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与英国交战不幸战败。至此中国开始进入了被列强肆意蹂躏的时代,中华民族开始一段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在大部分人眼中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朝对外作战几乎是屡战屡败,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接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与英国交战不幸战败。至此中国开始进入了被列强肆意蹂躏的时代,中华民族开始一段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在大部分人眼中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朝对外作战几乎是屡战屡败,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接连丧师失地国土沦陷主权丢失,让人痛心不已。不过清朝虽然老打败仗,但也不是一点胜利都没有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清朝对外作战中难得的胜仗。
台湾抗英斗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9月30日英军双桅炮舰“纳尔不达号”向鸡笼(基隆)轰击,被参将邱镇功开炮击伤,触礁沉没,毙英军三十二人,生俘一百三十三人,缴获武器及地图。10月19日英军三桅兵舰一艘攻三沙湾,登陆后被守军击退。1842年3月11日英军三桅兵舰三艘驶入大安港,其中“阿恩号”被守军引诱至大安溪多礁石处搁浅,毙敌数十人,俘获四十九人(其中包括广东汉奸五人),掳获11门大炮等战利品。5月,姚莹奉道光帝旨,除了“阿恩号”船长颠林与另外八名英国高级军官外留予问供外,其余活存的139名俘虏皆悉予处死(约30余名英军人于狱中因病去世)。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9年6月,英法两国因为对既得利益不满足要求派公使前往北京换约,但前来换约的英、法公使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的路线前往北京,而是在舰队保护下直闯禁止外国船只进入的大沽口,并拆毁中国军队布设的障碍,中国守军奋起还击,第二次大沽保卫战由此爆发。
大沽炮台曾在第一次大沽保卫战中失守,《天津条约》订立后,英法军队从天津撤走。受命筹备防务的僧格林沁立即整顿军队,添设大沽海口水师,并在第一次大沽之战被毁的炮台、营盘的废墟上新建防御设施。南北两岸各建炮台3座,共安火炮60门,其中12000斤大钢炮2门,万斤大钢炮9门,5000斤钢炮2门,西洋铁炮23门。所有炮台周围均坚筑堤墙,堤墙之外开挖壕沟,竖立木桩。又在海口设置三道拦河铁链,配置铁戗,安设木栅,连成巨筏,并加强了伪装。为加强翼侧的防御,在北塘地区整修了炮台,火炮增至24门,对北塘以北的营城亦设兵防守。在天津以东30余里的双港附近新建炮台13座,安设1200斤以下大小钢铁炮各81门,大大加强了纵深防御。
1859年6月17日,英、法联军舰队在侵华英军海军司令贺布少将率领下到达大沽口外后,立即进行武装挑衅活动。贺布派康墨雷尔舰长和翻译孟甘越过拦江沙,向清军投递信件,要求三日内开放一个入口,以便公使溯河去天津。18日下午,英舰8艘,乘风潮之势直入白河内。乘夜暗,曳倒拦江铁戗4架。
6月25日黎明,英、法侵略军向大沽发起攻击。贺布亲率联军舰艇12艘(英国浅水蒸汽炮舰11艘,法国浅水蒸汽炮舰1艘),从拦江沙向海口开进。计划是:炮舰冲过横江铁链,在炮台的上手占据有利阵位,以便两面夹攻,然后在炮舰火力掩护下,海军陆战队从正面登陆,迅速夺取炮台。
到下午2时,联军舰队在完成开进任务后,贺布便以舰艇数艘排除水中障碍物,开辟通路。其余军舰排列在旁,进行挑衅。在此过程中,守卫大沽炮台的中国官兵全部进行了隐蔽和伪装,炮台上偃旗息鼓,一位参战的英国士兵曾这样回忆到:“所有炮台象怪物似地沉睡在沙岸上,听不到它们的一点声音,也看不到什么旗帜”。直隶总督恒福再次派遣官员拿照会劝说使节由北塘登陆换约。英、法侵略军拒绝接受照会。
