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00后女孩,把非遗地方戏唱进直播间

发布时间:2023-06-10 17:40:35 发布人:hao168

5月21日晚上8点半,23岁的李雅芝熟练地打开手机、按下直播键,向着屏幕娓娓唱道:“叫声三儿啊把车备,国公府来了我程夫人。”她的声音清脆明亮,转音自然流畅,这是汉调桄桄《程夫人闹朝》选段。观众不断涌入

521日晚上8点半,23岁的李雅芝熟练地打开手机、按下直播键,向着屏幕娓娓唱道:“叫声三儿啊把车备,国公府来了我程夫人。”她的声音清脆明亮,转音自然流畅,这是汉调桄桄《程夫人闹朝》选段。

观众不断涌入直播间,点赞、送礼物,评论区划过一条条留言:“唱到我心里去了。”“第一次听汉调桄桄。”汉调桄桄是是陕西汉中的一种地方戏,2006年其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李雅芝听老师说过,民国以前,汉调桄桄演出时不穿靴,常穿草鞋,所以也叫草鞋班子。“我们这种戏,服化道可以简单,唱工却十二分讲究,那是演员最大的底气和荣耀。”

2013年,刚小学毕业的李雅芝,考进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开办的传代培训班。为了练好基本功,演员们每天很早起来赶到练功房,脚踝被磨出血都不停。夏天最热的时候,李雅芝练功后解下腰间的宽布条,一拧全是汗水。

但李雅芝没有放弃。为了拉小和同学的差距,她经常早起晚退,训练结束还要给自己加时,直到练功房关门才走。凭着这股韧劲,李雅芝硬是从练功劈不下腿,到如今学艺登台满十年。

如今,有粉丝为了听她唱桄桄戏,专门开车到她惠民演出的地方蹲点、拍照,还有人守在直播间学习汉调桄桄的唱段和旦角技巧。但李雅芝不满足这些,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汉调桄桄能摆脱“濒危”的标签,“就像秦腔在陕西一样,农民干活都能吼两句。”

━━━━━

小女孩与戏曲结缘

10年之前的李雅芝,与直播间这个大方、自信地唱汉调桄桄的女孩,判若两人。

李雅芝说,她曾经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甚至有些社恐,见到陌生人不好意思搭话,有需要自我介绍的场合,总是紧张到脑子一片空白,说话也支支吾吾的。

和诞生在汉中的汉调桄桄一样,李雅芝生于斯,长于斯。2000年出生的她,童年记忆里,逢年过节,当地的文化广场都会有汉调桄桄的表演。

李雅芝隔着人群看到台上的演员,他们的头饰和服装艳丽美观,这是她学习汉调桄桄前对这一戏种的简单印象。

据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主任赵红介绍,汉调桄桄是活跃在陕西汉中城乡的一种地方剧种,属梆子腔,音乐包括唱腔、伴奏两部分。它产生于宋代,兴盛于清代,是中国传统剧种之一。

汉调桄桄既保留了秦腔高亢激越的特点,又吸取了陕南地方音乐悠扬委婉之长,有独特的汉调艺术魅力。

赵红说1951年春,汉调桄桄老艺人杨桂芳将各个班社汉调桄桄艺人组织在一起成立了南郑县新民剧社,之后多次改名。2019年12月,更名为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

2013年,经南郑县委、县政府研究,招收60名新学员补充演职人员。经过3年培养,60名学员留到剧团工作。

李雅芝的父母得知了这个消息,而那一年,李雅芝刚小学毕业。爸爸告诉李雅芝,先找个声乐老师学习一下,如果能选上就去学,还能有份稳定工作。即使选不上,就当培养一个兴趣爱好了。李雅芝同意了。

━━━━━

破茧的蝴蝶

起初,李雅芝对自己并没有太多信心。

那时的她,正处于变声期,“嗓子特别哑。”当她跟同学说要去考剧团时,同学们还笑话她,“你嗓子这么哑,还要去唱戏?”

