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德国顾问式百龄提出袭击法国海上运输线,为何没被接受

发布时间:2023-06-10 12:44:33 发布人:hao168

晚清时节清政府筹办海防时,由于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国内精通海防的人根本没有,因此只能聘用洋员作为教习、顾问。而英法等传统海军强国,更是成为了教习、顾问的主要来源。比如说左宗棠开办福州船政局的时候,就聘用

晚清时节清政府筹办海防时,由于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国内精通海防的人根本没有,因此只能聘用洋员作为教习、顾问。而英法等传统海军强国,更是成为了教习、顾问的主要来源。

比如说左宗棠开办福州船政局的时候,就聘用了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等作为顾问。李鸿章筹办北洋水师时,也是在英国聘请了皇家海军军官琅威理作为总教习。

应该说这些洋员到了中国以后,在中国的海防建设上还是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但是毕竟洋员们并非中国人,他们在中国工作期间,必然要考虑母国的利益和立场,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

像中法战争爆发时,包括琅威理在内的很多洋员就以中立国人士不能卷入战争为由离开。此时北洋水师刚刚起步,不仅军舰只有“超勇”、“扬威”两艘巡洋舰、六艘蚊子船和一些国产炮舰,舰上人员也大多还在训练、磨合之中。琅威理的离开,无疑给北洋水师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建造中的“超勇”级巡洋舰

好在中法交恶前,李鸿章曾经命驻德公使李凤苞在德国聘请海陆军的教习、顾问,以及协助北洋水师官兵驾驶“定远”、“镇远”回国的德国船员。中法战争爆发以后,部分德国人被李凤苞每年18000马克的高薪吸引,不顾德国中立声明,还是来到了中国。

尽管这时候的德国海军也只是个二流货色,海军远远无法和英法等传统海上强国相比,甚至也没多什么实战经验,但是随着大批洋员离开,首批抵达中国的11名德国退役军官还是很快被委以重任。

在这批德国顾问中,退役海军少校式百龄的军衔最高,而且他曾经参加过美国内战,算是比较难得的有实战经验的人。所以李鸿章就让他代替琅威理担任北洋水师总教习。为了避免引起外交争端,这批德籍顾问大多取了一个中国名字,以掩人耳目。像式百龄就改名万里城。

“超勇”级巡洋舰的10英寸主炮

式百龄上任不久,就接受了一个重要的任务。1884年9月底起,法国远东舰队开始封锁台湾海峡,并对台湾的基隆、淡水发起进攻。为了加强台湾的防务力量,左宗棠希望南北洋水师立刻抽调精锐,掩护商船向台湾运送援兵。

考虑到此时船政学堂毕业的学生毕业不久,如何当好舰长都在摸索阶段,李鸿章就让式百龄统帅“超勇”、“扬威”南下,配合南洋水师和法国远东舰队作战。

这个任命对于式百龄来说,颇有一些压力。他尽管有一些实战经验,但是毕竟没有统帅舰队作战过,现在要面对法国这样的海上强国,自然有些忐忑。而另一方面,北洋水师的实力也让式百龄不能放心。

“超勇”主炮侧面的特写

前面说过,中法战争时,北洋水师仅有两艘巡洋舰、六艘蚊子船和一些国产炮舰。蚊子船只能配合岸上炮台作战,不能出海,国产炮舰防护差,火力单薄,在海战中聊胜于无,式百龄能依靠的,只有“超勇”、“扬威”而已。

“超勇”、“扬威”是英国设计的新式撞击巡洋舰。这种巡洋舰装备有大口径重炮、尖锐的撞角,并有比较快的航速,理论上在实战中可以利用其高航速逼近地方铁甲舰,对其构成威胁。

但是“超勇”、“扬威”毕竟只有一千多吨,在装备了两门10英寸的巨炮以后,装甲一切从简,只有在水线下有一层不到10毫米的装甲甲板,对轮机舱和弹药舱提供一定的保护,生存力较差。

而法国远东舰队实力不弱,“超勇”和“扬威”想突破对方的火力,对其发起突袭难度极大。

“超勇”级的露天甲板和9磅舢板炮

因此式百龄接受任命以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利用“超勇”和“扬威”在航速上的优势,从台湾东侧绕过在台湾海峡的法国舰队,迂回进入南海,袭击法国人的海上封锁线,迫使法国舰队分兵,从而打破法国人对台湾的封锁,避免正面交锋。

从后来法国得知北洋水师的新式巡洋舰南下,担心它们会袭击海上运输线,将部分舰只派去护航看。式百龄的计划如果实行,那么有可能找到机会,给予远东舰队一定的打击,应该说这个计划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超勇”级的120毫米副炮

但是清政府原定目标是由南北洋水师合力,掩护运输船队运送步兵前往台湾,避免台湾被法军攻占。更何况此时法国人已经夺取了基隆和淡水,这个时候再去袭击法国人的运输线,似乎有些缓不济急。因此最后还是否决了式百龄的建议,命他带着“超勇”和“扬威”按照原定计划前往上海和南洋水师会师,然后相机南下。

式百龄的计划被否决以后,多少有些失望。不过抵达上海以后他还是努力为接下来的战斗做起了准备。首先,式百龄对南北洋水师的船只进行了查验,然后根据查验结果对各舰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包括加强防护和安装了机关炮。接着式百龄根据南洋水师缺乏训练的情况,将南北洋水师的船只混编,进行队形训练。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援台各舰的战斗力,应该说式百龄的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

在米切尔船厂的“扬威”

然而不久甲申政变发生,北方局势突变,为了防止日本扩大事端,原本就有意保存实力的李鸿章立刻奏报清廷,希望将“超勇”、“扬威”召回,前往日本威慑。

清廷同意了这个建议,但是希望式百龄等洋员继续留在上海,和南洋水师一起南下。式百龄原本就对此次行动信心不足,此时少了北洋水师两艘新式巡洋舰,南洋水师的训练水平又比较差,因此一再提出希望随“超勇”、“扬威”北返。

式百龄的坚持最终让清廷改变了主意,同意他和其他洋员都随舰北归。但是式百龄的“抗命”还是让清廷大为不满。因此中法战争以后,随着琅威理的回来,式百龄也就被解职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