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差阳错,丁汝昌虽为太平天国降将,最终却意外成为清朝海军提督

发布时间:2023-06-20 11:18:23 发布人:hao168

可以说,丁汝昌的人生充满了诸多的“阴差阳错”,自己人生中每一次重大转折似乎都不遵循主观意愿,而是命运的安排。然而,即便如此,丁汝昌之后的人生却因此受益匪浅。在一连串诡“阴差阳错”事件的引导下,丁汝昌从

可以说,丁汝昌的人生充满了诸多的“阴差阳错”,自己人生中每一次重大转折似乎都不遵循主观意愿,而是命运的安排。然而,即便如此,丁汝昌之后的人生却因此受益匪浅。在一连串诡“阴差阳错”事件的引导下,丁汝昌从一位太平军降将,奇迹般地转变为北洋水师的统帅。

①、作为降将,“阴差阳错”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

一开始,丁汝昌是太平军程学启下属的下级军官。在安庆之战中,程学启被曾家兄弟成功策反,带领着手下八十二名干将(包括丁汝昌在内)加入湘军。程学启在加入湘军后,凭借勇气和好斗的本质,在多次胜利中立下赫赫军功,不久后自立营头,成立了“开字营”。

尽管程学启势头势头正猛,但湘军的其他领导却对这位曾经的“太平军将领”十分不信任,连带着对丁汝昌等人也有了意见。当然,更多的人是妒忌程学启的战功,经常暗中给他“使绊子”,对于这样的情况程学启与丁汝昌等人也只能当做看不见,老老实实做自己本分的事。

在曾国葆攻占三河之后,他决定进行屠城为自己的兄弟曾国华复仇(曾国华此前在三河镇之战中战死沙场),但遭到了程学启的坚决反对,两人之间的关系也跟着变得微妙起来。

后来在李鸿章组建淮军之际,曾国藩决定将程学启这个“引起内部不和”的角色交给李鸿章,程学启在得知此消息后陷入犹豫,怀疑曾家兄弟要害死他。后来还是李鸿章不断劝说和,最终程学启成功加入淮军。就这样,程学启、丁汝昌等人成为淮军中的优秀将领。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国被平定后,清政府一度采取“以淮制湘”的政策,导致湘军将领的晋升机会远远少于淮军。如果当时程学启选择留在湘军中,那么丁汝昌也必然会随之留下,那么也就没有丁汝昌的后面的壮丽而不凡。

②、“阴差阳错”进入淮军,开启快速晋升通道

淮军初创之时,部队的战斗力参差不齐,唯有程学启部队以其勇猛无比而脱颖而出成为淮军中颇具实力的一支。在极短的时间内,“开字营”便成为了淮军中杰出的队伍。

此时正是李鸿章“创业初期”,因此李鸿章格外注重程学启、丁汝昌等人。此时,丁汝昌再次“阴差阳错”,在一次战斗中结识了刘铭传这个改变他命运的人。

刘铭传所率领的部队最初由安徽的团练组成时,其战斗力一般。但当他与丁汝昌并肩作战时,刘铭传认可了丁汝昌,并请求李鸿章将丁汝昌调入其部队。

李鸿章大手一挥,便同意了刘铭传的要求,丁汝昌便转到了铭字营中,这也是丁汝昌一次“阴差阳错”的机缘。可惜的是,在丁汝昌转去铭字营后不久,程学启便战死沙场,而程学启的开字营也因为程学启的就去渐渐消逝……与之相对的是刘铭传所率领的铭字营在丁汝昌的帮助下迅速崛起,成为了淮军中的佼佼者。

随着镇压太平天国的胜利,刘铭传被封“补授直隶提督”,而这仅仅只用了两年时间。当然,丁汝昌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从一开始的统100亲兵哨官,晋升为统马队,接着升任为营官,随后更被授予参将之职。

在后来镇压东、西捻军的历程中,丁汝昌被授予总兵,加提督衔,更是获得了协勇巴图鲁勇士号。丁汝昌的曾祖三代及其夫人也跟着受到了朝廷封诰。

丁汝昌的快速晋升,除了因其勇猛善战之外,还有与其每次“阴差阳错”的机遇密不可分。在当时,湘军已然开始落幕,加入淮军无疑可以获得快速晋升的通道,而铭字营又是淮军中发展前景最好的!

