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康有为斥巨资150万买下瑞典的一座岛,如今岛屿归谁

发布时间:2023-06-09 10:22:07 发布人:hao168

瑞典有一座名为“Restaurangholmen”的岛屿,它曾经属于一个中国人,这个人便是晚清时期曾组织过“戊戌变法”的康有为。熟知历史的大抵知道,“戊戌变法”轰轰烈烈的开始,最终却是潦草收场,而作为

瑞典有一座名为“Restaurangholmen”的岛屿,它曾经属于一个中国人,这个人便是晚清时期曾组织过“戊戌变法”的康有为。熟知历史的大抵知道,“戊戌变法”轰轰烈烈的开始,最终却是潦草收场,而作为这次变法的主要领导人,康有为被清兵追捕,无奈只能匆匆逃离到国外。

一开始康有为打算在国外积攒力量,再重返国内继续他的变法改革,但在国外长达十六年的流亡生活让他渐渐失去了对清朝变法求生路的热忱,最终放弃了回国的想法。

作出这一决定后,康有为决定在欧洲找个地方定居,安度晚年,最终在瑞典相中了一座岛屿,据说他当时共花了36000瑞典克朗,换算到如今约有150万人民币,买下了一座岛屿。

康有为从哪里来的这么多钱用来买岛?这座岛屿现在归谁所有?康有为的一生亦正亦邪,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变法的失败

康有为作为晚清时期的著名官员,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在家族的影响下,康有为一直想入朝为官,在官场上有一番成就。

十几岁的康有为在学习了传统的民生策论后,深觉这些老旧思想无法拯救岌岌可危的大清朝,于是他第一次接触到西方思想,并大为震撼,。未曾为官时他阅读了大量西方政治书籍,认为清朝如果能在一些方面,借鉴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政策,一定大有裨益。

为了能让自己的想法传达圣听,康有为参加了科举。在入京应试时,联名603位进京赶考的举人,向光绪帝上书谏言,反对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坚决反对以这种方式和日本求和。

公车上书的壮举因为朝廷求和派的阻拦,并没有传到光绪帝那里,但康有为的名字却成功在举人中传开。科举之后,康有为上榜,中了进士,进入朝中任职,这下他总算可以接触到光绪帝了。

他的多次上书得以被光绪帝看到,光绪帝早已受够了慈禧太后的控制,康有为等人的出现让他再次升起了反抗心理。在召见了康有为后,光绪帝对康有为所说的“维新变法”非常支持,为了能让康有为更好地组织变法,光绪帝下旨给了康有为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康有为集结了当时一同“公车上书”的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开始准备变法。

为了给他们的“维新变法”造势,康有为创办了《万国公报》,用来宣传西方文学、思想。同年冬月,在朝廷内部秘密成立了“强学会”,将支持维新变法、拥护光绪掌权的大臣们集结到了一起。

筹备许久的“维新变法”以《强学报》的宣传和倡导正式开始,但维新变法的根本触犯到了,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权力,所有一经抛出,就受到了各方面的阻拦。但这不仅是康有为变法得以实现的机会,还是光绪帝能掌握实权的机会。

在“维新变法”的思想投放到百姓中,受到热烈反响后,光绪帝顶着慈禧太后的施压,颁布诏书《定国是诏》,揭开了“维新变法”改革的帷幕。

但康有为终究太看重理论,他的维新变法所有的政策改革,都大刀阔斧地砸在了清朝老封建官员的利益链上,他们纷纷找到了清朝真正的掌权人慈禧太后,寻求对策。慈禧看出了光绪帝的野心,和身边的近臣发动了“戊戌政变”。

光绪帝被囚,领导变法的杨锐、谭嗣同等人被杀,大量参与变法的官员被抓,提前听到风声的康有为带着光绪帝的衣带诏,逃出了北京城,流亡国外,这场历时103天的变法彻底失败。

康有为逃出北京城后,一路从上海坐船到达日本,他为什么选择日本?

钱款的来源

其一,日本是当时唯一一个从半殖民地变为列强的国家,康有为想要更好地完成变法,在那里可以学习到新的东西,其二,当时许多留学生都是在日本求学,康有为想要得到他们的助力,增加舆论优势。

当时的康有为尚有雄心抱负、一心救国,他对光绪帝这个皇帝的忠心并不作假,逃到日本之后还想要让变法在海外得到支持,逼迫慈禧解除对光绪帝的囚禁。而康有为实施“戊戌变法”的大无畏精神也成功传扬海外,之后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海外学生中宣传变法。

慈禧也对此事略有耳闻,不闻不行啊,康有为一路走一路写文章骂她,那些文章还都被她的近臣呈上来给她看,实在是令慈禧气的不行。知道康有为在日本以后,慈禧就从朝中派人和日本交涉,向对方许下利益,只要他们抓住康有为交到大清的手里。

康有为在日本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支持,在日本方想要抓捕他之前,就有人给康有为通风报信,他得以及时从日本脱身。离开日本的康有为继续了他的国际流浪生活。康有为先后游历了欧洲许多国家,在加拿大时,康有为创建了所谓的“保皇会”。

