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5月,毛泽东来到上海期间,与陈独秀之间曾有过一场真诚、无话不说的畅谈。因为那次的接触,在陈独秀的影响下,毛泽东的世界观开始发生转变,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变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
1920年5月,毛泽东来到上海期间,与陈独秀之间曾有过一场真诚、无话不说的畅谈。因为那次的接触,在陈独秀的影响下,毛泽东的世界观开始发生转变,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变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和陈独秀都是我党的创始人,也都是我党的领袖人物。毛泽东曾在后来对斯诺说:
“陈独秀说自己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一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实,深受陈独秀影响的又何止是毛泽东,陈独秀的思想曾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激励着中国青年彻底革新,改头换面。北大校长蔡元培上任后,为聘请陈独秀更是亲自三顾茅庐,而这些又不得不从黎元洪讲起……
大总统黎元洪邀请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
1916年12月26日,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发布了这样一则命令: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对此,我们不禁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黎元洪为何一定要邀请蔡元培来做北大校长呢?
纵观黎元洪的一生,是充满戏剧性的。他曾是封建王朝的官员,也曾是北洋军阀的统治者,但同时也是一位革命者,黎元洪本人曾说:
“我虽然三度因缘时会,有两度总统桂冠的风光,但更多的是交瘁的身心和梦魇般的回忆。”
人们对黎元洪的评价从来都是众说纷纭,难以盖棺定论,这里姑且只对其任命蔡元培为北大校长台前幕后的事情进行解说。
在大众固有的印象中,黎元洪人高马大,体格健壮,是一个“武人”。可就是这样一个“武人”,却对教育和文人有着不一样的态度。而如果深入探究的话,不难发现,黎元洪其实是一个标准的文人雅士。
1916年6月7日,袁世凯刚刚去世,拥护共和的黎元洪便宣誓就职中华民国第二任大总统。与同时期的其他军阀不同,黎元洪唯才是举,重用文人。
7 月,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纷纷要求对北京大学进行整顿。彼时黎元洪刚出任大总统,他迫切地希望能做出一些事情。黎元洪注意到,蔡元培在担任教育总长期间成绩卓然,对他很是欣赏。
就任总统后,黎元洪让范源廉给蔡元培致电:
“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万顿大贤主宰,师表群俭。海内人士,咸深景仰。用特专电敦请我公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席,务祈鉴允,早日归国,以慰瞻望。”
随后,黎元洪沿用蔡元培当年改革北京大学的任命程序,签署命令,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并经国务总理段祺瑞与教育总长范源廉附署生效。
10月2日,正在德国留学的蔡元培接到电报,便是黎元洪政府敦促其回国的,蔡元培应召回国,途径上海抵达北京。
蔡元培来到上海之后,有很多朋友都劝说他不要去北大。在当时大多数人看来,那时的北大十分腐朽,如果蔡元培就任后不能有效整顿,反而于个人声誉有损。当然,也有人对此表示支持,虽然只是极少数人,但这与蔡元培的本心更为相符。
对蔡元培而言,正是因为知道当时的北大存在腐败,所以他才更应该进去整顿,即使最后是失败的结果,但总归是尽了心的,而这与他“教育救国”的理念也不谋而合。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前,为更好实现自己的抱负,在友人的点拨下,蔡元培向黎元洪提出三个条件:经费充足,人才济济,权力下放。
在这三个条件当中,招揽人才是最基本的,蔡元培请求允许他自主从国内外聘请百名教授;而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以教育为主,经费保障是先决条件;当然,要想放开手脚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权利下放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蔡元培任职后发现教育经费紧张,就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黎元洪。黎元洪对此很是重视,便自减薪金,压缩总统府预算,节省出来的资金则被用于扶持教育事业。
在黎元洪的大力支持下,蔡元培倡导的“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理念,得以在北京大学顺利施行。蔡元培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校任教,这样一来,北京大学不仅成为人才济济、学术兴旺的最高学府,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到北大任教
