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自晚清保守派重臣家庭,却热衷西学;资助孙中山,一个电报数万大洋

发布时间:2023-06-23 14:36:57 发布人:hao168

今日接着说说关于豆腐的故事,聊聊晚清民国一段历史。豆腐是甫一发明,就饱受青睐的了。近代以来,因清政府国门被打开,中外交流客观上多了起来,豆腐也渐渐传到了国外。但颇具讽刺的是,使豆腐传播海外的,竟然来自

今日接着说说关于豆腐的故事,聊聊晚清民国一段历史。

豆腐是甫一发明,就饱受青睐的了。近代以来,因清政府国门被打开,中外交流客观上多了起来,豆腐也渐渐传到了国外

但颇具讽刺的是,使豆腐传播海外的,竟然来自一个特别保守的清朝重臣家庭。

这个重臣叫李鸿藻,晚清著名清流保守派,此人虽和大清另一重臣,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只差一字,却是李鸿章一生死对头,准确说是和所有办洋务的开明人士都过不去,打心眼里排斥洋人的一切。

但他却有个热衷西学,思想新潮的儿子李石曾

和他老爹不同,李石曾在科举之路上毫无建树,却热衷留学,也正是留学法国期间,他开了一家豆腐公司,虽然李并不一定是最早把豆腐带去西方的商人,但却是最成功的一位。

自此,洋人才算真正见识到了这一富有东方魔力的美食——从一颗颗黄豆变成一块块鲜嫩乳白的豆腐,可不是魔力嘛。

洋人能经常吃到豆腐,李石曾也赚了个盆满钵满。而大丈夫有了钱,就想有点作为,欲建功立业了。

彼时的大清帝国暮气已深,李石曾认为只有推翻清廷才能成事,以救民族国家。

于是他走好友张静江的路子,和孙中山联络起来,大力资助孙的革命党。

说实话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与洞察力的,毕竟彼时海外舆论界,还是康有为的保皇党更吃香。

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宣传,开始效果并不好,所收募捐也无法同康有为相比。

在这种情况下李石曾毅然决然资助起孙中山来,和他老爹李鸿藻维护旧体系的做法不一样,他做起了大清帝国的掘墓人

据说孙中山每逢革命缺钱,只需拍个英文字母的电报去巴黎,A代表一万,B代表两万,C代表三万。旋即,钱就给汇来了。

也因此,李和曾后来成为国民党四大开山元老之一,他那位好友张静江也名列其中,还有两位是吴稚晖与大名鼎鼎的蔡元培

因此要是没有这豆腐,怕也就没有李公子后面这一番功业了吧?要么说豆腐,它重要的紧呐!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