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到底输在哪?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

发布时间:2023-06-10 12:45:00 发布人:hao168

北洋水师1888年正式成立,在1894年就全军覆没了,它的毁灭仅仅耗费了六年的时间。那甲午海战,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为何却打了败仗?很多人会把它的毁灭根源归因在日本的非正义入侵动机,认为如果不是日

北洋水师1888年正式成立,在1894年就全军覆没了,它的毁灭仅仅耗费了六年的时间。那甲午海战,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为何却打了败仗?很多人会把它的毁灭根源归因在日本的非正义入侵动机,认为如果不是日本的入侵,北洋水师就不会覆灭,洋务运动也不会破产,北洋军师的生命力将会延长。可是, 当时的现实是,欧洲列强早都把目光转移到中国这片沃土之上了,当时已经发生了两次鸦片战争,海战是避免不了的,不然清政府是不可能主动耗费巨资建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既然清政府自信满满地认为建一支海军舰队就能维护国家主权,为何结局是如此出乎意料的惨烈?

当时北洋水师的对手是日本,清政府根本没有把日本的入侵放在眼里。原因很简单,因为日本在古代一直就是中国的跟随者,中国像一个“大哥”对日本“照顾有加”,可“大哥”没想到,“小弟”已经在偷偷地蓄力,准备击倒自己的“大哥”。可北洋水师真的那么容易就被击倒了吗?

北洋水师实力位居亚洲第一

事实上,北洋水师的实力并不差,它是一支标准的近代化海军舰队,拥有十分完备的舰种,甚至高达18种,像是铁甲舰、装甲巡洋舰、穹甲巡洋舰、撞击巡洋舰、炮舰、鱼雷巡洋舰、和鱼雷艇是应有尽有。另外还有水底机船,螺桥船、50吨运煤船以及20吨水船。同时每个舰队的总指挥都是精英人才,有着国内海军专门训练和英国深造的学习背景,并且舰队内还有专业的外国人员指导。

那实力不差,为什么还是会输?这其实是“细节决定成败”

没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正好能说明了这个问题。当时清政府虽然已经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被迫打开国门,但按理说打开国门后,经济市场不限于国内,国家财政收入渠道多元化,客观上说清政府的钱袋早都撑满了,怎么会没钱呢?

以茶叶贸易举例,在我们的印象里,茶叶是中国的特产,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而晚清,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当时晚清的茶产业其实已经在国际贸易中丧失优势地位,背后的原因却很愚蠢,因为清政府只顾眼前利益,大幅度提高国内茶产业的税费和运费,这就加重了茶商销售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销往海外的成本。试想,有哪个消费者不想买性价比高的产品呢?说到性价比,同时期销售茶叶的印度和日本就做得很。这样一来,两国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就慢慢从劣势地位占据优势地位,在茶叶贸易中获利。

而印度茶产业的成功背后离不开英国种植、加工技术的支持,同时在宏观上,先进的销售理念和长远目光保证了茶叶种植这条路走得长久而稳健;日本的地形和气候与中国相近,同时又善于学习,虚心聘请中国的专业种植者,很快就达到盈利的目的,最终在茶叶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此时的清朝,因为自己的骄傲自大,逐渐被排挤出国际茶叶市场,再加上清政府腐败不堪,自然也就没更多的钱,供北洋水师的发展,一些军事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换代,自然比不过日本。

因此,如果一项工程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充足资金储备,而贸然去开发和维持,任它在风雨中飘摇,最终会在外界的最后一击中走向毁灭,北洋水师也不例外。

阵营对立

而北洋水师的内部集团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下,依旧没有扭成一股劲,反而明争暗斗,从而影响到战略决策和战斗效果。光绪皇帝一直都不太喜欢李鸿章,但李鸿章是北洋海军的“设计师”,这种不喜欢势必造成内部矛盾,那么光绪皇帝为什么不喜欢李鸿章呢?

光绪皇帝的老师是翁同龢,而翁同龢的长兄曾经因为职务失职,遭到李鸿章的弹劾,被流放到新疆,他的父亲翁心存听说后,气死了。所以说,翁同龢与李鸿章有着不共戴天之仇。除此之外,光绪帝对李鸿章心存芥蒂还因为他是慈禧太后阵营的大臣。

而这样的内部混乱环境,加上清军由于轻视对手,并未对这次突然的进攻做好准备,所以在面对日本的猛烈攻击中慌了阵脚,没有明确的作战策略;而对手日军,已经指定了目标明确的战略,即夺取制海权。

战备落后

此外,上面我们说过,清政府由于贪污等各方面的原因,没有钱来更像北洋水师的装备,这就导致,他们的战备远远落后与日本。

首先是速射炮一次性所发的炮弹数就远远不及日本所发的炮弹数,日军发一次的弹数相当于北洋水师的五六次弹数,由此可见,北洋水师的速射炮发射质量远不及日军;

其次清军战舰航速也不及日军,这就导致清军方面发起攻击的过程中,日军极有可能躲避清军的攻击,相反,当日军发起攻击时,清军就显得臃肿缓慢,很难躲开对方的攻击。

再次,清军的弹药储备也难与日军抗衡,这也能说明,清政府没有做好交战的准备,这也和前面所说的战略不当有关;同时当时清政府也没有充足和稳定的财政收入购够买充足的炮弹去供应此次海战,甚至在一些炮弹中装沙子。

最后,导致一些炮弹击中日军却而不爆炸,根本起不到攻击效果,在这个细节中,清政府对质量的把关并不严格。

留不住“老师”

此外,甲午战备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留不留不住专业军事人才。比如当时琅威理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英国海军教习官,对北洋水师的官兵要求极为严格,但当一些官兵的级别渐渐升高后,便不满他的管教,于是从之前的顺从到后来的冲突矛盾升级,琅威理还是离开了北洋水师。而没有专业人才帮忙训练,北洋水师内部就更加混乱不堪,不司训练,各自滥权,这样一些散兵散将,怎么比得过日本的专业队伍。不过,北洋水师的失败虽然是事实,可过去的失败是一次教训,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对手,都不应该轻敌,都要做好十足的准备。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