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工业革命之后,英国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倾销地,而中国刚好符合这样的条件。为了打开中国庞大的市场,英国政府以“虎门销烟”为借口,于1840年6月,派出舰船,封锁广东珠江口,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
在完成工业革命之后,英国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倾销地,而中国刚好符合这样的条件。为了打开中国庞大的市场,英国政府以“虎门销烟”为借口,于1840年6月,派出舰船,封锁广东珠江口,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战争以清政府的溃败而告终。
在《南京条约》签订后,不足15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侵华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类似,清政府溃败,与英法联军签订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短短20年不到,两次爆发鸦片战争,为什么这两场战争都被称为鸦片战争?为什么西方列强会如此急迫打开中国市场?为什么坐拥广大土地与百姓的清政府败得如此彻底?若政府指挥得当,有可能获得胜利吗?让我们来一起探究其中的答案。
一、利欲熏心的西方
鸦片是一种罂粟科植物草木,原产欧洲。早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就传到了中国,在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就曾使用大麻和鸦片来作为麻醉剂。鸦片进入中国后的近2000年时间里,鸦片一直被作为药材使用,没有产生危害,反而一直在发挥作用。可见,鸦片并非险恶之物,险恶的是人心。
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政府,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什么都不缺,没必要买英国的东西。且中国百姓对英国生产的羊毛、呢绒等工业制品也没有什么兴趣。而英国却对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爱不释手。这让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逆差,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英国对此是完全不能接受。与清政府做不成生意,百姓又不买账,利欲熏心的英国想到了会让人吸食上瘾的鸦片。雍正年间,清廷已明令禁烟,但清廷官吏从鸦片贸易中收到了太多的好处,便默许鸦片走私。一时之贪念,让中国在鸦片的侵蚀下,快速沉沦。
第一次鸦片战争,通过《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西方开始尝到甜头。而英国仅仅付出了523人伤亡的代价,便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使得西方列强对中国觊觎之心更甚。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政府内患严重,政府军队已难以应付此时的局面,被迫同意地方政府组建军队,国内形势一片混乱。
一直盯着中国变化的西方列强,认为这是加大夺取利益的大好时机。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俄罗斯战败,企图通过侵略中国来弥补损失。而英法两国获胜后,有更多的兵力派向中国。1854年、1856年,清政府两次拒绝西方列强修改条约的要求,终让其下定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1856年,英国借口捕捉亚罗号上的海盗、法国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被杀,出兵入侵中国。12月29日,广州失守。1858年5月,英法联军炮轰大沽口炮台,侵入天津城郊,并叫嚣着进攻北京。6月13日,慌了神的清政府求和,耻辱地与俄、英、法、美签下《天津条约》。1859年6月,英法联军不满足《天津条约》的既得利益,武力威胁清政府换约却战败。
1860年2月,英法增兵,扩大侵华战争,随后,舟山、大连湾、烟台等地失守。8月大沽、天津失陷。10月,北京失陷,圆明园被焚毁,整个城市被烧杀抢掠近50天。10月24日、25日,《北京条约》签订。而还要说的是,1858年5月,俄国乘着英法联军攻破大沽口之机,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强占中国东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西方列强至此之后,势力扩大至沿海各省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昏庸无能的清政府
按道理来说,知耻而后勇,是一个国家政权应有的素质。可惜,清政府完全没有,在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后,那些上位者们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面对赔款,大清不差钱,直接给了。面对割地,大清天高地阔,小小渔村,不值一提。大清依然是那个强大的大清,西方列强不过就是宵小之徒,蝇头小利即可满足。
但事与愿违,宵小之徒已经变为吃人的巨兽,妄图吞下的是整个中国。一边是实力强大的西方国家想方设法的侵略中国,一边是落后弱小的清政府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查查历史就会发现,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道光皇帝跑去了太庙,面对列祖列宗哭了半天,说自己无颜面对祖先。
