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第二波,重复感染新冠有何后果

发布时间:2023-06-08 09:36:28 发布人:艺莲

新冠第二波,近日,国内新冠,似乎在反弹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表示,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全国第二波新冠疫情(XBB )趋势预测显示,2023年第二波新冠疫情高峰将出现在6月底,每周约6500万。接下来,小编整理了以下新冠第二波,重复感染新冠有何后果内容,为大家答疑解惑。

新冠第二波,近日,国内新冠,似乎在反弹.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表示,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全国第二波新冠疫情(XBB )趋势预测显示,2023年第二波新冠疫情高峰将出现在6月底,每周约6500万。接下来,小编整理了以下新冠第二波,重复感染新冠有何后果内容,为大家答疑解惑。

6月3日,记者采访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在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在沪召开。

据卢洪洲介绍,5月1日至6月2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了统计。三周前,到2022年底,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所有核酸阳性患者中,60%以上未感染。现在,“两阳”比例略有上升。 “总体来看,‘两阳’患者人数较少,症状较轻,这说明2022年11月和2022年12月的大流行之后,大部分感染者仍然具有免疫力,群体免疫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冠第二波

2020年,卢洪洲团队对当时的新冠患者进行了7个月的随访,发现大部分人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明显下降,但细胞免疫功能很好,经过治疗后仍能恢复。感染。调动细胞免疫力以预防感染或症状。 “所以大部分患者感染后的免疫保护期可能会超过7个月,这也是为什么感染波(2022年底)已经过去了6个月,但感染新冠的人群仍然以‘首阳’为主”陆鸿舟说道。

6月3日,卢鸿洲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上接受了媒体采访。

这一轮COVID-19感染情况如何

和上一轮有什么不同?

反复感染会不会增加

对人体的伤害?

如何选择和使用抗病毒药物?

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新冠病毒会有什么趋势

将来会改变吗?

陆鸿洲给出详细解答

↓↓↓

这一轮新冠感染不能

被称为“第二波”

第一财经:这一轮新冠感染与上一轮有何不同?

卢洪洲:我认为准确地说,本轮新冠感染不能称为“第二波”,因为它还没有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更准确的描述应该叫“阶梯感染”。因为大多数人已经有了抗体,所以建立了群体免疫。此次感染以上一轮未感染或免疫力较弱的人群为主,但总体比例很小,难以大规模传播。由于个体免疫力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人会再次感染,但总体趋势是逐渐减弱。

“反复感染不应成为常态,因为免疫屏障建立后,病毒无法广泛传播。”但是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还要继续。 “所谓科技抗疫,就是研制出更有效、长效的鼻喷剂疫苗,以及更有效、长效的抗病毒药物,对可能出现的变异病毒起到很好的作用。未来的研发方向是长效、通用的疫苗和药物,无论病毒如何变异,它都能发挥作用。”陆鸿舟说道。

新冠第二波

反复感染可能会损害免疫系统

增加患上新冠的风险

“有病毒就会有伤害,有病毒就会感染。”卢洪洲说,“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说,在第一次感染后,其免疫功能虽然不能完全阻止新XBB毒株的再次感染,但感染后的症状通常是轻微的。但对于老年人、肿瘤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来说, ,一旦感染就会对免疫功能造成打击,所以还是会出现重病、各种并发症、后遗症,要尽量避免感染。”

反复感染也会增加患上新冠的风险。 5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国家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2023学术年会上表示:“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回避。越多感染,后遗症的风险越高。有临床数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Long COVID是指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在感染3个月后仍有症状,且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且不能用其他情况解释。研究表明,新冠的症状有200多种。

每个星期天的下午,都是卢鸿洲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门诊。在他的门诊,几乎每次都会来一位新冠患者,表现形式多样,有顽固性睡眠障碍、心悸、脱发、脑雾等。一位老妇人给陆鸿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表现出严重的抑郁和恐惧。

近期卢洪洲团队对Omicron感染引起的长期新冠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我国存在长期新冠,但总体不严重,发病率没有中国高国外。大多数长期新冠症状持续5-6个月即可消失。他的团队还在继续研究新冠的发病机制,包括新冠与免疫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相关性。

6月2日,在2023中国支气管扩张及相关疾病高峰论坛上,广州市呼吸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关伟杰告诉记者,一些研究对新冠患者进行了比较严格、大规模的观察。结果发现,呼吸困难、疲劳和睡眠障碍更为突出。一些患者在感染三个月后仍然咳嗽。有很多门诊病人。不过,与其他疾病相比,关伟杰在门诊遇到的新冠患者数量较少。此外,他表示,目前还没有新冠诊断的“金标准”,有些症状可能是患者原有的症状,也可能是感染后的一些主观感受。

基于反复感染的危害,预防新冠感染依然重要,是否有必要接种疫苗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目前,国内上市的新冠疫苗有15种,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和mRNA疫苗。卢洪洲表示,目前已经上市的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充分验证。 “现在要接种疫苗,最好接种能覆盖XBB毒株的疫苗,四价疫苗和mRNA都能覆盖XBB,感染过两次的人就不需要接种了,自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是最强。”

新冠第二波

建议在感染前接种疫苗

感染后第一次

使用抗冠状病毒药物

“现在就接种,最好是能覆盖XBB的疫苗。感染过两次的人大部分不需要接种,自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最强。”

“不管你是青壮年、老年人还是癌症患者,只要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就应该尽快服用口服抗新冠病毒的药物。从流行病学的角度,预防病毒病毒在体内复制,没有机会发生变异,可以避免新的变异毒株的出现。”

“我们现在有足够多的抗新冠病毒药物替代品,无论你是青壮年、老年人还是癌症患者,只要核酸阳性,确诊新冠病毒,就应该服用抗新冠病毒尽早口服药物,避免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也不会传染他人。”陆鸿舟说道。

如前所述,老年人、癌症患者和免疫缺陷患者仍面临严重再感染的风险。因此,卢洪洲表示,这些人需要第一时间使用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避免第二周再次感染的风险。发展成重症。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也可以避免新冠的发生。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如果阻止病毒在体内复制,病毒就没有机会发生变异,就可以避免新的变异毒株的出现。

“必须让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尽快意识到使用抗冠状病毒药物的重要性。”卢洪洲说,“基层医院、发热门诊、社区,包括乡镇卫生院、卫生院,都要配备足够的抗冠状病毒药物。”不要让患者携带新冠病毒药物。”

目前,我国上市的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有6种,包括3CL蛋白酶和RNA聚合酶(RdRp)两种靶向抑制剂。感染后如何选择?卢洪洲指出,3CLpro在新冠病毒的复制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抑制该位点的效果最好,因此该类药物是首选。

以上就是关于新冠第二波的相关内容。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家中老人服用抗冠状病毒药物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对此,卢洪洲表示,不同的药物对患者的影响可能不同,部分患者服药后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如果他们有选择,他们可以选择另一种药物。另一方面,要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还有人吃药时间有问题:抗病毒药一个疗程5天,吃药3天转阴。我还需要继续服用吗?卢洪洲表示,需要区分不同情况。卢洪洲在临床上曾遇到一位90岁的老人,转阴后停用抗病毒药物,几天后又复发。因此,他建议青壮年如果在疗程结束前转阴,可以停止服用抗病毒药物。药物,但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应尽量完成整个疗程。还是有人分不清流感药和新冠药的区别。卢洪洲提醒,新冠和流感是两种不同的病毒,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也完全不同,不能混用或调换。在流感发病率比较高的时候,自我诊断是新冠还是流感是没有道理的,需要去医院检测一下。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