘缠,扛起行囊,信心满满的赴京参加会试。
一路上他紧赶慢赶,希望自己能够提前到达京城,留足备考的时间,就像今天的高考,我们的莘莘学子都会提前半小时在考区门外等候一样。
与之不同的是,曾国藩提前半年来到京城,所以他就得找一家旅店住下来,当时,在京城有一家长沙会馆,这是由湖南商人或者在京城比较有名望的人出资建设的,凡是湖南老乡到此住宿,都可以享受打折待遇。
曾国藩为了节约支出,便住在了长沙会馆,在这里学习备考。
可是,半年后,势在必得的会试给了他当头一棒,他落榜了。
按理说,落榜了就该回家了,这会试好几年才举行一次,再在京城里住下去,曾国藩身上的那点儿盘缠就不够了,弄不好,最后连回家的钱都没有。
但是,曾国藩的运气太好了,第二年正赶上皇太后过60大寿,为了庆祝这热闹的节日,皇上特意增加恩科一次,这就不得了了,这意味着,曾国藩又多了一次考进士的机会。
曾国藩一看这种形势,索性不回家了,干脆住在京城,继续复习吧。
就这样,本来就带了半年钱的他,在京城紧衣缩食,住了一年半,可以想象,对于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
复习了一年后,再次考试,本以为幸运之神会再次降临,没想到,还是给了他一个晴天霹雳。
曾国藩又落榜了!
苦也吃了,罪也受了,钱也花光了,最后还是落榜了,曾国藩该怎么办呢?
那就回家吧,回家复习复习,重头再来。
落榜这种事搁在别人面前,肯定十分痛苦,可是,曾国藩不同,他痛并快乐着,打算回家的时候,顺个弯儿,从天津到山东,顺着运河到江浙游玩一下,最后再回到湖南老家。
游玩虽然赏花赏水,可以平复受伤的小心灵,但是,需要钱啊,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就像今天的旅游一样,交通、住宿、吃饭都需要钱呢。
一路上,曾国藩就靠着仅剩下的钱支撑着,直到进入徐州后,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那怎么办呢?找人借吧!找谁借呢?在徐州人生地不熟,没亲戚没朋友,谁愿意借给他呢?那就找睢宁的县令吧!
睢宁的县令叫易作梅,他与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有些交情,曾国藩便厚着脸皮来到易知县家。
易作梅的眼光是十分独到的,他看出曾国藩是个可塑之才,将来肯定能成大器,主动借给曾国藩100两银子,这100两银子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像易作梅这样的知县,一年的俸禄也就是40两银子而已,也就是说,易作梅不吃不喝,两年半才能攒下这100两银子,他能如此阔绰,可见,他为人比较慷慨大方,是个心胸开阔的人。
曾国藩见易作梅借给他100两银子,高兴坏了,同时,他心中的底气也足了,他怀揣着这100两银子打算好好游历一番。
其实,曾国藩也不是一个铺张浪费的人,他平常也是一个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人。
他带着100两银子去游山玩水,从徐州到南京,也没怎么花钱,但是,有一件事情,让他一次就把这100两银子给花完了。
他在南京看到一套精刻本的二十三史,这一套精刻本就要100两银子,曾国藩见了这套书是爱不释手,当下,就掏出100两银子买下了这套书,连眼都没有眨一下。
其实,曾国藩现在也就24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还是个孩子,不经过允许,向长辈借了100两银子,不经过允许,又将这笔钱买了一套书,如果这些事让家长知道了,家长会严厉批评的,况且曾国藩还是两次落榜。
曾国藩也明白这一点,他带着这本精刻版的二十三史,从南京回到了湖南湘乡的家里,一进门,他就战战兢兢地向父亲曾麟书交代了自己的“不肖”行为。
父亲曾麟书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爽快地说:“这钱我还定了,借钱买书是好事”。
说完,曾麟书又补充一句:“但是,你不要忘记初衷,细细研读,这样就不白费!”
正是曾麟书的这句话,在曾国藩的读书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给曾国藩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曾国藩听后连连点头,心中暗自发誓:我一定要好好研究这套二十三史!
自此,他养成了无一日不读书的好习惯。
此后两年,他开始不间断的阅读二十三史,认真总结、做笔记,直到京城会试,他再次来到长沙会馆,安心备考。
这一次,他一鸣惊人,考中了进士,这也是湖南曾家第一位进士!
后来,回忆起此事,曾国藩说:“这是我读书的起点”。
为此,他还在《曾国藩家书》中告诫后人:“吾不忘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种子也!”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应该怎么读书呢?
第一,我们要读经典。经典是前人的思想和智慧,是一种思想积淀,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髓,多读经典可以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
第二,我们要精读,不要走马观花。曾国藩曾经说过:“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对书中的智慧要读通、读懂、读透,这样才能把前人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在读书时,勤动手、做笔记,写下来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
第三,我们要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和方向。根据自己的特长以及爱好,专注于某一领域,深耕细读,久久为功,这样才能成才,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在今天,曾国藩有成就的后人多达240位,比如,教育界的曾约农和曾宝荪、翻译家曾宝葹、化学家曾昭抡等,他们能够取得成功,都与读书有分不开的关系,也与曾国藩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各位朋友,读完这篇故事有没有收获和启发?
有的话,请赞赏原创辛酬0.1元。
愿我们从自身做起,少喝酒,多读书,给孩子树立一种榜样,让孩子树立起“无一日不读书”的好习惯!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我的世界命名牌怎么做很多玩家都想知道,我的世界游戏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工具,每一个工...
维生素b的作用和功效,维生素B是一族维生素的总称,是一族维生素,也叫维他命b。和肝脏的...
专家:感染新冠这五种情况需就医。目前,新感染人数迅速增加,新一波疫情正在逼近。有些...
原神夜阑如何配队?原神是一款非常好玩的自由冒险类型的游戏,也有更多的玩法和装扮都是可...
任务管理器快捷键。我们在使用电脑的时候经常会打开 任务管理器 来强制关闭一些软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