下午3时左右,海口第一道障碍物被拆毁,贺布立即令舰队向封锁海口的铁链逼进,并炮击两岸炮台。“然而一下子,就象变魔术似的,所有本来掩护着炮台大炮的草席都卷了起来,顷刻之间全部大炮一齐开火”,守卫炮台的清军将士开始猛烈射击,利用敌舰受阻于水中障碍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扬火力,不久多艘联军军舰被击伤,贺布本人也负了伤。到下午4时,包括旗舰在内的4艘联军军舰被击沉,其余参战的军舰也全部被击伤。联军见势不妙,遂竖起白旗诈降,一旁的美国舰队司令达底那海军准将也急忙率舰队支援英法联军,经调整部署后,继续向炮台攻击。
下午5时,身负重伤的贺布下达登陆命令。英、法海军陆战队千余人,在英军勒蒙上校指挥下,分乘帆船、舢板20余只,利用舰炮火力作掩护,向海口南岸强行登陆,企图首先夺取南岸3座炮台。侵略军登陆后,一方面遭到炮台炮火杀伤,另一方面道路泥泞很难前进,同时遭到守军和由新河前来增援的满蒙骑兵的阻击,被迫后撤。是夜,英、法联军又继续进攻,清军在火弹照明下,英勇抗击,又给敌以重大杀伤。激战一昼夜,联军遭到彻底失败,残部一直溃逃到杭州湾。
此次战役,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共击沉敌舰4艘、重创6艘(完全失去战斗力)、俘虏2艘,毙伤英军426人、法军14人,俘虏英、美士兵各1人,英侵华舰队司令贺布受重伤。清军阵亡38人,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在战斗中壮烈殉国。
左宗棠收复新疆
19世纪中叶,英俄两国加紧对中亚地区的殖民争夺,并觊觎中国领土新疆。1865年(清同治四年),在英国支持下,中亚浩罕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军事首领阿古柏率兵侵入中国新疆南部,后自立为“汗”,建立“哲德莎尔”伪政权,继而侵占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实行殖民统治。是时,清政府正全力镇压内地人民起义,无暇西顾。1871年,沙皇俄国乘机出兵占领新疆伊犁地区,使新疆陷入被英俄两国肢解侵吞的险境。在陕甘总督左宗棠等人的积极推动下,清政府决心派军队收复新疆,于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根据新疆的地理特点和敌我态势,左宗棠制定出收复新疆的战略方针——“先北后南”、“缓进急战”。鉴于新疆远离内地,人烟稀少,产粮不多,左宗棠特别重视西征大军的后勤保障,亲自部署粮饷的筹集、采办和转运,以确保西征计划的顺利实施。西征军主要由道员刘锦棠部、乌鲁木齐都统金顺部和广东陆路提督张曜部组成,总兵力六七万人,由刘锦棠总理行营营务。1876年4月上旬,左宗棠由兰州移驻肃州(今甘肃酒泉)。时西征军先锋已进抵新疆哈密、巴里坤和古城(今奇台)一带。8月中旬,刘锦棠和金顺率所部攻克古牧地(今米泉),歼其5000余人,并乘胜收复乌鲁木齐。11月上旬,清军攻克玛纳斯南城,平定了整个北疆地区。时临冬季,大雪封山,清军就地休整筹粮,以待再战。1877年4月,左宗棠指挥清军分三路进军南疆:刘锦棠部由乌鲁木齐南攻达坂;张曜部由哈密西进;记名提督徐占彪部由巴里坤进至盐池,与张曜部会师后合攻辟展(今鄯善)和吐鲁番。至月底,清军先后攻克达坂、托克逊、吐鲁番等地,扼住南疆门户,为夺取战争全胜创造了有利条件。阿古柏绝望自杀,其子海古拉率残部西遁,并企图在英俄两国庇护下作最后的负隅顽抗。左宗棠揭穿英国的“调停”阴谋,决心继续西征。10月,西征军刘锦棠部征战1000余公里,以破竹之势收复南疆东四城喀喇沙尔(今焉耆)、库车、阿克苏和乌什。南疆西四城叶尔羌(今莎车)、英吉沙尔(今英吉沙)、和阗(今和田)和喀什噶尔(今喀什)之敌分崩离析,有的主动投奔清军。12月中旬至1878年1月初,清军又相继收复南疆西四城。整个新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外,全部回归祖国的怀抱。
镇南关大捷
越南政府抵抗法军侵略失败后,中法之间的陆上战争仍在中越边境和越南境内激烈进行。1885年2月,法军进攻谅山,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十天以后,法军侵占镇南关(今友谊关),因兵力不足、补给困难,焚关而去,退至文渊(今越南同登)、谅山,伺机再犯。时老将冯子材受命帮办广西关外军务,驰赴镇南关整顿部队,部署战守。得悉法军将犯镇南关,在隘口抢筑了一条横跨东西两岭高七尺、长三里、底宽一丈的长墙,墙外深掘堑壕,筑成了较完整的防御阵地。3月23日,盘踞谅山的法军倾巢出动,扑向镇南关,24日越墙进犯,冯子材率士卒冲出墙外,激励将士猛烈搏斗,终将法军击退,遏阻了法军对中国边境的窥伺。清军乘胜追击,连破文渊、谅山,将法军逐至郎甲以南,重伤东部法军统帅尼格里。法军陷入困境。镇南关大捷使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转败为胜。法军战败的消息传至巴黎后,法国议会以306对149票否决军费追加案,总理儒尔·费里旋引咎辞职。但是法国立刻又向越南法军支付五千万法郎,国内舆论一片要向清国宣战之声。
