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本错了?鸦片战争不是因为清朝不想做生意,而是不让卖鸦片

发布时间:2023-06-15 13:12:16 发布人:hao168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中学历史课本是这样说的: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破了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把中国强行纳入了世界贸易体系。这个观点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主流地位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中学历史课本是这样说的: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破了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把中国强行纳入了世界贸易体系。

这个观点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主流地位。比如我们无比熟悉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就说:“鸦片战争的真正内涵,是全球资产阶级坚持‘打倒长城’的决心,让停滞不前的中国进入世界市场。”

美国前总统亚当斯持同样的观点。他说:“鸦片并非这场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起因是中国的傲慢和妄自尊大,别人只有忍受屈辱,中国才愿意和他们通商往来。”

这些观点都有着同样的逻辑,认为鸦片战争的起因是:英国领先,中国落后,英国要把先进的工业品卖到中国,中国不让卖,所以英国才动武。

换句话说,就是那句有名的“鸦片战争必然论”:“西方列强的产品无处倾销,要打开世界市场,对中国的战争必然要爆发;就算不是因为鸦片,也会因为茶叶,或者甜品。”

可事情的真相,真是这样么?

诶,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贸易打造的世界》就彻底颠覆了上面这种观点。

《贸易打造的世界》这本书是一个专栏合集,作者用 83篇文章串联起从1400年到今天的世界贸易历史,并把文学化的手法和史学性的分析结合在一起,文字浅显,故事有趣,观点非常有颠覆性。

《贸易打造的世界》出版后,取得了跨界的影响,备受商界推崇。它是亚马逊图书排行榜最佳商业图书,连续138周雄踞亚马逊商业与投资类图书畅销榜,还是哈佛商学院、耶鲁商学院等顶级商学院的推荐教材。

《贸易打造的世界》这本书的作者。本书两个作者,一个是彭慕兰,一个是史蒂文?托皮克。

我们先介绍一下彭慕兰。彭慕兰是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他的作品国内已经引进了三本,除了《贸易打造的世界》外,还有《腹地的构建》和《大分流》。

彭慕兰作品的特点是充满了颠覆性,这与他的治学方法有关。彭慕兰反对“欧洲中心论”这种传统的、占据主流的历史学理论,而是主张用一种多元化、去中心化的方法重新审视世界历史。

彭慕兰认为,历史学家要警惕传统理论和简单模型带来的局限性,要学会寻求更多的差异性。在这个过程中,哪怕只找到些破碎的线索,或者只做出了失败的论证,但只要能让人们对固有观点多了一点反思,多了一丝质疑,就是历史学家的成功。

托皮克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重点研究拉丁美洲,尤其是巴西和墨西哥的历史,他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研究方向,是咖啡经济的历史。

好,下面我们回到鸦片战争的原因上。在《贸易打造的世界》这本书中,彭慕兰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贸易自由的观点大错特错;实际上,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唯一目标就是向中国销售鸦片挣黑心钱,以此弥补贸易赤字。

彭慕兰在书中指出,其实直到19世界末工业革命完成,欧洲才真正地享有生产技术优势带来的贸易优势。而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商品在中国都毫无竞争力,根本没人买,就算自由贸易,英国也占不到便宜。

实际上,鸦片战争前数百年,欧洲对亚洲都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欧洲大量购买来自亚洲的香料,茶和其他产品,却很少有产品输入到亚洲。所以,金、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出欧洲,流入亚洲。不过那时候,欧洲各国的压力还不太大,因为新大陆向欧洲输入了大量的金、银,足以补偿欧洲贵金属的外流。

等到了18世纪,输入欧洲的亚洲产品达到了新高。比如,英国的国民饮料茶叶,每年光从清朝进口,就要花费300万两白银,再加上丝绸、瓷器等进口商品,英国每年要给中国500万两白银。

与此同时,新大陆输入的金、银数量却开始减少。为啥呢,挖得差不多了嘛!比如,南美大陆著名的“白银之城”波托西,这时候已经被挖空了,整个城市都荒废了。

要买的东西多了,可收入却减少了,怎么办呢?不想节流,就得开源;不想降低生活质量,就得想办法挣钱。这一点,国家和个人都是一样的。

英国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靠暴力掠夺,所以他们入侵印度,疯狂掠夺当地的财富。但掠夺而来的财富,仍无法弥补巨大的贸易赤字。而这时的中国,看起来仍是个无比强大的巨人,英国人觉得,自己没能力靠武力征服中国。

刚开始,英国也尝试做点正经生意。他们把棉布、棉纱等工业品运到中国的沿海城市,比如广州,想以此打开中国市场。但中国这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家家都有纺车,英国人生产的棉布、棉纱等产品,还不如家纺的好呢,所以英国商人不但卖不出去商品,还要承担跨海运输的费用,常常血本无归。

买点啥好呢?英国人琢磨来琢磨去,最后终于发现了一个好东西,这就是能在印度种植的毒品——鸦片。

刚开始,鸦片是作为奢侈品进入中国的,早期吸食者都是有钱人,政府官员啦,不出大门的贵妇人,等等。

这个阶段,鸦片在中国的销量并不多(当然,这是和后来的数字对比而言)。从1729年到1800年,中国大概有10万人在吸食鸦片。英国人从鸦片上挣到了点钱,但根本没法弥补巨大的贸易逆差。

到了1818年,事情发生了新的变化。当时,有人发明了一种混合鸦片。这种鸦片价格更低,药效更强,高效低价一下子就彻底打开了中国市场。

到了1839年,输入进中国的鸦片,已经足够一千万人吸食,中国为此付出了1300万白银的代价。英国靠卖毒品挣来的钱,终于能够弥补贸易赤字的绝大部分。

这时,清朝政府终于坐不住了,大量白银外流,已经影响了国家的财政和社会的稳定。清政府开始反击,禁止鸦片走私,标志性事件就是我们都熟悉的,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清政府禁烟,就等于断了英国人的财路,因为这时候,英国的进口开销全球第一,主要靠中国的得来的鸦片收入来填补贸易赤字。于是,鸦片战争就爆发了。结果我们大家就都知道了,清政府战败,割地赔款,还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所以,鸦片战争的原因并不是清朝政府不做生意,而是英国政府不想做正经生意,就像卖毒品,而且,你不买,他就打你。

鸦片战争后发生的事情,也能证明彭慕兰的结论。

1840年,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但工业上的优势,并不能确保其拥有足够的外汇。首先,英国国内产业偏向工业化,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谷物、肉类和其它日用品。其次,当时北美、欧洲大部分实行保护主义,限制英国销售其产品,所以,英国对欧美国家,只买不卖,存在大量的贸易赤字,到1910年时,这个赤字高达一亿两千万英镑。

为了弥补这个赤字,英国只能继续卖鸦片,事实上一直到20世纪初期,鸦片仍是中英贸易的最主要的商品。正是这种反商业的致瘾性食品,英国保住了西方最大消费国和最大资本供应国的地位。

所以,其实不管是战前还是战后,英国对中国的贸易主要内容都只有一个:销售鸦片,弥补贸易赤字。

好,鸦片战争的原因这个话题,我们今天就聊到这儿,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