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40岁时,得罪咸丰皇帝被关进刑部大牢后,为何还能官复原职

发布时间:2023-06-22 13:37:10 发布人:hao168

每天3分钟,了解真实的曾国藩!曾国藩40岁时,得罪咸丰皇帝被关进刑部大牢后,为何还能官复原职?这是一个读者朋友看了我的专栏《曾国藩权谋术:乱世可成枭雄,盛世可为富商》第32章后,所提出的问题。其实,这

每天3分钟,了解真实的曾国藩!

曾国藩40岁时,得罪咸丰皇帝被关进刑部大牢后,为何还能官复原职?

这是一个读者朋友看了我的专栏《曾国藩权谋术:乱世可成枭雄,盛世可为富商》第32章后,所提出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我的专栏中有相关介绍,但由于篇幅原因,没有太深入讲解,我这里做一个详细的补充。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这一年,对大清王朝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年份,道光皇帝驾崩后,年仅19岁的咸丰皇帝登基。可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刚刚坐上龙椅,就必须解决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广西的洪秀全、石达开、杨秀清等人造反了!

清朝享受了太长时间的安逸生活了,不仅很多大臣不相信,咸丰皇帝也不相信有人会造反。在很多王公大臣的眼中,清朝的老百姓是非常幸福的,谁会冒着被抄家灭族的危险造反呢?

不过,也有人不这样认为,其中,一个叫曲子亮的监察御史,将洪秀全等人造反的原因,归功于广西巡抚郑祖琛鱼肉百姓,滥杀无辜,草菅人命导致,他上奏咸丰皇帝,建议将郑祖琛押解回京问罪。

曲子亮的奏折,和郑祖琛所上的奏折截然不同。郑祖琛在奏折中向咸丰皇帝汇报,说他已经将广西的匪患除去了。

任何一个领导,都喜欢听到好消息,尤其是一直在深宫中长大的咸丰皇帝,根本不喜欢听负面消息,他龙颜大怒,将曲子亮革职交吏部议处。

咸丰皇帝的这种草率行为,不符合官制礼仪,按照清朝的律例,御史可以闻风而奏,因此,曲子亮不应该被革职。可是,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人为曲子亮求情。曾国藩作为礼部侍郎,觉得咸丰皇帝的行为有违礼制,他只好在朝堂上站出来,为曲子亮求情。

咸丰皇帝并不是一个有格局的君主,他觉得曾国藩这是在挑战他的权威,非常生气,命人将曾国藩的顶戴摘去后,将他打入刑部打牢。

关于曾国藩在牢中所受到的折磨,在我的专栏中有详细讲解。我们这里重点讲曾国藩为何还能官复原职。

我们先来看咸丰皇帝释放曾国藩,将他官复原职的圣旨:

礼部侍郎曾国藩,直言谏事,忠勇可嘉,着即日起兼署兵部右侍郎。望该侍郎一如既往,忠诚谋国。钦此。

圣旨已经将曾国藩官复原职的原因说得非常清楚了,不过,背后的经过,却很曲折。

咸丰皇帝冷静下来后,也知道曾国藩说的是对的,可是,他并不想放下自己皇帝的架子,直接将曾国藩释放。于是,他征求恭亲王奕忻、肃顺的意见。恭亲王是辅政王爷,肃顺是道光皇帝留给他的助手。这两人的意见,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恭亲王和肃顺都非常聪明,并不直接指出咸丰皇帝的错误,两人上演一场好戏,只为曾国藩求情,恳请咸丰皇帝赦免他。咸丰皇帝顺水推舟,为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不仅不追究曾国藩的罪了,还对他进行嘉奖,让他署兵部侍郎,也表示自己是一个开明的君主。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恭亲王和肃顺还是比较欣赏曾国藩的,否则,他很有可能被咸丰皇帝真正治罪了。

一向不喜欢结交王公贵族的曾国藩,为何能得到恭亲王、肃顺的关注?这就是曾国藩善于权谋的地方,他不和这些人发生直接关系,却善于利用第三方关系。

那么,曾国藩是如何利用第三方关系的呢?在我的专栏《曾国藩权谋术:乱世可成枭雄,盛世可为富商》中,非常详细讲解。

本专栏近30万字,以曾国藩入朝为官为主线,剖析他如何利用权谋术,一步步走进权力核心的全过程,适合官场、商场上的人士阅读。

订阅方式简单,点击下方卡片,即可订阅、购买。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曾国藩年谱》、《清史稿》等。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