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还是那个端午,龙舟已经不再是那个龙舟了新京报专栏

发布时间:2023-06-22 11:17:48 发布人:hao168

▲2023年6月20日,福州市长乐区三溪村在进行龙舟夜渡迎端午活动。夜赛龙舟习俗在三溪村已经沿袭600多年,借此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健康。图/新华社 “一桨划过两千载,满江龙舟闹端阳。” 又是一年端午节

▲2023年6月20日,福州市长乐区三溪村在进行龙舟夜渡迎端午活动。夜赛龙舟习俗在三溪村已经沿袭600多年,借此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健康。图/新华社

“一桨划过两千载,满江龙舟闹端阳。”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到一年龙舟季。从古时祭祀祈禳的民俗活动,到如今的休闲运动、群众赛事,乃至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体育比赛项目,端午龙舟这项古老的运动,在传统文化中生根发芽,在现代的河流不断扬弃,正在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龙舟竞渡,祈禳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色

其实,在历史的河流中,端午、龙舟、竞渡,是三个不同时期产生的风俗和概念,那么,是什么样的文化因缘,让这三者化合成了今天看来再自然不过的传统民俗?

有关龙舟最早的记载见于《穆天子传》,“天子乘鸟舟龙浮于大沼”,晋代郭璞为本句作注:“沼,池。龙下有舟字。舟皆以龙、鸟为形制”。也就是说,周穆王曾经乘坐鸟舟、龙舟;屈原的诗中也多次写到龙舟,如《九歌·湘君》中,“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淮南子·本经训》也有“龙舟鹢首,浮吹以娱”的记载。汉赋中虽提到龙舟,但大多是皇家游船。可见,龙舟与竞渡在最初并无直接的关系。

最早用于竞渡的船只,则来源自我国古代南方地区的鸟文化崇拜,这种船只基本是鸟形,被称为“鸟舟”“飞凫”“鹢舟”等。古代南方部分地区有船棺葬的风俗,即原始社会的“魂舟”,当地人认为,逝者可以借助鸟的飞翔能力使亡魂飞入天堂,所以,采用鸟舟与凤舟竞渡。武则天时期,宫廷经常举办鹢舟竞渡活动,声势极为壮观,并有女性参加。

民俗学家江绍原先生认为,古代早期的竞渡,既不是一种娱乐,也不是对于屈原等人的纪念,而是一种“禳灾”的仪式。古人认为“疵疠夭札”,是可以用船运走的,也就是说,竞渡之日,正古人送灾之时。

龙舟竞渡在北宋时才开始逐渐流行。《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始出现龙舟夺标的竞赛,但是跟端午竞渡无关,时间也不是端午节,而是三月一日到四月八日之间。

南宋词人甄龙友《贺新郎》有句:“两两龙舟争竞渡,奈珠帘、暮卷西山雨。看未足,怎归去。”可见,从南宋开始,龙舟竞渡才与岁时端午节日联系起来。

近代学者、诗人闻一多在《端午考》中提到,“端午的起源与龙有着密切关系……它就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龙舟竞渡应该是史前图腾社会遗俗”。明清时期,形成天下无舟不竞渡的盛况。此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如苗族、傣族等受这种文化的影响,也盛行竞渡活动。

不过,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谁则众说纷纭。流行最为广泛的当然是纪念屈原,南朝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农历五月五日)投汩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还有的认为是纪念伍子胥,邯郸淳《曹娥碑》记载,“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另外还有纪念越王勾践说,纪念曹娥说,纪念白母娘说等等。

▲2023年6月21日,2023年国际皮划艇联合会龙舟世界杯在湖北省秭归县三峡大坝前水域徐家冲港湾开赛,来自美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支队伍参赛。图/新华社

乘水临风,传统体育历久弥新

其实,龙舟除了用来竞渡,还有不少花样表演。

北宋时期,龙舟的花样表演主要分为“旋罗”“海眼”“交头”三种。三种表演方式在组织形式上略有不同,“旋罗”需要所有队伍的龙舟围成一个圆圈;“海眼”与“旋罗”规则相近,不同的是会将参加表演的所有队伍分成两队;而“交头”则是参加表演的龙舟相向而行,擦边而过进行表演。

