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巨富张静江之女:抱定独身主义,24岁却嫁55岁孙中山秘书

发布时间:2023-06-16 20:26:13 发布人:hao168

1930年的一天, 在上海的西藏路大庆里的张公馆, 张静江 独自端坐在书房中,阅读着家信。那是宝贝女儿 张荔英 从法国巴黎寄来的书信。信上写道:“我决定不再抱独身主义,我恋爱了,我打算嫁给他……。”张

1930年的一天, 在上海的西藏路大庆里的张公馆, 张静江 独自端坐在书房中,阅读着家信。那是宝贝女儿 张荔英 从法国巴黎寄来的书信。信上写道:

“我决定不再抱独身主义,我恋爱了,我打算嫁给他……。”

张静江读完,气不打一处来,他一把将信纸揪成了一团。

出生于 南浔 巨贾之家的张静江,从25岁起,就在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游历经商,思想一向开明豁达,为什么得知女儿恋爱的消息,会是这种反应呢?

1 个性少女

此时的张家,有了5个女儿。个个花容月貌,追求者众。是上海滩数一数二的名媛贵淑,据说, 杜月笙 的晚宴名单上,张家的5朵金花,均列其中。

特别是四女儿张荔英,容貌尤其出众,还登上过上海当时最时尚的杂志《 良友 》的封面。

张荔英,这位有着故乡 南浔“水晶晶” 的秀丽气质的江南女子,她玉软花柔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和父亲张静江一样的侠义之心。

她不仅喜欢琴棋书画,也偏好骑射。她特别擅长绘画,从小就立志要当个画家。

张家 有女初长成 ,5朵金花的婚姻大事逐渐列上了议事日程。上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

可是,个性独特的四小姐张荔英,偏偏告诉全家人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我抱定独身主义,以后就嫁给绘画艺术,你们谁也不要操心我的婚事。”

对于四女儿的特立独行,父亲张静江是鼓励和欣赏的。在这位开明的父亲眼里,没有什么比女儿开心更重要的事情了。至于是否独身,一切顺其自然吧。

因为,他早就看出四女儿清醒冷峻的个性超出常人。

张静江25岁那年,以清政府一等参赞的身份,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出使法国,妻子 姚蕙 随行。

在此期间,生育了5个女儿。后来,张静江为了革命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内。女儿们的生活学习主要由妻子负责。

孩子们虽然从小在欧美国家长大,受到的是西式教育,但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姚蕙,从来没有忽视过孩子们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教育。

因此,5个女儿,个个学贯中西、秀外慧中。

天有不测风云,这个幸福富足的家庭却横遭厄运。

1924年,姚蕙在带着女儿们在公园散步的时候,被一个枯树枝砸中,突发脑溢血,撒手人寰,抛下了5个年纪尚小的女儿们。

四女儿张荔英才18岁,最小的女儿仅14岁。

当时,张静江正在国内忙于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噩耗传来,他悲痛欲绝。但一时无法分身去处理妻子的后事,只好委托给孩子们的舅舅。

在这场巨大的变故中,年仅18岁的四女儿表现得最为坚毅。从母亲的突然受伤,到医治无效离世,直至后事安排,她始终都能保持着一份超出年龄的冷静。

母亲的葬礼上,她表情凝重,不哭不闹。她克制着丧母的巨大悲痛,扶着母亲的灵柩,随着送葬的队伍,缓缓前行,让观者无不动容。

后来,张荔英和姐妹们一起回到上海,父亲的身边。

到了上海后,从小养尊处优的张家“5朵金花”才发现自己的祖国还是那么的积贫积弱,街边上还有那么多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之人。

她们感受到了不公,父亲的那份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也影响着她们。

当别的富家小姐们都在社交玩乐的时候,她们却组织起街头演讲。

她们拖出个肥皂箱子,手持一个纸卷做的喇叭筒,踩上箱子,登高一呼,宣布起了革命。因此,“五朵金花”还获得了一个“肥皂箱上的演说家”的雅号。

无疑,在“革命”活动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四小姐张荔英。

张静江看在眼里,对女儿们女侠一般的侠肝义胆,感到十分欣慰。

同时,他对女儿们的教育也从来没有放松过。他因材施教,孩子们喜欢什么就重点学什么。三女儿喜欢钢琴就学钢琴,四女儿擅于绘画就专修绘画。

他给她们分别请了白俄私人教师,来家中授课,精心培养。

从此,张荔英爱上了西方的油画艺术。她在上海完成了高中教育后,于1926年又留学海外,继续深造。

她先在美国纽约的艺术学生联盟,系统地学习艺术。随后,又转战法国,在巴黎的克拉洛西美术专科学校和比娄学院接受更加专业的美术训练。

1930年,24岁的张荔英已经学业有成,她第一次参加了巴黎秋季沙龙。

后来,她的作品多次入选独立沙龙和杜勒利沙龙,受到业内广泛的高度赞誉。

巴黎的第如迭坡美术馆还收藏了她的一副画作。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张荔英作为一名亚洲女性画家,其取得的成就和绘画技艺,论为登峰造极,也不为过。

2 邂逅爱情

1930年,是张荔英的幸运年。在绘画事业取得辉煌的同时,爱情也轻轻敲开了张荔英的心门。

那天,在闺蜜 宋庆龄 的介绍下,她和 陈友仁 相识。

这位曾经抱定“独身主义”的个性少女,在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之后,却很快改变了的爱情观。

陈友仁,担任过 孙中山 的英文秘书和外交顾问。

他是一位华侨,祖籍是广东兴梅地区,出生于中美洲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从小接受的是英国教育,成年后,做了当地的第一位华人律师,享有盛誉,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士。

