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文976字尽显愚昧,至今藏在英国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3-06-24 13:33:09 发布人:hao168

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曾经的“天朝上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入侵,竟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曾经的辉煌也彻底不复存在,谁能想到清朝在“康乾盛世”之后便再也没能重现昔日的繁荣,反而沦为了待宰的羔羊,任西方的殖民侵略

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曾经的“天朝上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入侵,竟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曾经的辉煌也彻底不复存在,谁能想到清朝在“康乾盛世”之后便再也没能重现昔日的繁荣,反而沦为了待宰的羔羊,任西方的殖民侵略者所宰割。

出现这种局面也怨不得别人,只能怪当时清朝的统治者傲慢无知,不懂得跟随时代的发展,即便是被称为一代明君的乾隆皇帝也是如此,而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乾隆曾经给英国国王写过一封信,全文总共976个字,而内容表达的含义却是愚昧至极,那这信上究竟写了什么呢?

自古以来的世界强国

如果单看清朝末年,与其他世界强国相比简直是弱得无可救药,可是在这之前中国是自古以来的世界强国,首先,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是少有的早期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发展是赢在了起跑线上的,所以我国古代王朝的发展要远远领先于世界的其他国家。

就比如我国先秦时期,在华夏的这片土地上,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封建王朝,而纵观世界很多地区仍然还只是一些氏族部落,甚至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明,毫无疑问此时的古代王朝已然是少有的世界强国之一。

而等到秦朝之后,自秦始皇开始创立了皇帝制度,又确立了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自此之后,封建王朝的制度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并且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而反观西方,唯一有亮点的也就是亚历山大帝国,可要是真与秦朝比拼实力那还是稍逊一筹,而世界其他地区都是比较平静,古罗马的衰败,非洲的封闭,拉丁美洲仍然还是原始的土著部落,试问能与我国此时王朝相抗衡的国家能有几个?

后来到了隋唐时期,我国的整体实力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进展,很多国家都作为此时我国王朝的附庸国,寻求庇护,并且还效仿我国的政治体制,学习复刻我们的文化,最好的例子就是如今日本所使用的文字,便是借鉴我国的文字进行改造的,而如今的东南亚国家在曾经更是纷纷前来朝拜当时大唐的皇帝。

到了明清时期,我国算是迈入了更高的发展层次,继宋元以来的经济文化发展,无论是比拼文化软实力还是军事硬实力,明清两朝在世界上来说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强国,尤其是清朝时期,到了康乾盛世的时候更是一度出现了万国来朝的局面,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巅峰时刻,更是清朝的发展的顶峰。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自此之后清朝的发展日渐落后,到了晚清甚至都不如曾经附属小国发展得好。

王朝没落衰败的原因

要说强大的清王朝走向没落乃至灭亡的结局绝非偶然,恰恰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而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这第一方面就是和清朝的政治体制有关,我们都知道清朝仍然是沿袭前朝的封建专制制度,即便是有所变革和改动,也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度的中央集权致使国家缺乏民主,所有的权力都收归在上层统治者的手中,国家的命运和人们的未来也都掌握在他们手中。

在这其中有一条非常错误的政策,那就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时期统治者支持天朝上国,物资充盈的思想,拒绝与世界其他国家相互往来,即便是商品贸易也加以严格的限制,换句话说清朝的统治者打心底里就瞧不起外国人,他们骨子里有着那种高傲,可正是这种态度,导致清朝与世界断了联系也渐渐的脱离了时代的发展轨迹。

其次就是从经济方面来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国家,统治者极其重视农业的发展,而且还愚蠢的认为农业是整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为此还出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简单来说就是鼓励农业发展,抑制商品贸易,对于工商业不仅加重赋税,更是极力限制其发展规模,这也致使清朝时期的经济增长水平极为缓慢,甚至是停滞的状态。

最后就是从科技方面来说,我国自古以来的发明创造并不少,就比如四大发明的问世绝对是在世界上都是十分出名的,但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于科技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许在他们眼里只需要维护自己的统治,保证国家安稳即可,对于未来的发展他们并没有太果在意,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古代很多的发明往往更重视实用性,而忽略了其中的科学理论,就比如古人在拿罗盘给人算命的时候,西方人却利用这种发明征服海外。

乾隆给英国国王的信上写了什么

西方利用科技征服海外,而清朝却在走向覆灭,清朝的灭亡不怨他人,只能说是当朝的统治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更没有足够开明的思想去应对未来的发展,反而背道而驰,最后走向灭亡的结局也实属是意料之中,其实要说清朝皇帝这种自大而又愚昧无知的思想在乾隆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来了。

据说当时乾隆皇帝为自己举办八十大寿,而当时的一些西方国家正开展工业革命,渐渐地发展成为了世界上少有的工业强国,其中最为领先的当属英国,在工业革命的时代,要想实现其价值,就必须将所有的工业制成品销往世界各国,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不断的提升自己国家的经济实力。

于是当时的英国便以祝寿的名义为乾隆送来了很多英国特有的工业产品,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能够与清朝交好,毕竟当时的清朝可是数一数二的强国,二来就是借助这个机会将自己国家的商品能够倾销到中国。在英国送来的这些礼品中有蒸汽机,织布机和军用武器等等,也算是比较有诚意的了。

可乾隆皇帝看后并没有怎么高兴,因为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或者说他还没有意识到此时清朝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对于这些先进的科技更是缺乏重视,但面对外国使者,身为皇帝的他出于礼节就必须回感谢信,在信中乾隆一共写了976个字,信中的内容除了表达感谢外,更是略带嘲讽的说到自己的国家什么也不缺,自然也不需要英国送来的这些器具。

结语

乾隆话里话外尽显身为皇帝的高傲,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却是十分的愚昧无知,他不知道此时的英国已经发展到何种地步,而清朝又面临着怎样的局面,依旧活在自我的世界中,也依旧被天朝上国的思想所蒙蔽着,也怪不得后来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不得不说,很多事情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也正是在这种压力下中国才能有如今的繁荣昌盛,同时,这封信也被收藏于英国的博物馆,虽然已经尘封于历史的过往中,但是却时刻警醒着世人落后就要挨打,要以建设国家为己任,绝不能有所松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