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反叛清朝失败,吴氏家族没有被赶尽杀绝,还要感谢陈圆圆

发布时间:2023-06-16 02:52:11 发布人:hao168

满清朝廷能够顺利入关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吴三桂,是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使得满清朝廷长驱直入,才有了后来的大清江山。但是吴三桂不是一个忠诚的代表,他曾经是大明王朝的臣子,却抛弃了自己的朝廷。当吴三桂在

满清朝廷能够顺利入关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吴三桂,是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使得满清朝廷长驱直入,才有了后来的大清江山。但是吴三桂不是一个忠诚的代表,他曾经是大明王朝的臣子,却抛弃了自己的朝廷。

当吴三桂在大清江山享受着福德之时,因为康熙皇帝的削藩政策,使得他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再一次反叛了。但是古人都想着延续血脉,吴三桂做了最危险的事情,那么在他临终之前是怎样保全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呢?

事实上,吴三桂大军一开始势如破竹,甚至让康熙皇帝感到了威胁,但是当康熙皇帝整理心情,制定好策略之后,吴三桂叛军的势力也在一步一步地缩小。

晚年的吴三桂,为了实现自己的君王梦,早早地登基,但是已经年迈的他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吴三桂患上中风之症后,太医为其诊治并不成功,后来他又患上了痢疾,这使得他的病情再一次加重,此时他知道自己已经在劫难逃了。因此,吴三桂迅速安排了自己的身后事,派心腹大臣去召回孙子吴世幡。但是吴三桂并没有等到吴世幡回来,他就已经撒手人寰了。

吴三桂是含恨而终的,他没有完成自己的愿望,因为他个人的私欲,他拿出全族的性命搏了一把,最终的结局却是吴氏一族几乎全军覆没。

吴三桂去世之后,吴世幡为了稳定军心,秘不发丧,并且快速登基。但是清军对吴世幡叛军一路围追堵截,眼看大势已去,吴世幡选择与皇后一起在昆明自尽。随着吴氏集团首领的去世,吴三桂的叛乱也就告一段落了。

康熙皇帝平定了吴三桂的叛乱之后,对吴三桂的家人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从吴三桂宣布起兵之后,他便杀害了吴三桂的长子以及长孙,在吴三桂彻底兵败之后,又把吴应熊的几个孩子全部处死。在《清史稿》中记载,满清朝廷对吴氏家族赶尽杀绝,吴氏家族已经没有活着的人存活在世上了。但是吴三桂在死前仍然有别的安排,帮他保存了吴氏家族的血脉。什么安排呢?

原来,吴三桂曾经给吴应麒留了一封密信,让他尽力去辅佐吴世璠,如果遇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就隐姓埋名,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吴氏血脉。对此,吴应麟一直小心谨慎地遵守着。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吴三桂关系密切的陈圆圆感到吴世璠的洪化小朝廷难成气候,于是她坚定地制定了逃亡计划。吴应麟在了解陈圆圆的计划之后,也表示十分赞同。

于是,吴应麟派马宝将军护送陈圆圆及其家眷南下贵州,帮助陈圆圆等人隐姓埋名。等到达岑巩的时候,陈圆圆授意众人将大量的粮草以及金银珠宝贮藏于此。做好前手安排以后,陈圆圆又带领家眷们辗转各地,最终落户在现如今的马家寨。马宝将军完成护送任务之后,便返回前线继续与清军抗争。

因为实在是难以为继,马宝最终选择主动投降,被清廷凌迟。而他至死,也都没有吐露一句关于吴氏后代的去向,这才保全了陈圆圆等人。

陈圆圆虽然是一介妇孺,但她有着不输给男子的智慧。来到马家寨之后,她迅速选择了当地一家苗族陈姓人攀亲,并认陈姓为本家。为了不让吴氏后代忘记祖先,陈圆圆还亲自拟定十八个字的后代统一辈分以繁衍后代,除此之外,她还采取秘传之法,每代只有一到两人可以知道家族来源。

后来一直到嘉庆年间,吴氏后代才陆陆续续改回本姓,但由于担心招致灭族之祸,吴家人依旧非常小心,等到民国年间,吴氏后代才终于敢承认自己是吴三桂后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家报纸刊登了陈圆圆墓的有关信息,这引起很多清史学家的关注,他们纷纷前往贵州岑巩县水尾乡马家寨进行考察。而经过对墓主人的仔细调查以及对马家寨的书籍资料研究,专家最终证实马家寨的吴氏子弟确系吴三桂后裔。

他们虽然在这里隐姓埋名生活着,但每家的房屋建筑保持着明清式样,堂屋供奉着祖先牌位,并醒目标示出“延龄”堂号,以纪念那位别号“延龄将军”的祖先吴三桂。

由于吴家人已经不再需要隐姓埋名,因此在研究人员的询问下,吴家“密传人”也说出了自己才知道的一些秘密:原来当年岳州城失守之后,吴应麟先去了湖南整顿军队,随后又来到马家寨寻找陈圆圆,告知她当时的形势,并叮嘱众人一定要藏好。在护送吴世璠退出贵阳后,吴应麟在周密的策划下撤退隐身。他在外躲了很长时间,才辗转来到马家寨,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当时已经在马家寨站稳脚的吴氏家族。

自此,吴应麟抛弃了自己和孩子们的名字,分别改名为吴启华、吴世龙和吴世杰,平安度过了余生,而如今吴氏墓地中央位置下葬的,便是改名为吴启华的吴应麟。

吴三桂作为一代枭雄,一生也是轰轰烈烈的。他曾经为大明冲锋陷阵,又为大清横刀立马,最后举旗反清,这跌宕起伏的人生让人大为惊叹。然而,他的权力欲望不仅葬送了他自己,也葬送了他的子孙后代,只留下一支血脉隐姓埋名300多年才敢以真相示人,这结果怎能不让人唏嘘。

参考资料:《清史稿》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