蔡元培重视人才,提倡兼容并包,而他三顾茅庐,聘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的故事,更是在一时间被传为佳话。
1916年11月,陈独秀和汪孟邹来北京办事,并住在北京前门的一个小旅馆里。一天,陈独秀在路上偶遇了在北大教书的好友沈伊默,两人见面相谈甚欢。
沈伊默与陈独秀分别没几天,又遇见了挚友汤尔和,汤尔和当时是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在北京教育界拥有较高的威望。谈到陈独秀的时候,沈伊默说:“如见蔡校长,可引荐陈君。”
而蔡元培抵达北京,为在赴任前更具体地了解北大的情况,曾去拜访同乡汤尔和。见到汤尔和,蔡元培十分坦诚诉说了心里的想法,认为北大的改革当以文科为先,但文科领域长期缺乏人才。
于是,汤尔和便极力向蔡元培举荐陈独秀,直言其可为青年的指导者。汤尔和说,如果北大文科学长还未选定,可请陈仲甫(陈独秀)。
为使蔡元培更加信服,汤尔和还专门拿出了十多本陈独秀办的《新青年》杂志,交给他看。蔡元培把杂志放在桌上,仔细浏览了其中的目录和一些文章,说道:“陈仲甫先生,我和他有过短暂的接触,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蔡元培话还没说完,汤尔和劝说道:“噢,先生不要着急,陈仲甫现在正好有事在北京,就住在前门中西旅馆,先生不妨前去和他当面交谈。”
得知陈独秀此时就在北京,蔡元培十分高兴,第二天便马不停蹄地直奔他的住处,三顾茅庐欲将其请出。
在汪孟邹12月26日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
“早九时,蔡孑民(蔡元培)先生来访仲甫。道貌温吉,令人起敬,吾国之惟一人物也。”
为将陈独秀请到北大,蔡元培几乎天天都会去他所在的那家旅馆。有时来得早,陈独秀还没有起来,蔡元培便招呼茶房不要叫醒,自己一个人坐在房门口的凳子上静静地等候。
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这天,蔡元培再一次来找陈独秀,刚一见面,便正式向陈独秀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出任北大文科学长。
陈独秀对此全无准备,便推托说:
“孑民兄,此议容细细思量。兄欲整顿文科学风,恳我从中相助,仲甫当然心向往之,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既无学位头衔,又从未在大学执过教,要在北大任教,恐怕难以胜任哪!”
蔡元培听罢,直接取出了袖口中装着的《新青年》,说道:“仲甫啊,我们可是老相识了,何况还有它呢?文科学长一职已经非君莫属了。”
盛情难却,就这样,陈独秀被蔡元培的诚意所打动,慨然应允道:
“不过,蔡先生,我们还得订一君子协定。我在北大先试任三个月,如能胜任则罢,如果不行,我也绝不恋栈,先生也不要再挽留我了,我还回上海。”
说到这里,陈独秀看了一眼蔡元培手中的《新青年》,接着说:“另外,最重要的是,我现在上海还办《新青年》,我来北大,它……”
蔡元培明白陈独秀的意思,直说:“那没关系,你把杂志带到学校里来办就好了。”
不过,陈独秀学历不高,没读过大学,早年间只是个秀才。思虑至此,陈独秀对蔡元培说:“我有位朋友在美国留学,叫胡适,是哲学博士,年龄比我小,学识不薄,诗书文论俱佳,能有他任文科学长最好。”
蔡元培相信陈独秀的眼光,可在他心里陈独秀仍旧是文科学长的最佳人选。
“仲甫推荐的人才,想必不差,不妨请仲甫代劳,替我写一封求贤信,言辞写恳切些。若不当学长,文学教授、哲学教授请他任选,你看如何?”
后来,胡适也因此来到北大。
陈独秀在北大崭露头角,蔡元培竭力维护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到北大任职,并于11日以北京大学的名义致函教育部,提出请派陈独秀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就这样,陈独秀也被聘到北大任职,以月薪300块大洋的工资担任文科学长,并把《新青年》从上海迁到北京。
在北京大学,陈独秀为北大的文科改革制定了崭新的教育主张,即教育应该是自动的、启发的、实用的、全身的,而不是它动的、灌输的、虚文的、单独的脑部教育。
陈独秀的到来使北大风气焕然一新,出现了思想自由的新气象,可当时如果没有蔡元培的维护,陈独秀在北大是很难存身的。
曾在北大任教的梁漱溟先生后来回忆说:
“他(陈独秀)给我的印象极深,在蔡元培先生萃集的各路人才中,陈独秀先生确是佼佼者。当时他是一员闯将,是影响最大,也是最能打开局面的人。
但是,陈这人平时说话不讲方式,直来直去,很不客气,经常得罪人,因而不少人怕他,乃至讨厌他,校内外都有反对他的人。只有真正了解他的人才喜欢他,爱护他,蔡先生是最重要的一个。
由五四而开端的新思潮、新文化运动,首先打开大局面的是陈独秀,他在这个阶段的历史功绩和作用,应该充分肯定。但是,如果得不到蔡元培先生的器重、维护和支持,以陈之所短,他很可能在北大站不住脚,而无用武之地。”
在北大,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也因此遭到了各方守旧派人士的反对。这些人用尽各种方法,不仅请出军阀徐树铮等人出面镇压,甚至在国会中弹劾北大校长蔡元培,要求其将陈独秀、胡适等人在北大除名。
不仅如此,当时北大的文科学生以及其他部分人,也认为陈独秀破坏了北大的声誉,纷纷要求对其作出处理,陈独秀当时的处境可以说是腹背受敌。