第一次见到声乐老师,李雅芝刚试唱了一句,老师就发现了问题,“你嗓子怎么这么哑?我怕教不出来。”

跟着老师认真学习一段时间,李雅芝度过变声期,嗓子“出来了”。最终顺利通过考核,成为60人中的一员。60个人中,42个女生,18个男生,基本都是2000年左右出生的青少年。

60个少男少女从此进入封闭式训练,半天文化课,半天专业课。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李雅芝埋头苦练的十年才刚刚开始。

学戏剧,首先要先练基本功。李雅芝和同事们每天5点半起床,6点之前赶到练功厅后,开始围着练功厅跑圆场。

这项基本功很枯燥乏味,但是很重要,戏剧人物在台上的调动走位全靠它。跑圆场需要脚后跟先着地,脚勾着,重量再过渡到脚尖。两只脚紧贴着,碎步向前。“一个好的圆场就是步子碎,上身还很稳,不会跑起来晃晃悠悠的。”

没过两天,跑在李雅芝身后的同学发现她的鞋已经被血染红了。而她当时脚已经发麻,没有任何感觉,休息的时候才觉得疼。但是她没有停,贴着创可贴继续跑。“走路的时候一不小心一脚踢在伤疤上,超级疼。”直到现在她的两个脚踝还留着深色的长条型疤痕。

李雅芝听老师说,练功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天最热的时候,李雅芝和同学们在练基本功。腰间会系一个宽布条,用来收紧核心,每次练完宽布条好像被水泡过,一拧全是水。练完之后去食堂,饭都吃不下去,“使劲喝绿豆汤,真的又热又累。”

汉调桄桄还有一个技巧叫跷功,演员穿着只有前半脚掌着力的鞋,完全靠小腿的力量支撑起整个身体,完成跑跳翻打的动作。

第一次穿跷子,李雅芝只能站两三分钟,“疼得不得了。”老师说,“什么时候把脚磨得起泡、磨出茧子,你们的功就出来了。”李雅芝每天早中晚坚持把步子跑稳跑碎,脚趾关节上磨得全是血泡水泡,破了继续磨,最后变成厚厚的老茧。“大脚趾有一段时间练得都没知觉了。”

为了缓解疼痛、消炎,李雅芝每晚把盐倒在热水泡脚。跑了一个半月,李雅芝才掌握了跷功。

李雅芝没学过舞蹈,身体僵硬,相较于其他练过舞蹈的同学,起步就异常艰难。光压腿,李雅芝就压了三个月。李雅芝回忆说,前脚搭在凳子上,竖叉摆开,后腿放在地上,中间悬空。手不能扶地,“太痛苦了,每天一边哭一边压。”

看到天赋好、能力强的同学进步快,李雅芝内心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每次她都多练半小时到一小时,拉小差距。

刚开始学唱腔时,老师唱一句,学生们跟着唱一句。听老师唱时,李雅芝觉得自己学会了,但到自己唱,发现不对了,“我一张嘴,转音太多,真的拐不过去。”

用了一个半月,李雅芝才学会第一出戏的一个唱段。但老师告诉她,这已经是比较简单的唱段了,“我听了之后特别崩溃,心想,我肯定学不会。”

辛苦和失落感打击着李雅芝的信心,封闭式的生活也让李雅芝不适应。

前三个月不能回家让李雅芝特别不习惯,每天晚上想家想到哭,受到的挫折也无法与父母诉说。3个月后,爸妈再看到她时,李雅芝已经从从108斤掉到90多斤,身形清瘦而干练。

李雅芝看过不少讲述青春校园爱情的电视剧,在她的想象里,青春就应该是扎个高马尾、穿着校服在操场上肆意地奔跑,女同学聚在一起聊聊暗恋的男同学,课余时间可以和同学去喝奶茶吃零食。她很羡慕那些拥有校园青春的同龄人,“我们的青春只有练功、练功、练功。”

最难的时候,李雅芝也闪过一丝放弃的念头,但她很快打消了顾虑。“学了这么久,别人都没走,就我走。我不甘心,不应该止步于此。”

后面再遇到困难,李雅芝抱怨、哭完之后,抹抹眼泪又继续练功。她也越来越坚强,更加成熟了。李雅芝明白了一个道理,演艺人员不止是台上的光鲜,台下付出了常人想不到的努力和汗水。

2016年,学艺三年,李雅芝终于迎来自己主演的折子戏,她饰演《盗仙草》里的白素贞。

现在回想依然记忆犹新,第一次上台的紧张感,当聚光灯打在身上,她的内心感受到震撼。“我感觉我就是白素贞。”表演一结束,观众席传来了阵阵掌声,“感受到了观众对我认可,三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又激动又想哭的心情。”

