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竟因一场大饥荒而落下历史帷幕

发布时间:2023-06-07 11:38:32 发布人:hao168

引言大英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殖民帝国。在鼎盛时期,它的领地占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也占到了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在当时的全球七大洲均有其殖民地并掌握着当时的世界霸

引言

大英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殖民帝国。在鼎盛时期,它的领地占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也占到了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在当时的全球七大洲均有其殖民地并掌握着当时的世界霸权,由此荣获日不落帝国(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的称号。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如同太阳一般永远不会落下的大帝国,为什么终究还是落下了历史帷幕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那场发生于1845年至1852年间的俗称马铃薯饥荒(failure of the potato crop)的爱尔兰大饥荒。

一、爱尔兰与大英帝国的恩怨纠葛

从地理位置上看,爱尔兰位于欧洲大陆的西北部,西临大西洋,东临爱尔兰海,与英国隔海相望。

身为凯尔特人的后裔,爱尔兰人世代居住在爱尔兰岛上。从爱尔兰内部的部族斗争,到外族挪威人和诺曼人的入侵,再到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殖民,爱尔兰人民的苦难未曾止步。历史上,英国对爱尔兰进行过多次殖民,但仍未完全置爱尔兰于英国的控制之下。1798年爱尔兰人民的起义使英国下定决心合并爱尔兰。1800年《合并法案》通过,爱尔兰正式并入英国,英国的国名由此变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至此,爱尔兰由原来的殖民地变成英国的一个重要的地方行政区,正式纳入了大英帝国的版图。

地图上的爱尔兰

二、爱尔兰大饥荒

历史总是在不起眼的地方发生着变化。

1845年,刚刚经历鸦片战争的大清帝国还未完全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其治下屡试不第的洪秀全刚刚在家乡写出《原道救世歌》,即将创立他的"拜上帝会",再过几年就要在一个叫金田的小村庄发动起义,随后将展开一场响彻中华大地的太平天国运动;美利坚合众国的作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准备定居瓦尔登湖旁的小木屋;远在欧洲大陆西北边陲的爱尔兰将迎来一场导致其人口锐减将近四分之一并造成一百多万人背井离乡远离故土的大饥荒,而这场饥荒的始作俑者是一种叫做晚疫病菌(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东西。

爱尔兰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饥荒,但1845至1852年的这场马铃薯饥荒最为剧烈。其持续时间长、反复出现,而且破坏性大的特点,使其成为爱尔兰饥荒史上最大的一次灾难。

马铃薯

马铃薯,又称土豆,原本产自美洲。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人首先将土豆带回本国种植,随后传到欧洲大陆。马铃薯原本生长于土地贫瘠、干燥低温的环境,移植到欧洲后,由于它比其他作物更易生长,比小麦和大麦的产量明显更高,尤其是遇上其他农作物歉收,马铃薯的收成仍然不错。这一优点使得马铃薯在欧洲很受欢迎,得到大面积种植。

十七世纪马铃薯传入爱尔兰。对于土地贫瘠、农业落后的爱尔兰来说,马铃薯简直就像上帝专门赐给它的礼物。马铃薯被爱尔兰广泛种植,它不仅解决了爱尔兰人民由来已久的粮食匮乏问题,也促进了爱尔兰人口的迅速增长。

1845年的爱尔兰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是马铃薯,三百多万的耕作者要靠马铃薯果腹。而对单一作物的过度依赖也为接下来的爱尔兰埋下了隐患:一旦马铃薯的产量大幅度降低,一场波及爱尔兰全境的大饥荒将在所难免。

饥荒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马铃薯歉收造成的食物匮乏,而马铃薯歉收的始作俑者是霉菌。1845年秋天这种霉菌出现在爱尔兰,使1845年的作物产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种霉菌反复侵袭着爱尔兰的马铃薯,最终酿成了一场大饥荒。

三、英国应对爱尔兰大饥荒的举措

虽然造成饥荒的直接原因是一种称为晚疫病菌(致病疫霉菌)的卵菌(Oomycete)造成马铃薯的腐烂继而大面积失收,但爱尔兰人民在大英帝国全面掠夺的殖民统治之下所遭受的贫困才是根本原因。

大英帝国版图

大饥荒刚刚爆发时,大英帝国政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1845年8月16日,英国《园丁纪事报》报道爱尔兰部分地区出现的马铃薯霜霉病(Blight)。9月11日,爱尔兰《弗里曼报》报道爱尔兰北部大面积出现马铃薯霜霉病。然而,当时的大英帝国政府正忙着拓展它的海外殖民地,因此对爱尔兰地区正发生的这一切并不完全在意,只是声称这与往年的农作物病害没什么两样。

