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乡投奔曾国藩,只因吃饭时一特殊习惯,曾国藩:此人万不可重用

发布时间:2023-06-16 09:32:18 发布人:hao168

清末时期,有一位叫李宗吾的学士曾写下这么一本书,名字叫《厚黑学》。这本书重点围绕一句“脸皮要厚而无形、心要黑而无色”展开,阐述了古代这些历史名人之所以功成名就的秘密。说白了,就是一本深入剖析名人们如何

清末时期,有一位叫李宗吾的学士曾写下这么一本书,名字叫《厚黑学》。这本书重点围绕一句“脸皮要厚而无形、心要黑而无色”展开,阐述了古代这些历史名人之所以功成名就的秘密。说白了,就是一本深入剖析名人们如何为人处世,精准处理人情关系的奇书。李宗吾也因此被誉为“影响中国20世纪的奇才怪杰“。

李宗吾在书中提到:这些伟人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自身具备的厚黑天赋,更在于身边助他成就事业的贵人和伙伴。所以,他们还有一项别人所没有的特殊技能,就是看人识相。

当然,这和街边算命的那种看相完全是两码事,这些人只要和普通人打过一两次交道,就知道这人值不值得深交,且看人特别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而近代的曾国藩就是厚黑学里描述的一个典型代表,他身为湘军统帅,和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绝对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那么,他是如何看人识相的呢?

因为看人识相本来就是一个很笼统模糊的概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根本无法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所以,其只能体现在实际的案例中。而曾国藩看人识相的本领有多厉害,且听小编为大家讲一则关于曾的佚事。

曾国藩在组建湘军的时候,曾有一位和他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老乡过来投奔。此人外表看起来忠厚老实,曾国藩初次见他是以为是可塑之才,于是留他下来吃晚饭。未曾想,这个老乡在吃饭时做了一个不易察觉的动作,嗅觉敏锐的曾国藩立马看到了。

饭后,曾国藩打发了老乡一些盘缠,啥也没说,直接让老乡走了,还是连夜走的。府中众人纷纷不解,为何曾国藩对老乡如此绝情?而且那人看起来一表人才,也像是成大事之人,一向爱才如命的曾国藩没理由让他走啊。

后来,曾国藩如此解释说:“某家赤贫,且初作客,去秕而食,宁其素耶,吾恐其见异思迁,故遣之”。

意思是这个老乡因为家里贫困来投奔曾国藩,吃饭的时候,曾国藩特意给他准备了掺杂秕谷的米饭,秕谷就是那种没去壳的水稻,吃倒是能吃,就是口感不行。结果这个老乡把秕谷全挑了出来,曾国藩见到后立刻明白咋回事了,老乡穷的不是外在,而是内心。即便留下来,也是个见利忘义的主,所以就连夜打发他走了。

通过这样一件小事,就能看出来曾国藩的识人术如何了得。也印证了李宗吾厚黑学中所言,凡能成大事者,看人识相乃重中之重。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