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日最高气温已超39℃,打破同期纪录,请查收防中暑指南

发布时间:2023-06-16 18:54:55 发布人:hao168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今天(6月16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冲上39.4℃,打破6月中旬最高气温纪录。明天,北京高温炙烤模式将持续,最高气温还可能冲上37℃,或追平37℃连续日数的常年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今天(6月16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冲上39.4℃,打破6月中旬最高气温纪录。明天,北京高温炙烤模式将持续,最高气温还可能冲上37℃,或追平37℃连续日数的常年同期纪录,公众需减少户外活动时间,谨防中暑。

南郊观象台气温冲上39.4℃,打破6月中旬最高气温纪录

近日,北京晴热天气升级,高温炙烤模式持续。其中,昨天最高气温达37.9℃。今天白天,北京升温迅猛,下午14时30分左右,代表“北京温度”的南郊观象台气温冲上39.4℃,打破该站1951年以来6月中旬的最高气温纪录(为2000年6月13日的39.1℃)。

北京市一小时温度图(6月16日15时)。图/北京市气象数据中心

北京市气象台预计,明天,北京仍有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37℃,如果兑现,北京37℃的高温天气将连续三天“打卡”,将追平37℃连续日数的常年同期纪录。

不仅白天热,晚上降温也比较缓慢。预计今天夜间最低气温25℃,出现在凌晨。但今晚21时气温将仍在31℃左右,21时至23时入睡阶段的气温基本都在28℃以上。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表示,随着太阳落山,白天近地面附近积累的热量逐渐释放。由于白天气温较高,再加上天气条件和地形、城市热岛效应等因素,使得夜间气温下降缓慢。

6月16日,北京环球城市大道,游客用衣服遮阳。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中央气象台预计,本周末本轮高温天气影响区域将向北移动,范围和强度都会有所减小。好消息是,明天之后北京气温也将开始下降,19日前后有雷阵雨,气温回落至30℃上下。鉴于夏季天气复杂多变,请公众及时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6月15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游客们撑着伞在烈日下游览。 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北方高温天气强势来袭,中暑了应该如何处置?

近日,北方高温天气强势来袭。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消化、神经、泌尿和循环系统会出现生理功能的改变,当这些变化超过人体可承受的限度时,就会带来不良影响,导致急性热致疾病,也就是中暑。

当人出现头晕、头疼、四肢无力、口渴、多汗、心慌、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症状时,说明出现了先兆中暑。

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会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表现,说明此时出现了轻度中暑。当出现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就是重度中暑的表现了。

全国高温中暑气象预报图(6月16日8时-6月16日20时)。图/中国气象局

先兆中暑时应及时将患者运送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和盐分,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对于中暑确诊患者,必须立即脱离高温作业环境,送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一旦发现有人中暑,要将患者尽快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尽快给患者身体降温,用凉水擦拭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含矿物质的运动饮料,以及稀释、清爽的果汁。情况严重请及时就医,拨打120、110等寻求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如何防范中暑?少量多次饮水,穿浅色、透气的衣物

运动员、户外工作者、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是中暑的高危人群。那么,如何预防中暑?

首先应该大量饮水。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至少每小时喝2-4杯水(500-1000mL)。饮水应少量多次,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此外,要避免饮用冷饮,以免造成胃部痉挛,不要饮用含乙醇或大量糖分的饮料,否则会导致失去更多体液。还要少吃高油高脂食物。

在衣着上,户外活动需穿浅色、透气、有助于散热的衣物,并采取佩戴太阳镜、遮阳伞或涂抹防晒霜等防护措施

老人外出要选择乘坐有空调的地铁和公交,多待在阴凉处。若在家中请使用空调或电扇,但注意空调温度不要过低,最好不要低于26℃。正午最热的时段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有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监护人要加强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关注与照顾,切记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陈静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