苦练多年,李雅芝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汉调桄桄让她获得了信心和尊重。“平时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员,但上台唱戏的时候我最自信。”

━━━━━

“汉调桄桄不能失传在我们手上”

成为中心正式演员后,李雅芝每周跟着剧团到汉中市各个县、镇、村进行惠民演出。

李雅芝发现,京剧、秦腔、河北梆子、黄梅戏等都是非常火的主流剧种,全国各地都有票友。而汉调桄桄是个小众剧种,全国只有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的演员会唱。

汉调桄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许新萍曾对李雅芝描述过汉调桄桄的鼎盛时期。

许新萍年轻时,剧团在汉中表演《三滴血》,整个剧场坐得满满当当,连演了几个月,依然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许新萍以前经常去西安演出,刚刚演唱完一出戏,台下的观众不让她走,让她继续唱。观众们评价她,“嗓子又脆又亮,好听得很。”

听过汉调桄桄曾经的辉煌,再看看现在的状况,李雅芝有些落寞,“我们青年演员责任重大,急需要把功夫再提高,努力排好戏,争取恢复到以前的盛况。”

还不能独立登台前,李雅芝在舞台上给老演员们跑龙套。从前辈身上,李雅芝学到了“戏比天大”的态度。

李雅芝说,有的演员台下时会说有点不舒服,但一到了台上就精气神十足,根本看不出来身体有恙。他们对戏曲极其认真,台上的一招一式都很到位,不会因为观众的多少而有所改变。

目前,汉调桄桄在世的老一辈演员都在80岁左右,但需要他们亲自上台演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许新萍、陶和清等,都会扮上妆在台上表演,“看到的那一刻我真的很想流泪。”

在李雅芝眼里,许新萍、陶和清老师从十二三岁开始,就全身心地扑在汉调桄桄艺术上,直到80多岁,还在发光发热。即使他们不能上台演戏,还给年轻演员排戏、编戏、作曲。“看见他们这么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如果汉调桄桄失传在我们手上,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愧疚的事。”

━━━━━

把家乡戏唱进直播间

2022年10月,疫情依然在汉中市反复出现,之前一周至少三天的惠民演出,只能根据疫情随时调整。

没有演出时,李雅芝常看抖音,有一天她看到另一种国家级非遗剧种——吕剧的演员在直播唱戏,而且观看人数达上千,她突然想到,把汉调桄桄唱进直播间,让天南海北的网友看到这一小众剧种,“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方式吗?”她把这一想法告诉赵红主任,赵主任很是支持。

前三个月,李雅芝几乎每晚都直播。但她发现,第二天总是没精神,话都说出不来。此后,她调整了时间,只在每个周末的两个晚上8点半直播,时间大概一个半小时左右。周中有惠民演出时,她就把直播手机直接架在舞台前边,让观众线上看演出。

一开始,李雅芝担心汉调桄桄没人听得懂,没人看,李雅芝让同事们都来捧场。

起初在线人数少,李雅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挫败感”。但李雅芝并没有就此认输,调整心态的同时,她认为是自己做得还不够。

为了吸引观众,李雅芝从最简单而且引人注目的表演入手。先演唱经典唱段,表演戏剧身段,以及枪花、剑花等技巧,科普汉调桄桄的知识,并告诉观众怎样听懂和看懂桄桄戏。

每次表演结束,李雅芝都让观众多提意见。她觉得,青年演员年轻体力好,做动作、打戏更有劲,但缺点就是经验不足。“我们的唱腔、韵调不够优美婉转,观众多提意见,我们也能不断进步。”

李雅芝还上传了大量短视频,大部分都是关于汉调桄桄的。前一个镜头里,她穿着便装,耍一个枪花,下一个镜头,摇身一变,成为身穿戏服的“戏中人”,搭配上流行音乐,古典和现代融合在了一起。

让李雅芝没想到的是,每场直播完,新增的粉丝都是99+。评论里有观众很惊讶,“第一次听到汉调桄桄,没想到这么好听。”还有很多人私信她,说以前也爱看桄桄戏,看到直播才发现汉调桄桄还在。还有很多粉丝私信说,想听更多唱段。

李雅芝直播间的直播背景里,画着竹子的古朴吊灯和花朵装饰画,都是李雅芝在粉丝的建议下买来装饰的。最近新添的设备,则是一台投影仪。

直播时,李雅芝总会收到观众的打赏,观众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汉调桄桄的喜爱和对李雅芝的支持。一开始,她很不好意思收大家的钱,观众却纷纷让她放宽心,说就当他们花钱买桄桄的门票,支持濒危剧种。还有粉丝对她说,这是努力传承传统戏曲的从业者应得的。