痛哭流涕之后,清政府什么措施都没有颁布,在见识到洋鬼子的船坚炮利之后,也只是涨了见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更是让清政府觉得,洋人只不过想要钱,而太平天国那些人,想要的是命。既然这样,镇压太平天国则是头等大事,洋鬼子来抢劫只不过是小事。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火还未打响,似乎就有了结果。
装备差得远,但毕竟拥有天时地利啊,认真应对未尝不可获胜。在战略上蔑视,在战术上重视,利用地形好好防守,依托源源不断的战争后勤支援,清军打不过也应该耗得过联军吧。只可惜,面对西方列强的狼心野心,清政府并不重视也不在乎,只是忙于镇压太平天国,于是乎一败再败。
那准备得当的清军能打过联军吗?答案是可以的。第二次大沽口战役,清政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大臣僧格林沁亲自负责防御,英法联军临时组队加长途跋涉,再加上初期连战连捷后骄傲轻敌,清军在大沽口打退了联军。事实证明,强大的西方列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只可惜,这次胜利只是清政府的“灵光乍现”。之后的战役中,清军依然像20年前一样,用骑兵和步兵,冲击对方装备着优良枪炮的部队。没有充分利用地形,也没有作相应战术的调整,勇猛的士兵们,被迫成为一个个移动的标靶,任英法联军肆意的射击。1860年9月18日,通州陷落。
21日,八里桥战役刚刚打响,统帅僧格林沁等率先逃跑。22日,咸丰皇帝逃往热河避暑山庄,还美其名曰“北狩”。10月13日,北京沦陷,没有皇帝的北京城惨遭荼毒。要知道,当年清军入关,打败的可是拥有火器的明军。那时的清政府,拥有的不过是东北苦寒之地,而200年后,清政府拥有的可是一个地大物博的中国。就算装备落后又何至于此呢?
一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皇太极时代,当时清廷治下的满蒙骑兵可以使用120斤的强弓。而到了咸丰年间,满蒙骑兵已经以耕地为主,根本不是正规军队,极度缺乏训练,多数人只能使用拉力不到30斤的弱弓,无射程、无穿透力、无射速。
但就是这样,清政府很多将领依然对装备差距与军队战力认识不足,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完全不知枪炮威力,送3万骑兵进入对方火力网,无辜损失过半军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也总算是稍稍清醒了一点,但已积重难返,灭亡只剩下时间问题。
三、血战到底的中国人民
清政府为了继续自己昏庸的统治,不断地对西方列强进行妥协。而坚持不懈抗争的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百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根据条约内容,陆续开放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而同样需要开放的广州,却迟迟没有执行。原因很简单,两广总督耆英害怕了,无数口号旗帜中的声声叫骂,还有总督衙门上的一把火,让耆英不得不改变开放广州通商的命令。让广州问题直至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也悬而未决。
英法联军炮轰广州失守后,当地百姓一直在进行着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佛山这一中国武术之乡,成立团练局抗击外敌。港澳等地爱国志士也组织罢工,以示抗议。但是,在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清政府已经成为西方势力的附庸与工具,一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如那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在清政府得到西方援助后,彻底被镇压。
四、结语
历时四年多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让西方列强心满意足,他们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也进一步控制了清政府,大把大把的黄金白银流入了他们的口袋。清政府也觉得不错,他们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些太平天国的叛乱者也得到镇压,他们依然可以锦衣玉食,享受贵族生活。
而承受这一切的,是付出了血与泪的中国百姓,和遭受了摧残的中华文明。妥协与退让,换来的一次次变本加厉的欺辱,让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应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食物语鬼城麻辣鸡技能是什么?食物语这是一款以中华传统美食为游戏背景的日式回合制角色...
新冠病毒在物体表面可以存活多久,针对这个问题,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在室温下,新型冠...
《玛莉的炼金工房 Remake ~萨尔布鲁克的炼金术士~》是一款新推出的游戏,是原版的重...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阴阳师清思赋信怎么玩 阴阳师清思赋信详细攻略相关内容阴阳师...
怎么判断自己早迣,早泄还是比较好判断的,3大依据教你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早泄,下面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