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宰相刘罗锅,真配称“好官”?其实,他比贪官和珅更可恨

发布时间:2023-06-10 10:40:56 发布人:hao168

想必大家小时候,都看过宰相刘罗锅,他智斗和珅的故事。刘罗锅,本名刘墉,是清朝时期的名臣。他分别历经了乾隆、嘉庆两朝,虽被时人称为“浓墨宰相”,但其仅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却从未入值军机,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

想必大家小时候,都看过宰相刘罗锅,他智斗和珅的故事。刘罗锅,本名刘墉,是清朝时期的名臣。他分别历经了乾隆、嘉庆两朝,虽被时人称为“浓墨宰相”,但其仅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却从未入值军机,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宰相。

而刘墉的父亲才是一个真宰相,刘墉之所以能得朝廷重用并官至大学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父刘统勋的巨大影响。而对于影视剧中,他和和珅对抗的故事,不好意思,无论是纪晓岚还是刘墉,根本就没资格和“威福由己、权倾一世”的和珅对抗。

虽然在真实的历史上,和珅非常有才干,非常能做实事,能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和重用。但是不管和珅拥有何种才能,如何取得乾隆皇帝的特殊恩宠,他都理所应当被列入清朝的“贪官、奸臣”之列。

毕竟,和珅所贪污的巨款,在史书评价上,抹去了他几乎所有的功绩。毫无疑问,和珅是封建官吏的负面典型,可是在嘉庆四年奉旨办理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案”、被后世评价为“忠君、爱民、清廉”等诸多美名的“刘罗锅”就是封建官吏的正面代表吗?

乾隆二十六年,江苏省监生阎大镛因抗缴皇粮而被捕入狱,主管一省学子的刘墉负责审理此案。案件审理过程中,刘墉发现了阎大镛所著《俣俣集》中的反清诗稿便立即上报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一边下令“当引吕留良之例严办”,株连甚广;一边高度评价了刘墉的“忠心之举”。自此以后,刘墉果然迎来了仕途上的春天。

但是在刘墉仕途最鼎盛的时候,因其父刘统勋病逝,刘墉便开始了三年的服孝期。乾隆四十一年,刘墉再次受其父影响而被晋升为内阁学士,行政级别达到了省部级正职。可让刘墉没想到的是,乾隆皇帝并未打算让其于京中任职,仅在第二年并将其再次任命为江苏学政。也就是说,转了一大圈,耗时18年,刘墉又回到了当初让其迎来仕途春天的江苏。

乾隆四十六年,时任湖南巡抚的刘墉被调入京城,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都察院左都御史拥有纠察、弹劾上下官吏的绝对权力。也就是说,此时的刘墉,绝对有资格成为权势正盛、圣眷优渥之和珅的对手。

可自乾隆四十七年到和珅被扳倒的嘉庆四年,刘墉到底干了什么呢?

也就是说,大贪官和珅最为嚣张的时期,刘墉几乎全部是懒散、无为的状态。而刘墉的仕途上升之路,是踩着文人墨客的血上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