罗伯特·皮尔

大饥荒开始蔓延时,罗伯特·皮尔(Robert Peel),也就是当时的英国首相罗伯特·皮尔从北美购得了一些玉米运到爱尔兰。不巧的是,粮食在海上运输途中碰到了恶劣天气。当轮船到了爱尔兰时,船上的玉米已经没法供灾民充饥,因为它们已经腐败变质。

为了追逐利益,掌握着爱尔兰土地所有权的英国地主,仍然对爱尔兰饥荒不以为然,强迫一大半的田地由种植小麦改为经营畜牧业。这一举措更是削弱了爱尔兰人民抗饥荒的能力,加剧了饥荒的蔓延。

英国哲学家罗素

1846年,罗伯特·皮尔内阁下台。上任的罗素首相,也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的祖父,他是一个坚定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信奉者,因而主张实行"不干预"政策。在自由放任主义的逻辑之下,政府部门购粮救灾必然会造成自由市场上的粮价上扬,而只顾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人和地主一定会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牟取暴利,从而使英国本土爆发经济危机。

以《人口论》传世的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作为"人口论"的坚定信仰者,人口学家马尔萨斯的门生、前任内阁财政大臣查尔斯·蒙塔古认为,对于减少爱尔兰的人口来说,马铃薯饥荒是一种有效的机制。他直接声称,爱尔兰大饥荒是上帝对爱尔兰人的教训,那是因为爱尔兰人理所当然地应该被这个世界淘汰出去,他们不求上进,生来就是懒惰的代名词。

爱尔兰大饥荒雕像

即使在饥荒肆意蔓延、人民饿殍遍地的危难时期,靠爱尔兰人民自己辛苦耕耘所出产的粮食仍要源源不断地运到英国本土。生民身处水火之中饱受困苦,大英帝国政府没有伸出援手,诸如开仓放粮,赈灾救荒,其一系列毫无人性的举措致使这场天灾最终酿成人祸。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英国政府不仅自己无所作为,还对国际上的人道救援加以阻碍。例如,当时的土耳其苏丹捐款一万英镑,却被英国外交部拒收。

除了政治、经济上的因素,爱尔兰大饥荒的肆虐也和宗教因素有关。爱尔兰被大英帝国兼并以后,新教自然成为了国教。而这使得原本信奉天主教的大量爱尔兰人丧失了土地所有权,被迫成为佃农,向远在英国本土的地主缴纳高昂的地租,常年挣扎在贫穷和饥饿的边缘上。爱尔兰发生马铃薯饥荒时,大英帝国从美洲大陆进口了大量粮产,而其中的一部分经过爱尔兰的港口转运,但穷困的爱尔兰人哪里能够买得起呢?

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在大饥荒来临时,英国的宗教信徒搬出《圣经》义正言辞地说道,这是他们应得的报应。正是因为爱尔兰人做了不道义的行为,整体无所事事、烂醉如泥,上帝才会降下饥荒对他们进行惩罚。

四、爱尔兰人民的抗争与大英帝国的解体

在北美独立战争和欧洲大陆法国大革命的双重影响之下,爱尔兰人民已经觉醒,并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抗大英帝国残暴殖民统治的斗争。爱尔兰人民先后发起"天主教徒解放运动"、"取消合并运动"、"芬尼亚党人武装起义"、"青年爱尔兰运动"等,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付出了不懈努力,一次次撼动着大英帝国的统治根基。在一战后的世界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中,爱尔兰人民的斗争情绪更加高涨。1921年,爱尔兰人民在使大英帝国军队付出惨重的代价后成功地迫使其签订了《英爱条约》,爱尔兰终于成功地说出"别了,大英帝国"。

在大英帝国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配合斗争之下,大英帝国已行将就木。1945年9月21日,英国宣布允许印度获得独立地位,曾经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失去了自己海外最大的一块殖民地。2014年的苏格兰独立公投差点使"联合王国"的头衔都保不住这倒是后话。

结语

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中,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终究退出了历史舞台。盛衰成败,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不禁给人留下许多思考。直到今天,很多爱尔兰人仍然认为大英帝国政府在爱尔兰大饥荒期间的所作所为简直像是对爱尔兰实行的种族灭绝,那和纳粹屠杀犹太人以及奥斯曼帝国灭绝亚美尼亚人没什么两样。爱尔兰大饥荒作为世界史上和平时期死亡人数最多的饥荒事件,使大英帝国在世界面前丧失了颜面,成为大英帝国崩溃的开始。

参考文献:

《大国崛起》

《大英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全球通史》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