怎样才能回馈观众们的信赖,让他们直播听戏的体验更好?李雅芝注意到,常有观众评论“唱得很好听,但是听不懂台词”。她意识到,有很多观众不是汉中本地人,而汉调桄桄是用汉中方言唱的,外地观众无法理解唱段的涵义。

李雅芝用观众的打赏买了台投影仪,把字幕投影到背后的墙上。直播时,她把唱词用普通话念一遍,再用方言念一遍,然后再唱出来,让观众能更好地明白唱词的意思。

有观众想听汉调桄桄的经典剧目《三滴血》,但这类老剧目只有老一辈艺人才会唱。李雅芝说,汉调桄桄属于口传心授型,老师口口相传传给学生,没有记谱,没有视频,这导致很多剧目随着老艺人的去世也随之消失,无人继承。

为了满足观众的愿望,李雅芝来到了许新萍老师家里,让已经80多岁的许新萍老师在直播间里唱了一段。在李雅芝看来,许新萍老师声韵清脆宽厚,念白清晰圆润。唱腔优美,韵调婉转,“我自己都听得如痴如醉。”

许新萍也非常支持李雅芝通过直播这种新方式推广汉调桄桄,并鼓励她坚持下去,“许老师也看我的直播,发现问题以后,让我去找她指点。”

━━━━━

最大的愿望

直播后,李雅芝经常看到网友评论说,“汉中还有这个剧种,我都没有听说过。”李雅芝回复他们,“正是因为好多人没听过,所以我才直播。”

李雅芝希望通过直播,让更多天南海北的观众认识和喜爱汉调桄桄。在她看来,汉调桄桄有一种陕南独有的委婉动听、韵味悠长的特点。

她的直播间评论区互动频繁,铁粉会问很多专业的问题,比如,今天武旦的头饰为什么没有凤牌,穿的衣服叫什么名字,演什么行当时穿。

每次直播铁粉常来听,学到了很多汉调桄桄的知识。下乡演出直播时,李雅芝顾不上回答新粉丝的问题,铁粉自发在评论区里帮助回答,“这些粉丝关注我之后,都不用担心掉粉。”

赵红介绍,2021年,为了加强戏曲进校园演出及传习活动,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在汉中市8所幼儿园、小学、初中建立了“汉调桄桄传习基地”,成立了“汉调桄桄社团”。

每次去给孩子们上社团课,遇到的孩子们都会跟李雅芝说,“老师,我在抖音上刷到过你,我还关注了你。”

更让李雅芝惊讶的是,孩子们对汉调桄桄的兴趣浓厚。“每一次进校园演出,孩子们都热情地把我们围住。由此可以看出来,孩子们并不是不喜欢戏曲,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接触。”每个社团招二三十个人,报名的孩子却超过了200人。

孩子们的热情,更给了李雅芝传承汉调桄桄的信心。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汉调桄桄以后能摆脱“濒危”戏曲这个标签,让汉调桄桄演员和会唱汉调桄桄的人多起来。“不一定会演整本戏,就像秦腔在陕西、在关中一样,农民干活都能吼两句。我希望汉调桄桄也能发展成这样,让更多人知道和喜爱汉调桄桄。”

不仅汉调桄桄,秦腔、老腔、眉户、线戏等陕西戏曲非遗,现在每天在抖音上演出,还获得了打赏收入。《陕西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陕西地区非遗直播超24万场,共6.5亿人次观看;1.9万名陕西非遗主播在抖音开播,带来超264万小时技艺演出。64%的陕西非遗主播获打赏支持,获得的金额与获赞数同比增长100%和215%。

直播时,李雅芝经常看到有人评论,“00后能传承非遗,真的很了不起。”而在传承汉调桄桄的使命中,李雅芝有了更多的体会,“传承国家非遗本来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人一辈子都想活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而我干的事业就很有意义。”

文/乔迟 编辑 袁国礼

值班编辑 李加减

凉皮配黄瓜丝被罚款,冷食究竟怎么管?

一新生儿被遗留在医院门诊大厅?当地通报

“30万一位,梅西会来敬酒”?@平安北京说……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