1919年3月26日,有人在蔡元培召集的会议上,用陈独秀“嫖妓”的流言对其“私德”进行攻击,这种诬蔑可以说是极其恶毒的,要知道在中国那是最为古老和吃人的武器。
蔡元培是北大“进德会”的倡导者,因被流言所惑,后来开会决定北大文科此后不设学长。这样一来,陈独秀文科学长的职位便在无形中消失,从此离开北大。
作为陈独秀和蔡元培的共同朋友,胡适后来谈起这件事时也对蔡元培颇有微词,认为其因为一些“小报流言”,便放逐了一个有主张的“不羁之才”,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陈独秀和蔡元培虽立场不同,情谊依旧
1920年2月,陈独秀辗转又回到上海,开启了自己政治生涯中全新的篇章。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被封建军阀视为异端,蔡元培为暂避锋芒计划到法国一阵子。这年11月,蔡元培途径上海,陈独秀得知后十分高兴,便和北京大学所有旅沪同仁为他践行。
陈独秀作为主持人讲话,热情赞扬了北大在蔡元培主持期间获得的斐然成绩,并希望他能够不忘初心,继续保持。蔡元培离开那天,陈独秀亲自相送,一直到他登上外轮两人握手道别。
1921年,蔡元培完成考察回到北京,他不忘初心,在强压之下,继续在北大推行教育救国的思想。而陈独秀则回到上海,行使其在中共一大被推选为中央局书记的职责。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面对国家政治腐败,军阀混战迭起的现状,蔡元培教育救国的理念并不容易实现。
蔡元培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实现政治清明,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好人政府”。于是,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16人联名发表了《我们的政治主张》。
然而,现实狠狠打了大家的脸,蔡元培“好人政府”的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彻底破灭。随即,蔡元培向黎元洪递交了辞呈。既然政治清明无法实现,小人又不愿意退出政府,那便只好由好人主动离开,以不合作的态度保持洁身自好。
与蔡元培的书生气不同,陈独秀从不对军阀、政客抱有幻想。彼时的陈独秀正领导初创的中国共产党,为推翻军阀而不懈奋斗着。陈独秀发表文章,批评了蔡元培糊涂的政治主张。
“蔡校长为恶浊政治的恶浊空气所逼,愤而辞职,且正式发表宣言,历数政府之糊涂、堕落、无人格,他这种高尚洁己的品行,我们当然要承认他比仍在北京‘供职的小人和庸才’高明得万倍。”
陈独秀认为,作为贤者的蔡元培,同时又恰恰有着“消极的”和“非民众的”两个观念的缺点。
其一,对待恶浊政治的态度,“必须彻头彻尾采取积极的苦战恶斗方法”,而蔡先生作为领袖人物,竟然采取“消极的高尚洁己态度’,如此影响起来,对于“群众心理”必然产生误导作用,以至“走到了退避怯懦的路上去,不啻为恶浊政治延长生命”;
其二,恶浊政府中的“学者官吏”仅仅是“装饰品”,而蔡先生眼中只有这班“无良心无能力的学者官吏”,反而独独看不见“全国有良心、有能力的士、农、工、商广大民众”。
在文章中,陈独秀直言不讳地批评了蔡元培的“不合作主义”,称其“未免太滑稽了,太幼稚了,而且太空想了。”
有人说,无论是陈独秀还是蔡元培,他们似乎都不具有从事实际政治的特有素质。陈独秀对此似乎更有自知之明一些,曾直言他的一生都消耗在政治生涯中,而其中又有大半几乎都是失败的。
陈独秀说:“我的个性不太适合做官,但是政治运动却是每个人都应该参加的。”为了革命事业,陈独秀义无反顾投身在政治运动的洪流中,而每当他在政治运动当中担任一定主要角色的时候,似乎又总是缺乏一些驾轻就熟的政治技巧。
不过,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仰,陈独秀付出了高昂且惨痛的代价,他曾四次入狱,两个儿子也因为这一事业而牺牲。但即便如此,他仍不改初衷,坚持以“叛逆者”的形象出现,不顾人们因此对他的回避。
然而,不管政治立场如何,蔡元培与陈独秀的友情是深厚的,陈独秀四次被捕入狱,几乎每一次的营救过程中,都能看到蔡元培的身影。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陈独秀曾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
“弟前在金陵狱中,多承蔡先生照拂,今乃先我而死,弟之心情上无数伤痕又增一伤痕矣!”
北大为纪念蔡元培准备发行特刊,陈独秀应嘱撰写了《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他深情地回忆了与蔡元培40余年的相交,对其人品风范深表敬佩……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
为你提供使命召唤19的攻略信息,使命召唤19现代战争2在剧情任务过程中,在进行到热闹派对...
小编提供的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官方版是一款非常好用的手机视频软件,а&rad...
小编为大家分享win11开机按f几进入安全模式 win11进入安全模式的方法相关内容,win11开...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王者荣耀国际服怎么下载 王者荣耀国际服下载方法相关内容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