可以看出,龙舟活动在当时已经拥有一套合理的规则和组织形式。这个记载告诉我们,龙舟竞渡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20世纪80年代以前,龙舟曾一度被视为“四旧”而遭到严重破坏。龙舟文化的发展一度受到严重打击。直到1976年香港举办国际龙舟节,才拉开了中国龙舟国际化的序幕。1984年,全国首届“屈原杯”龙舟比赛举办。是年,原国家体委决定将龙舟运动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

1985年,中国龙舟协会成立。中国龙舟协会随后公布了《龙舟竞赛规则》(试行草案),1988年正式出版了《龙舟竞赛规则》《龙舟竞赛裁判法》。龙舟运动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也正因为如此,自1988年开始,全国不断举行不同规模的国际龙舟比赛。

1991年,国际龙舟联合会在香港正式成立,成员有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大洲的龙舟协会共12个。1992年,亚洲龙舟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发起国(地区)有日本、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等。

目前,国内已有北京、天津、上海、湖北、江苏、广东、陕西、吉林等20多个省区市常年开展龙舟运动,而国际龙舟联合会的成员已经发展到五大洲的将近60个国家。

2010年,广州亚运会,龙舟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2021年,东京奥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首个决赛日,三条龙舟在比赛间隙亮相海之森水上竞技场,这是龙舟作为表演项目首次被列入奥运会。

我们看到,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龙舟竞渡从民俗文化中走来,在逐渐体育化的过程中,从“民族的”逐渐演化成“世界的”。而龙舟文化也在体育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保持着传统文化的底色,让民族性得到传承,让文化财富与世界共享。

6月18日,人们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参加游龙舟活动。图/新华社

龙舟启示:从中国划往世界

“三山缥缈蔼蓬瀛,一望青天十里平。千骑临流搴翠幄,万人拥道出重城。”

这是宋代福州郡守程师孟的诗。诗句中记述的,是当时人们为观看龙舟赛,万人出城、千骑临流的壮观场景。

岁月更迭,如今,这样的场景依然是很多中国人过端午的标配。龙舟,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年复一年的劈波斩浪中完成与时代的对话,实现文化的延续。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龙舟竞渡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一些濒临危机、后继乏人的非遗项目不同的是,龙舟竞渡从起初的地域性地方特色活动,不断演变、发展、传播,广泛出现在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已经成为端午节的文化标志。

这带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现代和传统不是两个截然不同、泾渭分明的阶段,传统文化要想在现代再生,就必须在时代中汲取新的营养,赋予其新的时代元素,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化和重建。这是一种动态的发展与创新,是在保持传统文化内涵和灵魂的基础上,呈现出的一种动态的文化演变。

比如,龙舟竞渡在继承传统赛事的基础上,推进国际化赛事,不断创新,相继推出冰上龙舟、旱龙舟等,既保留了传统龙舟运动的技巧性与竞技性,也打破了龙舟运动季节的局限性,使传统体育得以继承发展,使民族文化蕴含的思想得以延续和创新,是传统文化创新成功的代表。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龙舟竞渡文化,其明显的地方特点和鲜明的民族风俗特征,使龙舟竞渡成为传统民俗运动中的代表,也成为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形式。龙舟竞渡也在流变过程中产生了深厚的时间印记,构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身份与特殊个性。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现代龙舟运动的发展创新,依然要在保持传统文化中优秀因子的基础上进行,这离不开传统龙舟文化的同步发展,离不开龙舟的新形态发展,离不开龙舟文化的创意发展。

竞渡者的拼搏,夺标者的奋勇,旁观者的呐喊助威……传统的力量正划向未来,连接起无限想象。龙舟竞渡,这项极具民俗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已经从乡村划到城市,从南方划向北方,从中国划往世界,由亚运会划向奥运大舞台。

而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化,龙舟竞渡已经与现代文化融为一体,现代龙舟运动已经成为端午龙舟竞渡习俗的活态遗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悠久的民俗文化。

在全球化、现代化发展飞速的今天,龙舟竞渡更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正从民间习俗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新的龙舟文化,并向时代化、国际化逐步迈进和靠拢。

撰稿 / 赵清源(专栏作家)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陈荻雁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