基隆保卫战
1884年8月4日,法舰直逼基隆,法军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和副司令利士比派一副官上岸,要求守军“于明日上午八时以前将炮台交出”,守军置之不理。5日,法舰在利比士的指挥下齐向基隆炮台猛烈开火,摧毁了清军数处炮垒及营房,守军于死伤十余人后向内地撤退。法军登陆,占领基隆港,将港内各种设施和炮台进行破坏。6日下午,法军陆战队向基隆市街搜索前进,并攻击附近高地。守军在刘铭传亲自统率下奋勇从各个方向进行反击,逐渐缩小包围圈。经过几小时的激战,法军伤亡100余人,狼狈逃回军舰,侵占基隆的计划破产了。
孤拔再犯基隆。守军奋勇抵抗约两小时,伤亡百余人,最后被迫后撤。法军乘势登陆进攻,基隆港湾及周围阵地尽失,基隆市区告危。这时,法军在利士比的指挥下正进攻沪尾。刘铭传在得到大批法军猛攻沪尾,沪尾不断告急要求增援的消息后,考虑到台北府城是统帅部所在地,军资饷械集中于此,不可稍有疏虞。为保台北,沪尾重于基隆,于是决定撤离基隆,移师沪尾。法军占领基隆后,于8日又对沪尾发起进攻。利士比以战舰七艘轰击沪尾市街和各处据点,然后登陆,分几路前进。法军不惯于陆战,一进丛林,便失去了统一指挥,只得各自为战。这时,预先埋伏在各处的清军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奋起截杀,锐不可当。在短兵相战中,守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开近战,而法军却溃不成军,伤亡累累。到最后,法军弹药已罄,全线崩溃,只得奔向海滩,逃回舰上。在这场战斗中,法方自认死27名,伤49名;刘铭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我军阵亡哨官三员,死伤兵勇百余人,法军被斩首二十五级,枪杀三百余人。此外又俘获法兵十四名,枭首示众。”通过这次战役,法国人不得不承认:“淡水的败战突然发生,它一方面使我们看出中国兵力的强大,一方面使我们明白局势的危险。这次败战是难以补救的。”自此以后,法国舰队只能轮流在淡水河口对这个海港实施封锁,再没有能力发动进攻了。
娘子关之战
1900年10月,德法联军进入山西境内,仅仅数天就打到了军事重地娘子关。守卫娘子关的清军是由京城撤退下来的禁卫军、忠毅军及武卫军各部,总数大约有8700人。至10月底,法国军队先后对娘子关发动了13次进攻,全部被清军击退。法军伤亡惨重,阵亡士兵人数高达1258人。10月28日,无力再战的法军不得不从娘子关撤退到北京。从1900年11月到1901年3月,德军以人海强攻的方式对娘子关天险先后发动了33次进攻,在付出了阵亡1400人,伤2580人的代价后,这些日尔曼武士不得不也像法军一样撤退回北京。
镇海大捷
1883年6月20日,法使脱利古在与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会谈中,对清政府进行战争恫吓,在整个中法战争中,只有镇海战役是完全依靠本省的财力和兵力,坚持了长达103天的战斗,抗击住装备优良的法国远东舰队的进攻和封锁,并取得了外交和军事上的完全胜利的。镇海大捷是中国近代史上惟一的一次近海保卫战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廊坊大捷
廊坊大捷发生于1900年。1900年6月18日,英国海军提督西摩尔率领的2000多名侵略军从天津向北京进攻的八国联军,由于在廊坊遭义和团阻击,从廊坊败回。中途又遭义和团和清军董福祥部袭击,联军1000多人被包围,激战两个多小时,联军死7人,伤57人。到26日,才在援军配合下,狼狈逃回天津,共伤亡300多人。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是什么,坚定不移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大...
免征增值税,北京石景山税收最新消息,2023年小规模纳税人免征或减征增值税,季度营业额...
女生同情老人买5西瓜切开发现全坏。女孩同情老人买了5个西瓜,发现都切坏了,下面小编为...
暖暖www免费观看高清完整!今日为大家带来的暖暖www免费观看高清完整多种的影视带给你多...
小编提供的天地劫幽城再临最新角色强度排行内容很多玩家都不是特别的清楚,玩过的人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