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故事:南洋女霸主,让海上列强都头疼的女人

发布时间:2023-03-15 12:35:57 发布人:hao168

康熙年间,海峡炮火连天,清廷收复台湾,统一之势,已无可阻挡。纵然郑氏家族雄踞海岛,也挡不住清廷水师,势如破竹的攻击。回忆一下鹿鼎记,没错!就是那个时候的事儿!一顿火力输出后,作为古来有之的我国宝岛台湾

康熙年间,海峡炮火连天,清廷收复台湾,统一之势,已无可阻挡。

纵然郑氏家族雄踞海岛,也挡不住清廷水师,势如破竹的攻击。回忆一下鹿鼎记,没错!就是那个时候的事儿!

一顿火力输出后,作为古来有之的我国宝岛台湾,成功收复。郑氏门下士兵,不是被俘被杀,就是投诚了清廷。

当然也有例外,就有这么一小撮残兵败将,在混战中逃了出来,往南洋方向,流向了珠江口为盗。换个地方又能风生水起了。

自此,珠江口那些,由水上人家组成的海盗疍家贼们,吸纳了这些台湾来的残兵败将。在经历了相处和睦到内乱横生,再到七派同盟等一系列事件后,从明末四姓四家族,逐渐演变为红、黄、蓝、白、黑、紫六帮。

到了清末初,红旗帮首领是一个叫郑一的年轻人,其人祖上便是郑成功麾下的军官,是在清朝收台时,从乱战中逃出台湾的。他们家的特点就是,海上整活儿算是家学渊源了。

胸怀大志的郑一,在自己的海盗生涯里,一直不甘心碌碌无为,只做小贼过一生。

他深知在腐朽的清廷下,吃黑道这口饭,那可是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小命随时祭天,顺便充当了清朝官员的kpi。只有做大盗,才能和朝廷分庭抗礼,一方称雄,不惧清廷的打压。

只有成为了大盗,也才正好符合,当时广东海盗喊出了的,“海外天子,不怕天朝”的口号。

所以多年来,他一直为梦想努力着。虽然没有草帽,但还是想成为珠江口的海贼王。一生致力于把珠江口各股疍家贼,统一成一个以他为首领的海盗大联盟,继而雄霸南洋。

而郑一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手下有着一群本领高超的小弟外,他还有一个贤内助。

这个贤内助,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巾帼不让须眉的南洋第一女海盗,诨名‘龙嫂’,自己人称她为郑一嫂。

【石家小妹】

1775年的一天,广东新会姓石的人家,出生了一个小女孩,这个女孩就是后来的郑一嫂。

关于郑一嫂娘家是做什么的?如今已经很难考证了。倒不是时间长远,而是海盗没有记载历史的习惯,所以关于她的身世,可谓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她不过是个船妓,被郑一看中后,赎身嫁给郑一,一朝爬上枝头成了凤凰。

也有人说,她是被郑一撸去当压寨夫人的。水中船上寨也算寨。

最流传的说法是,郑一嫂出生在作为郑、石、马、徐四姓疍家贼中的石家。

也就是说,郑一嫂的娘家和郑一是同行;这也是最主流,且站得住脚的说法。不然没点子基础,娇滴滴的小娘子可不容易突然转变成海盗南波万的。

那在海盗世家,这个小女孩的出生,确实没有什么好高兴的。

毕竟石家就是个海盗世家,船上生活自然是需要更多壮劳力,女儿不如小子这种事,一目了然。更何况娘家就算真的是海盗世家,总不能让长大的女儿来女承父业,拧着刀驾着船,挂着海盗旗去打家劫舍吧?

但是,可能是在父辈们打家劫舍的耳濡目染之下,郑一嫂就没机会成长为柔弱女子。

她长大后,因容颜艳丽被称为海上黑玫瑰,但骨子里依旧充满血性,杀伐果断,很好地继承了家族精神。

在被郑一看中之后,郑一嫂正式成为了郑一的夫人,从此之后,就被称为郑一嫂。

郑一嫂为郑一生了娃儿,让郑一的大海盗事业有了继承人,还帮郑一促成了广东海盗七大帮的结盟,让郑一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就在眼看着自己的丈夫,要成为清朝时代的海外天子时,意外从天而降,一场大风暴席卷了南洋,郑一葬身大海,郑一嫂从人生赢家变成了寡妇。

这一年,郑一享年四十二岁。这是人到中年万事休,孤儿寡母守家业。

【执掌红帮】

成了寡妇,郑一嫂根本没有时间去悲痛。

因为大姐头也是头儿的海盗传统,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红帮的一把手。

这下完犊子了。

郑一这个龙头大哥猝然离世,红帮群龙无首,没个厉害的镇压就直接乱了。

虽说大嫂继位名正言顺,可在男权的世界里,有的海盗还是不服郑一嫂的。不少小头目开始蠢蠢欲动,暗中打算想要夺权。

眼看着自己老公的事业,就要树倒猢狲散,郑一嫂可不甘心。

她打算继承老公的遗志,在犯罪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把郑家的海盗事业,发扬光大。