康有为到达加拿大之后,加拿大的华侨们对他的变法行动十分关心,想要从他那里了解国内目前的状况。这些华侨在国外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自己的国家太弱了,连带着他们的汉人身份也要备受冷眼,他们渴望国家能够强大,成为自己的靠山。

康有为抓住了华侨们的这一心理,大肆宣传光绪帝的仁德贤良,在他们心中营造出光绪帝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的形象,但这样一个带领着国家往强大发展的皇帝,却被慈禧太后夺权囚禁。

只有他们所有人齐心,支持康有为,支持变法,才能解救出光绪帝。康有为的几场热血演讲都毫无例外地传达出这样的思想,他几乎得到了华侨们的全部信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康有为大张旗鼓地成立了“保皇会”,保皇意为:保卫光绪皇帝。

华侨们纷纷都入了会,看着报名的人越来越多,康有为提出缴纳会费的想法,因为保皇会举行的任何活动都需要有经济支持,但酌情缴纳,并不强求。即便如此,入会的华侨大部分还是缴纳了入会费,想要为“保皇会”的建设出一份力。

逐渐的,“保皇会”的名声不再局限于加拿大,各国的华侨都纷纷加入,康有为就再次更改了入会要求,每人入会需缴纳5美元,那时的五美元换算成现在大概是一个年轻人一星期的伙食费。除了入会费,保皇会内部还常常举行一些募捐活动,但保皇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所有的钱都归康有为一人保管。

大量的金钱逐渐让康有为迷失了自己,原本用来让他回国重振变法、拯救光绪的捐款最终都成了他的个人所得。而他也打着“救清朝,救皇帝”的旗号疯狂敛钱,早已将“变法”抛之脑后。原本的“康圣人”变成了“康老板”,康有为不负老板二字,做起生意来也不遑多让。

岛屿的现状

在康有为的带领下,“保皇会”成功打入资本内部,搞起了各种生意和投资。关于他在欧洲的事业史里,最广为人知的便是他在墨西哥买的大量房产。

当时墨西哥政府准备修建有轨电车,康有为提前听到了风声,觉得这里面有赚头,买了许多轨道周围的房产,有轨列车通车后,他手里的房产大幅升值,康有为挣了个盆满钵满,让他摇身一变,进入了资本家的行列。

为了更好地扩展“保皇会”的商业发展,康有为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计划,一路经意大利、瑞士、德国、丹麦等地。在来到瑞典时,康有为十分喜欢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景色,一度流连忘返。在他特意为此地的作诗《瑞典游记》中,便有一句“欲徙宅居之”。

于是乎,手中已有许多积蓄的“康老板”在瑞典政府那里,花36000瑞典克朗买下了一座瑞典的无人小岛。岛买回来之后,康有为又找了许多能工巧匠,为他在这座岛屿上修建了一个巨大的中式园林,取名“北海草堂”,对他的思乡之情聊以慰藉。

康有为带着他的一堆妻妾住了进去,日日喝茶听戏,过得好不快活。但这样的“岛主”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康有为只在这座岛上住了三年。

辛亥革命爆发,大清朝灭亡,正值此时康有为的母亲也去世了,已经不再是通缉犯的康有为赶回国内,回到老家为他母亲奔丧。将近十五年的时间,康有为再次回到了国内,但长期沉迷于金钱盈利的他,早已与当时的中国时政脱节,依然坚持着君主制度,拥护爱新觉罗皇室,并和张勋一起推动了溥仪的二次登基,然而只坚持了12天便败下阵来,自此他决定放弃自己的政治立场,带着全家老少移居到了山东青岛,过清闲日子。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康有为原以为自己会在此平稳地度过晚年,不成想在一次去广东朋友家做客后,回到家中的他喝了杯红茶,食物中毒身亡了。但这种官方的说法实难令人信服,外界对康有为的死也多有猜测。

无论究竟因何而死,康有为去世之后,他的家人也没有回过瑞典,而他买下的那座小岛慢慢被众人遗忘,岛上修建的园林也因为无人看管、打理,逐渐破败。二战期间,多年无人看管的岛屿被瑞典回收为了国有财产。

这个曾经康有为居住过的小岛已经在瑞典政府的改造下,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旅游度假区,岛上修建了许多酒店、公寓。当初的“北海草堂”也早已消失,但瑞典的华侨仍旧将它称为“康有为岛”,来纪念它曾属于一个华人。

结语:

康有为此人是很难盖棺定论去评价的,他的前后期分裂很大,前期的变革是拥有先进思想的救国人士,但他后期依仗早期声势疯狂敛财的行为为人不齿,从“真君子”变成“伪君子”,归咎于金钱扰人心,可最后身死道消,他花费巨额购买的岛屿也被收回。

当初为了钱而败坏的名声也再也回不来了,他的雄心壮志消散娇妻美妾、纸醉金迷中,实在令人叹息。若是他救国意志足够坚韧,历史的记载中,也许他会是一个有大局观的优秀思想家。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