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悠悠毁誉,竟足杀人”的道理,为何曾国藩还会重滔覆辙?

发布时间:2023-06-07 12:04:27 发布人:hao168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湘军的创始人和平息太平天国的第一功臣,因此,曾国藩在后满清时代享有极高声誉。这些年,随着人们对历史的不断探索,曾国藩愈加受到推崇,尤其是他在为人处世上的策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湘军的创始人和平息太平天国的第一功臣,因此,曾国藩在后满清时代享有极高声誉。这些年,随着人们对历史的不断探索,曾国藩愈加受到推崇,尤其是他在为人处世上的策略俘获了无数粉丝的心,带有劝诫色彩的《曾文正公手书》和《曾国藩家书》畅销不衰就是最好的证明。曾国藩,俨然成为一个“圣人”。

其实,曾国藩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平定太平天国上,更重要的是,他能在朝廷的戒备和猜疑下全身而退,这才是他最成功的一点。可是曾国藩也有犯错的时候,就像在同治元年他就看破了“悠悠毁誉,竟足杀人”的道理,但最后还是未能避免一样

“清流派”是后满清时代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这些人往往以那些初入官场的翰林、文人为主,当然,也有郁郁不得志的御史和言官。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去批判其他官员们的行事风格或行政手段,因为这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朝廷设立这些人不仅是为了监督官员,更主要是统治者可以利用这些人的弹劾去打压那些让自己不满的官员,说白了,这就是统治者用来清除异己的一个政治手段。最显著的人物就是奕,慈禧需要他的时候,他是辅政王;慈禧不需要他的时候,只需要几个“清流”出面弹劾一下就能轻而易举地扳倒他。奕的几次起伏,哪一次都有“清流”的影子

1864年,当曾国藩的湘军攻入天京之时,朝堂上立即出现一片弹劾曾国藩弟弟曾国荃的声音,什么“扰民”、“滥杀”等等。曾国荃在平息太平军的过程中可能确实很暴力,但这并非是攻陷天京之时才有,以前和太平军胶着之时怎么没见人上表弹劾呢?曾国藩心里明白,慈禧故伎重施了,这是在警示曾国藩呢。于是,曾国藩一边请旨解散湘军,一边替曾国荃上了一道辞呈。这才暂时安抚下来

曾国藩为什么不辩解呢?因为曾国藩比谁都清楚,言官们背后站着谁,言官们的舆论走向完全就是慈禧一手主导,这样的辩解根本就没有意义。

太平军没有打倒曾国藩,捻军也没有让曾国藩产生怯意,但言官们着实让曾国藩感到恐惧。一年之后,曾国藩就郁郁而终。很多人至今依然认为曾国藩是“善终”,其实,曾国藩最后的几年完全沉浸在苦恼和抑郁里。有学者给曾国藩立下“早死三年是完人”的评价,原因也归咎于此

都说大智若愚,曾国藩做到了,然而谁也想不到,智入曾国藩,也会被世俗指责搞得狼狈不堪,不由得想起另外一句话——千夫所指,无病而死!曾国藩的遭遇不正是这样吗?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