郑一嫂的办法是,制定规则,严格执行。包括规定了旗下海盗,胆敢擅自专权或是违背上级命令者,立斩不赦;任何窃取公共财物或是在乡民中偷盗者,也以死罪论处。这严格程度,清廷水军可是比不上的。

也还有着如强奸妇女者,将被处死;如男女私通者,男的斩首,女的腿绑重物,沉入大海等规定。

郑一嫂在这些自己立的规定上,那是说一不二,在进行了几次血淋淋的杀鸡儆猴后,红帮旗下的海盗们,对她是服帖了。没她狠还刺头的直接祭旗!算是把“乱世用重典”给拿捏了,红帮从此没人敢乱了。

不止如此,郑一嫂还给自己找了个亲信帮手。

此人名叫张保仔。正如听到‘幺妹’,就知道肯定时四川人一样,一听张保仔,这个很有两广味道的名字,就知道他是个说粤语的。

本来,这张保仔也是个良民,一直打鱼为生。

不巧的是,有一次随父出海捕鱼,出门没看黄历,就遇到了穷凶极恶的红旗帮海盗了。郑一把他家,连人带船都给掳了去,张保仔可能是为了活命,可能是为了其他什么的,从此决定打不过就加入。在上了贼船后,愈发当海盗当上瘾了。

在犯罪这条道路上,一走就是好几年。

他保仔这个名字,就是郑一赏识他其手脚灵活,干活利索又嘴甜,所以将他收为义子后,给他取的。

然后,张保仔也很服帖,一直伺候到干爹郑一死后,也继续效忠红帮。不过,此时的他换了个效忠法,那就是一来二去,和自己年轻寡居的干妈郑一嫂,来了个王八看绿豆,对眼了。

于是,两人索性结为了姘头。一个为风雨飘摇的事业努力支撑,一个在身侧鼎力相助,这共患难过,能不惺惺相惜……

所以吧,两人也不全是为了利益,多少是有点感情的,不然后来郑一嫂,也不会要求清朝皇帝,给她和张保仔赐婚了。

而且张保仔这人,确实成了郑一嫂的左右手,滚烫的心里全是郑一嫂。

张保仔和郑一嫂的关系,就像是东方不败和杨莲亭。很多事情郑一嫂不方便出面,都是没皮没脸的张保仔,心甘情愿地去做的。

唯一的区别是,郑一嫂不是那用自宫来追求武道极致的玩意。

而张保仔帮郑一嫂治理红帮的手段,也没有多高明。但是,在那个没有九年义务教育的时代,是最有效的手段,那就是封建迷信。

想当年,玩这手段的人真不少,在封建王朝时代,玩得好的都开国去了;比如刘邦,就曾经说他老母亲,和一条龙老来得子,生下了他,跟亲爹没啥关系。投胎前是亲妈的听床师实锤。

玩得次一点的,成了陈胜吴广那种,借着封建迷信的手段,把什么‘陈胜王大楚兴’的谣言,传得满天飞,也能把秦朝,闹得好几年鸡犬不宁。

再下一个档次的,也就是张保仔的套路了。

红帮每遇形势不利,部下思想动摇,或决断大事时,张保仔都会把自己的主张,悄悄先告诉船上的半仙儿,然后召集大小头目,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由半仙儿出面,在一段跳大神之后,活生生把张保仔的意见,变成了神的意旨。

然后海盗中的众头目们,会忽然发现,这神旨和张大佬的提议,居然一模一样。

文化水平基本没有,人均教育基本胎教的小头目们,会对此神旨深信不疑,自然对张保仔也是言听计从。

在他们这对雌雄大盗,齐心合力的治理下,红帮很快从权力交替的乱象中,快速走了出来,且蒸蒸日上,势力比郑一活着的时候还大。

全盛时期,红帮一众海盗达到了7万多人,大小船只从郑一时代的六百多艘,发展到了1000多艘。大船上,还都装有从西洋船抢来的大炮,海盗们也装备了大量火枪。

甚至没多久,红帮就敢明目张胆的,打劫大英商船,把大英东印度公司的狗脸,活生生抽得肿成了猪脸。相比之下,各个都在打小算盘的清廷,菜得抠脚。

【收拾外强】

可能是出于自己穷苦出生,又有着被海盗掳掠的经历。又或许是还有一点点善念,觉得都是同胞难下杀手的缘故,张保仔和郑一嫂联手后,红帮的海盗们,还真不怎么打劫沿海渔民了。

而且打劫那渔民的三瓜俩枣,根本养不活这么大的海盗船队。没有足够的资金,船都修不起,装备也配不齐。但是海盗不打劫,就等于躺平摆烂不上班,得喝西北风的。

奈何南洋海上,还不经常刮这西北风。要是靠喝风活命,红帮得活活饿死不可。

于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张保仔和郑一嫂,在一次眉来眼去的商议后,拍板决定,打劫还是要打的,老本行不能丢,那打列强就行了呗。

反正能漂洋过海,来中国做买卖的列强商人,谁不是富得流油的?

