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入侵,东南各督抚未进京勤王,慈禧之后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发布时间:2023-06-21 10:23:39 发布人:hao168

慈禧太后必然心里一百八十个不爽,但慈禧厉害就在这了,她能够不留痕迹的处理好这件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之后,慈禧对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的态度,出人意料倒也在情理之中,没有责备针对,反倒是该提拔的提拔

慈禧太后必然心里一百八十个不爽,但慈禧厉害就在这了,她能够不留痕迹的处理好这件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之后,慈禧对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的态度,出人意料倒也在情理之中,没有责备针对,反倒是该提拔的提拔,该高升的高升,倒也让人疑惑。

1895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惨败,与日本在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年5月28日,西方列强伸出魔爪瓜分中国,掀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

=大家都知道《辛丑条约》,签订此条约后,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了洋人统治朝廷的工具,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此时的清政府根本无力抵抗,而此时的慈禧,非但没有守卫大清朝,还如丧家之犬一般落荒而逃。侵华战争结束之后,慈禧对不进京勤王各督抚的态度,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光杆司令,有名无实

慈禧太后在1900年六月份颁布《宣战诏书》之后不得不面对东南互保的局势,李鸿章“此乱命也,粤不奉昭”,张之洞“坐拥东西,死不奉诏”。面对大势力这样的态度,慈禧太后心中定是盛怒,但是此时的慈禧太后,无疑是大周天子一般,只是能以太后的身份去命令东南九省的督抚,却没有能力去惩处不进京勤王的官员。

李鸿章当时听到慈禧宣战西方十一国时,第一反应就是“此乱命也,粤不奉昭”!这也确实在情理之中,在当时的状况和条件下,不要说是十一个国家,就是西方的一个国家,也未必能打得过,而慈禧宣战十一国,单单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势力,实在可悲。

李鸿章确实是个明白人,他自己心里清楚中国与当时西方国家的差距,自己也为中国办了许多实事,开设工厂建造强国。当初慈禧挟持光绪帝出逃,也是李鸿章留在那里,保全中国,无奈之举才签下了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相比之下,慈禧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痛心,更加让中国黎明百姓寒心!

张之洞当时与李鸿章同时发电报,抵制慈禧,两大督抚都清楚地表明了态度,其他的督抚心里自然也很清楚,但是唯有云南督抚奉诏,但是根本一点力量都没有,山高路远,这样的支持也只能在精神上实现了。

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刚开始,张之洞反对慈禧,上诏的内容是,臣罪侍东南,不敢奉诏,语气是显而易见的温婉,说温婉倒不如说是克制住的怒气和不满,而后来改成了,“坐拥东西,死不奉诏”,语气坚决,不容驳回,这其中的变化也是妙不可言啊。

后来,张之洞还提出,一旦北京失守,就推举李鸿章做总统,管理中国,而东南各督抚对此也无异议,大家对慈禧的所作所为大惊,大叹,大哀,这时候的中国确实需要一个新的管理人,来帮助中国走出困境,而李鸿章一心为国,实业报国,不可否认,没有人比他更合适带领中国继续前行。

在当时,慈溪手上是没有军队的,众所周知,在那样的时代,谁有兵有军队,谁就是大哥大,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荣禄,宋庆,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五个人是政府军的主力。但是自从庚子之变之后,局势大变,荣禄与聂士成相继战死,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两人的部下也离去。董福祥性格乖戾,喜好滥杀无辜,也被剥离兵权。经历过这些之后,慈溪手中没有实际兵权,这样的话,就算是要惩处,也显得无足轻重。

九省互保,投鼠忌器

慈禧太后如果要惩处官员,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九省互保的官员签订了《东南互保章程九款》,这一盟约把九省官员绑在了一起,说白了,他们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不会怕也不用怕慈禧太后秋后算账。

说起东南互保,倒是一个值得一提的问题,东南互保是由张之洞,盛宣怀,李鸿章等人推行的,从1900年,清政府慈禧太后向十一国宣战,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与各参战国达成协议,一看这阵仗,这队伍,可了不得,而这一举动让革命势力得到增长,而清政府的势力就被遏制。

在东南互保的事件中,盛宣怀的力量和作用不可小觑,在当时,盛宣怀与外国势力相交甚好,而且在西方势力面前多次表示诚意,盛宣怀的一系列措施,为东南互保的各个督抚和各国之间打造了一座信任的桥梁,为东南互保事件提供了坚实的力量。

再者,当时已经是大清中后期,大清江山不稳,社会动荡不安,此时的大清帝国已经经不起折腾了,而慈禧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这样,所以面对这样的政治联盟,慈禧选择了息事宁人。再者,慈禧和东南互保的官员虽然是对立面,但是他们有共同之处,除了不想看到大清衰落灭亡,就是怕洋人,慈禧怕洋人,东南互保的官员也是一样,说起慈禧怕洋人,倒不如说是恨洋人。

因为在1898年时,慈禧镇压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维新运动,软禁光绪帝,后来,在各国帮助康有为梁启超逃离中国后,慈禧想要废黜光绪帝,却遭到了各国的反对,所以慈禧一直怀恨在心,心里有芥蒂,怕洋人,也是恨洋人。话拉回到慈禧和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在政治立场一样之后,慈禧就不会再去惩处他们,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惩处那些官员们。

九省互保,益在大清

慈禧太后心里清楚,八国联军与大清军队实力相差悬殊,哪怕是所有省的官员带兵入京,也抵制不了八国联军强大的力量。所以九省互保的目的是为了保全大清的实力,所以他们并没有错。

九省互保,不是九省官员对于大清帝国坐视不理,是对于大清帝国的江山考虑,并且正是因为东南互保,才让许多地方,许多百姓免去了战乱带来的残骸,而且正是因为这样做,大清才保留了实力,没有让当时的局势变得更乱,以至于难以收场,慈禧清楚这一点,所以没有再去刻意追罚。

关于慈禧出逃,这里倒是有必要再赘述一下,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溪挟持光绪帝出逃西安,出逃途中,为了躲避洋人的追捕,慈溪一行人走的全都是偏僻的山路,路不好走,过的生活还都是风餐露宿缺衣少食,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行人经过两个多月的跋涉,终于抵达了西安,到达西安后,一年多的时间,慈溪老佛爷在西安干了些什么呢,这个问题着实让人好奇。

一年多的时间里,慈溪刚开始还是节衣缩食,就算爱好奢靡,也只是把自己住的行宫的墙垣涂成红色,后来却是愈加奢靡,修正行宫花了白银29万两,连吃的东西都是要最上等的,光她的厨子就100多人,每餐要白银220两,令人大惊,大叹,大哀!

后记

通过上述原因,慈禧太后分析完利弊,完全没有做出任何惩处措施,甚至是奖赏了这次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李鸿章没被处罚反被重用,张之洞倒是照旧,不过在慈禧死后成了权重之臣。

袁世凯自然是大家都了解的,受命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接了李鸿章的班,盛宣怀还没过多久就被加上了太子少保,奎俊、刘坤一也一切照常,在后来也是受封了,这样的结果,表明了慈禧的态度,也肯定了九省官员,虽是无奈之举,倒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