③、得罪领导,却再次“阴差阳错”进入海军系统,开创自己的“黄金时代”

1874年,清廷决定减少陆军部队数量,以筹集资金开展海防建设。刘铭传犹豫许久后最终决定裁撤丁汝昌所属的三营马队,这引起了丁汝昌的不满和抗议。

丁汝昌也因此得罪了刘铭传,二人的关系也变得极不融洽,最终丁汝昌被迫离开官场回到老家。在家中无所事事的时候,妻子安慰他说家里有几亩薄田,生活上没有问题,只需等待机会的到来。

终于在1877年,丁汝昌等来了他的机会终,陕甘回民叛乱,朝廷决定启用丁汝昌平定叛乱。在前往平叛途中,丁汝昌拜访了自己的老上司,李鸿章。恰好此时正是李鸿章与左宗棠的竞争的白热化阶段,加上李鸿章了解丁汝昌的能力,因此他不愿丁汝昌调往左宗棠指挥的阵营,于是便向丁汝昌提议,安排他前往英国学习海军,待到毕业后回国统领海军。在李鸿章的安排下,丁汝昌留了下来,并在之后朝廷催促丁汝昌出发之时,李鸿章以丁汝昌患有疾病,将他留在天津。

就这样,在李鸿章的安排下丁汝昌成功进入了海军系统,成为影响近代史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人物。如果丁汝昌坚持留在陆军系统中,那么他至多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将领,在史书中很可能仅有个别的记载。可惜的是,李鸿章说的派遣丁汝昌前往英国学习海军知识,最终未能成行,但好在丁汝昌这些年在军队中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处理起海军的事务来也是得心应手。

1879年,清政府向英国订购了四艘军舰——镇东、镇南、镇西、镇北,李鸿章便立即向朝廷奏请由丁汝昌留守海防,并充任炮舰督操。后来,丁汝昌作为北洋水师的代表人物,先后前往英国接收“超勇”、“扬威”两艘铁甲舰,并拜会了女王、海军将领、设计师等人,展现了出色的外交能力。

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爆发,日寇不顾一切对朝鲜大动兵戈,丁汝昌率部赶赴朝鲜,并成功将祸首朝鲜太上皇软禁起来,挫败了日本干涉朝鲜的计划。这次行动的成功,朝廷赏赐丁汝昌穿黄马褂的资格。

1886年,丁汝昌在日本长崎期间,北洋水兵上岸与日本警察及民众发生冲突,北洋总查琅威理下令对日宣战,而丁汝昌制止了这一举动,声明若要开战必须请示太后,当时的日本武力值不如清军,最终赔款5万余,这也让清朝丢失了压制日本的机会,日本以此次事件为耻,奋发图强,最终在黄海战役中打败北洋水师。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军,丁汝昌成为海军提督,并晋升尚书。这段时期被称为丁汝昌的“黄金岁月”,也是清代海军的“黄金岁月”。

丁汝昌在外交层面表现突出,使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海军提督。然而,这些表现多数在外交层面上,而在海军技战术方面,丁汝昌的专业能力欠缺。这就埋下了甲午海战的失败之因。

可以说丁汝昌的一生,是“阴差阳错”的一生,他作战勇猛,无论在湘军、淮军,还是在开字营、铭字营,都能建功立业,但在担任海军最高指挥官时,由于其缺乏海军系统的学习和实战经验,技术和战术上也不够专业,为其在黄海大战中的失利埋下了伏笔。

在甲午海战中失利,这也成为了他黄金岁月中最令人遗憾的一点。丁汝昌一生经历了许多的阴差阳错,但也正是这些“巧合”的安排,使他从一个降将逐渐成就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丁汝昌缺乏专业学习和技战术方面的经验,这最终导致了甲午海战的失败。如果在大清王朝的安排中,他更多地担任总领事务和战略决策,而将具体操练和技战术交给专业人士,或许结果会是不一样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战争和近代战争有很大的不同。近代战争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而缺乏这些支持的军官,很难胜任这个岗位。甲午海战对于丁汝昌而言,是一次沉痛的教训,也反映了大清王朝对于海军建设方面的一些缺失。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