而当时南洋,有两个横行霸道的列强,一个是葡萄牙,另一个就是大英。

大英的东印度公司,在南洋各地,各种打着买卖的旗号,开始殖民。

得力于船坚炮利,可以强买强卖,生意那叫做的一个顺,赚得那叫一个满。

这可不就让郑一嫂和张保仔,看得流口水了吗?

于是,他们就经常打劫外国货船,连军火也来者不拒照单全收,顺便武装下自己。

在用列强运输的军火,强化自己火力的同时,红帮除了劫掠货物之外,还绑外国富商的肉票。

给钱赎人,不给钱就撕票。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本万利,血赚不亏的生意。

几次大案做下来后,红帮财大气粗了起来,开始以香港大屿山为主要基地,在香港岛上建立了营盘,建立了造船工厂。

活动范围,从珠江口直迄琼州海峡。控制了当年最繁华的航道,没有之一。

这种疯狂劫掠大英和葡萄牙商船的后果,是葡萄牙首先跳了出来。毕竟列强也要面子的,所以要收拾收拾郑一嫂。

整个驻扎在澳门的葡萄牙舰队,带上大量的美国雇佣兵,轰轰烈烈的出海剿匪,却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他们在被郑一嫂一套连消带打击退,还把澳门围困得水泄不通,几近断粮。

最后,葡萄牙还是只得咬着牙服软了。

甚至面对英国舰船,在我国的水域内横冲直闯的行为,郑一嫂也很看不顺眼。于是1809年,她亲手策划了,痛击广州内河英国船只的行动。

一战俘获一艘英舰,斩杀数十英国士兵。

大英当时都震惊了,觉得这伙海盗也太有种了。

对于有种的行为,当时还没有成为二流霸主的大英,为了维持帝国的体面,一向的办法是灭种。

所以,在1809年的秋天,葡萄牙和英国一起,叫上了大清,组成了联合舰队,开始突袭大屿山消灭红帮。联合舰队来势汹汹,不过配合上就要打个问号了。

大张旗鼓的行动,就是不能保密,这情报很快被郑一嫂获悉。

她亲自坐镇大屿山,在敌军来犯时纠缠住主力。亲自当诱饵,让联合舰队没有机会过多思考。

同时一招“围魏救赵”用出,海盗主力奇袭广州城,击杀虎门总兵。

联合舰队一看后院失火了,风紧扯呼!脚底抹油开溜了。

但是,你以为郑一嫂会这样放过他们吗?

来了还想走?想得美!

在撤退途中,早已埋伏好的红帮主力包围了联合舰队,于海上激战九个昼夜,红帮仅有四十人阵亡。

而联合舰队丢盔弃甲,大部分战船不是被俘虏,就是被击沉,只有几艘舰,狼狈的逃回广州。

得知这战报的大英女王,有没有恼羞成怒,大发雷霆咱也不知道,反正大英的操作是选择性失忆,绝大多数的史书上,都不敢记载这段历史,也是事实。

包括当时主要替大英,主理南洋殖民事务,生为大英骄傲的东印度公司,也不敢把这事,记录到公司成长史里去。遮羞布要挡严实了,不能有损他们心中的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招安从良】

在和英国、葡萄牙的屡次大战中,郑一嫂和张保仔的心境思想,都发生了变化。

或许是心中事非观的产生,亦或者是其他的,他们已经开始厌倦了海盗的生活。

正在这个时候,几大海盗帮里的第一大帮派,黑旗帮来逼婚了。

由于张保仔和郑一嫂的感情,并不是完全公开的,黑旗帮认为既然郑一嫂是寡妇,海盗可没为夫守寡的习俗,求娶风韵犹存的郑一嫂,下嫁黑旗帮大佬理所应当。当然,也打着把势头正猛的红帮也顺便接手了的心思。人“权”两得,岂不美哉!

秉承着书和老婆概不借人的原则,张保仔第一个不答应,虽然张保仔没有书,但是,郑一嫂就是他老婆啊。

郑一嫂也不答应,据说是她看不上黑旗帮头领。这小算盘打的这么明显,一看就不太聪明的样子,哪有张保仔会来事儿呀!