但是,陈友仁并不满足眼下“小我”的安逸和富足,他胸怀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当他听说国内的辛亥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时,感到特别振奋。他很快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追随孙中山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1927年,作为武汉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的陈友仁在与 英国代表欧玛利 的谈判中,签订了 《收回九江英租界之协定》 ,一举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件,陈友仁也因此被誉为 "铁腕外交家" 。

陈友仁这位民国时期的华侨外交家,从小在国外长大,甚至都不太会说中国话,却为中国收回了2座城市,让中国人终于扬眉吐气。

不得不说,陈友仁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政治家。

或许,正是因为陈友仁的种种义举,打动了张荔英的芳心。

虽然,张荔英结识陈友仁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他的人生巅峰。他已经55岁,比张荔英的父亲张静江还年长2岁。原配妻子病逝了4年,还是4个孩子的父亲。

而且,他的政治生涯的辉煌时期已然过去,还正在被蒋介石通缉,过的是颠沛流离的的流亡生活。

那年,张荔英才24岁,芳华正茂,意气风发,自己的绘画事业也处于高峰阶段。

但是,张荔英看到的是陈友仁的高风亮节,他就是她心目中的“中国第一美男子”。她毅然放弃了自己曾经抱定独身主义的想法,决定和陈友仁相伴到老。

于是,张荔英给上海的父亲写去了信件,告知了自己的恋情。

但是,父亲张静江得知这个消息,却非常生气。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差距,最主要的是,陈友仁和自己的政见有着巨大的分歧。

后来,陈友仁也给未来岳父写去了饱含真挚情感的邮件。他对于两人不同的政见只字不提,只是诚恳地表达出对张荔英的爱恋,并表示将全心全意地呵护她。

张静江毕竟是开明的家长,既然女儿喜欢,他也只得同意这门婚事。只希望2人互敬互爱,白头到老。

可是,张静江还是隐约感到女儿的婚姻会经历坎坷,他赌气说道:

“张荔英这段婚姻大概不会长久。”

没想到一句气话,却得到了无情的应验,他们的婚姻仅维持了14年。

3 伉俪情深

1930年,在法国巴黎,张荔英和陈友仁在巴黎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开始了一段神仙眷侣似的婚后生活。从此,张荔英的画作签名改为“CHEN”,随夫姓“陈”。

夫妇俩伉俪情深,互敬互爱,羡煞旁人。

陈友仁对自己的娇妻,不仅在情感上专一,生活上照顾,对她的绘画事业也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他是她最忠诚的模特。任何时候,只要妻子需要,他就会摆好一个姿势,长时间一动不动。张荔英曾经非常感恩地说:

“从一开始,在巴黎的时候,友仁一直都喜欢绘画,所以当我告诉他我要学美术,他不惊讶,只说那是好事,他帮得上忙……而且他随时都愿意为我摆姿势。这对画家是有帮助的。”

不仅如此,陈友仁还会陪着妻子到郊外写生,塞纳河畔留下了夫妻二人恩爱相伴的身影。

张荔英的画展事务中,陈友仁也是全程操办,亲力亲为。

在巴黎的安逸美好的时光很快过去。

动乱的年代,总少不了颠沛流离。抗战爆发后,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陈友仁,于1934年前往 香港 从事抗日活动。彼时,张荔英一直陪伴在丈夫的身边。

不久,日本侵略军就攻占了香港,夫妻二人双双被日军逮捕,并被转押送至 上海 软禁于家中。

日本侵略者时常来家中,对陈友仁软硬兼施,各种拷问。这对夫妻二人施加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但他们用极大的意志力支持着彼此,相信一定会“ 守得云开见月明 ”。

在那段苦难的日子里,张荔英始终不离不弃,与爱人风雨同舟。她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美好的图画,慰藉着彼此的心灵,耐心等待着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1944年,他们终于等来了抗战即将结束的号角,当曙光即将普照中华大地的时候,陈友仁却突发心脏病,于上海逝世。

4 短暂再婚

丈夫去世后,张荔英把所有的情感和精力都投入到她的油画事业之中,她原本打算不再结婚,但朋友们都劝她:

“ 在这个令人沮丧的世界,一个人生活实在是太孤单了。 ”

1947年,她再度进入婚姻,第二任丈夫是陈友仁生前好友何永佶博士。 但她的画作签名依然还是一直使用“CHEN”,以此纪念自己的爱人。

可惜,这段再婚只维系了6年,由于何永

在事业上一直不思进取,也没有稳定的工作,想当然地认为有妻子赚钱养家就可以了。这点,让张荔英非常不满。后来,二人还是于

1953年离婚,结束了这段短暂婚史。

5 伟大画家

离婚后的那年,

张荔英从马来西亚来到新加坡,接受了南洋美专校长

林学大

的邀请,做了一名美术老师。在该校任职长达27年,为新加坡培养出大量的美术人才。她后来入籍新加坡,成为国宝级的油画大师。

1993年

,漂泊了大半生的张荔英,在新加坡与世长辞,享年87岁。

这位祖籍来自江南水乡的美丽女子,一生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她的故乡

“水晶晶”的南浔

,她何尝不对故乡魂牵梦绕?于是,她用她的画笔寄托着那份乡愁。

她曾在自己的花园里,种下满池莲花,并创作出巨型油画精品《莲花颂》。这位伟大的女性画家用自己最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家乡的牵挂和热爱。

前期文章:张荔英的三姐张芸英也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

关注 @妮言呢语 借文字感知似水流年,用温度感恩你我遇见。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