于是,两个帮派摩擦冲突不断。这时候,红帮的对外掠夺,成了对内征伐了。

清廷见海盗内讧了,立刻甩出一套怀柔政策,开始招安。

红帮在外有大英、葡萄牙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黑旗帮的威胁下,加上郑一嫂和张保仔,真的是厌倦了海盗生活,打算改邪归正,金盆洗手,于是开始了接受招安的行动。

当然了,面对清廷的招安,郑一嫂他们可不会傻乎乎的就贴上去,还是认真提了条件的。第一,红帮海盗绝不向地方官下跪。第二,皇帝必须为郑一嫂和张保仔赐婚,让他们名正言顺的,成为合法夫妻。讲义气,还维护真爱,现代人见了都要羡慕一把。

起初,清廷是不答应了的,赐婚倒是小事,主要是招安仪式海盗不下跪这点,让清廷不爽。于是,郑一嫂不顾众人的反对,带着由17名妇女儿童组成的代表团,赴广州面见总督,进行了激烈的谈判,顺便在广州城内贩卖了一把私盐。

乌合之众的海盗,居然能凑出谈判代表团了,这事可给郑一嫂长脸了。别说还整得像模像样的!

没多久,事情就谈拢了,考虑到招安对沿海百姓,可以达到避免不少的流血牺牲,当时的两广总督,还是答应了郑一嫂的要求。

于是,红帮海盗们,在不下跪的情况下,和清军把酒言欢,落地招安,成为了朝廷的义军,拿着清廷的军饷,生活趋于平静。

郑一嫂也和张保仔结了婚,成了诰命夫人。张保仔封三品官,后升从二品。曾调福建闽安、彭湖等地任副将。

但是好景不长,1822年,患肺痨病的张保仔,在澳门英年早逝,享年不过才三十九岁。这么一看,当海盗还是挺费命的。

从此,这伙南洋一霸的海盗,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但是,郑一嫂还活着,她的故事并未结束。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是她严令海盗,不得强奸妇女。更是在她被招安的三十年后,展现出的民族大义。

在郑一嫂被招安的三十年后,鸦片战争爆发。

恶寇扣关,列强战舰来势汹汹,抵进广州,虎门等沿海地区。

硝烟四起,列强企图用他们手里的大炮、鸦片和dollar,撬开大清国门,林则徐面对列强绝不服软,亲自坐镇广东指挥战斗。

已经六十五岁的郑一嫂闻讯,连夜赶往广东,会见了林则徐。

由于当年和英国海军多次交手过,郑一嫂对这个海上对手了如指掌。可以说对方撅起来,就晓得拉什么。

她没有把英军习惯,作战方式等等敝帚自珍,而是毫不保留的分享给了林则徐。

在战场上为林则徐出谋划策,以她在当地的声望,号召广东人民,英勇的投入到抗击外敌的战争中去。

战争后期,一些清廷的软骨头,开始排挤林则徐。最终,林则徐被昏庸的清朝皇帝革职,大清毫不意外的输了鸦片战争。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就此签订。

郑一嫂自此销声匿迹,或许她对这个腐朽又无能的清廷,也心灰意冷了吧。不知在她最后的人生时光里,有没有后悔了投诚了一个,从上到下都在摆烂的朝廷?

四年后,郑一嫂安静死去,史书和民间,都没有记载她怎么死的,人们很快就忘了,曾经有那么一个女海盗,在多次抢劫了英国和葡萄牙等列强后,为了避免沿海百姓流血又流泪,放下屠刀,接受了清廷的招安。

而在国家危难之时,有不顾年老体迈,挺身而出,为保护这片土地拼尽全力。

如今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那些风光霁月的娱乐明星,却不知历史长河里那位抵御外敌的郑一嫂。就连教课书上也没有过她的名字。

但是西方对她时至今日依旧耿耿于怀,曾经打不过她的西方,在有电影的存在后,一直找机会丑化郑一嫂。

2007年5月25日,这个机会来了,当日美国上映了一部电影《加勒比海盗3》,剧中几大海盗王的角色里,就有一个面目可憎的瞎眼女海盗,名叫清夫人。其角色从经历到结局,都是根据郑一嫂为原型塑造的。

在剧中,清夫人不但瞎眼,还画着苍白面色的恐怖妆容,那就是西方世界,对这个他们打不过的美人,进行的精心丑化。

但在这种西方暗戳戳的丑化下,又有几个人知道,虽然双手曾经误入邪途,名叫郑一嫂的女人,却在改邪归正,被招安之后,也有着比如今那些,满口西方屁都是香的公知们还硬的骨头和高傲的头颅。

(视频已在加急制作中,敬请期待...)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