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清朝在中国历史当中具有着独特的地位。在全世界展开社会变革的时期,清朝统治者却依旧深深执着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对内对外都执行着严格的封闭政策,不仅造就了自身的灭亡,同时
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清朝在中国历史当中具有着独特的地位。在全世界展开社会变革的时期,清朝统治者却依旧深深执着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对内对外都执行着严格的封闭政策,不仅造就了自身的灭亡,同时也使整个中国陷入极度困苦的境地。
除了时代环境的不同外,清朝自身的一系列政治制度与政策同样具有特殊性,与以往封建王朝嫡长子继承制大不相同的秘密立储制度便是最好的体现之一。
一、秘密立储制度的实施有其自身的背景
1、雍正皇帝的处境要求他尽快立储
公元一七二二年,雍正皇帝正式即位,是为清朝历史上的第五位皇帝。作为每一个封建王朝、每一个皇帝都无比重视的大事,立储一事几乎在整个封建社会当中都拥有极高的优先性,雍正自然也不例外。
继位不过数月,雍正便召集群臣,表达了自己对于立储的迫切愿望:“然圣祖既将大事付托于朕,朕身为宗社之主,不得不预为之计。”雍正之所以会表现出如此急切的态度,除了立储本身就极具重要性之外,与当时雍正所处的政治环境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甚至从某种角度来看,秘密立储制度只是一种在清朝中后期得到短暂实行的特殊制度。
事实上,雍正并非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大统、成就帝业,而是在与康熙其他子嗣的艰险斗争当中表现优良,最后才获得康熙的青睐。因此,对那些在争夺帝位当中遭到失败的皇子来说,他们对于雍正的继位始终有些耿耿于怀,以至于在其登基后依然不放弃对帝位的觊觎,这就为雍正造成了较大的政治压力。
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雍正不得不采取相应的一系列措施,其中既有着直接打压分化他们的势力,如将胤禟发派青海,胤禵召回中央,也有着如立储这般早日定下皇位继承人以让其他皇权觊觎者死心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立储当然是需要头等完成的大事。
另外,由于清朝为异族建立的王朝,在封建政治制度的构建上并不如汉人王朝那般完善,如之前清朝册立继承人一直都需要经过八旗王公大臣们的推举和同意。诚然,这种制度似乎体现出了一些早期民主的特点,但其实弊远远大于利。
王公贵族们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自己的利益,必然会极力推选“自家人”来当皇帝,一个个利益集团也就此产生。他们之间的剑拔弩张与明争暗斗不仅会造成清政府本身实力的受损,同时也不利于皇权的稳固。为了避免这种斗争的扩大化,雍正便必须早日立下皇储以断绝其中不轨之人的念头,这也是为了给日后的乾隆铺路。
2、秘密立储制度有其实施的必要性
在中国历史上,嫡长子继承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圭臬,这也是古代皇位继承之时难以打破的规定。然而,这一制度固然有其必要性,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弊端。
一方面,嫡长子只是一种身份,并非一种能力。也就是说,只要一个皇子运气足够好,出生的时间比其他人都早,那么他就已经是未来命中注定的皇帝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这个皇子本身的能力如何,或者说他在日后的品行如何,都很难改变他最终能够成功继位的结果。
若是皇子励精图治,这当然是好事;若是皇子贪玩享乐、品德低下,就将对整个国家带来巨大的危害。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种命运的注定性,这会促使相当一部分的大臣会选择趋附在太子身边,既有着出谋划策,也有着阿谀奉承,“太子党”就此形成。再加上太子背后本身所存在的宗族,太子的政治势力自然将得到增强,以至于成为能够影响朝政的力量。
然而,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全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哪怕仅仅是出于自保,对于这种现象都必定是难以忍受。更何况,在中国历史上,太子与皇帝爆发冲突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无论是汉武帝与其太子刘据的兵戎相向,还是南宋文帝被太子残忍杀害,都是鲜活的教训,这也就更导致皇帝不敢让太子拥有过分强大的势力。
因此,过早公布太子人选绝非万全之策,秘密立储制度就此被雍正帝设想出来。
二、秘密立储制度本身也是利弊参半
1、对于稳固封建统治来说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正如前文所说,当皇太子的身份公布后,其周围自然而然地便会聚集起一群以其为首的利益集团。但是,当这个利益集团成长起来后,皇帝便不得不对它产生猜疑忌惮之心,进而引发对太子本人的猜忌。
当太子感受到来自皇帝的猜忌后,对自己未来是否能够成功获得帝位也会相应地产生怀疑之心,甚至认为自己将遭到废黜。当皇帝和太子之间互相形成猜忌之后,他们之间的信任也就荡然无存,如何保全自己就成了最重要的目标,并最终引发一场惨烈的政变。相比之下,在秘密立储制度之下,人家都不知道谁是太子,“太子党”自然就不会产生了。
其次,从继承人选择的变动来看,秘密立储制度也尤其显著的优势。在古代封建社会,太子的设立向来被视为一国之根本,对于稳定人心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即便皇帝其实对太子有着诸多不满,或者认为太子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担当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也无法轻易将其废黜,明神宗在位时期的国本之争便是如此。而一旦更换太子,朝廷当中原有的政治格局又要重新洗牌,这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不利的。但是,如果是秘密立储制度,情况便立马不一样了。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谁是太子,皇帝便可以慢慢考察、慢慢思量,随便更换太子人选也只是自己的事而已,完全不会引发任何波折与动乱。
最后,秘密立储制度也有利于选拔出真正具有能力的继承人。在嫡长子继承制下,太子能成为皇帝与其本身毫无关系,而完全是因为制度规定如此。在这种未来命运已经得到确定的情况下,太子本人很难不会生出骄傲放纵之心。
若是皇帝教导得当,太子自然无比优秀;可若是教导无方,一个未来的昏庸皇帝便就此出现了。相比之下,在皇太子人选并未确定的情况下,各位皇子为了增加自己被选为太子的可能性,必定会竭尽全力提升自己、做出足够的政绩以求得皇帝的认可。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之下,最后能够脱颖而出的当然是最为优秀的那位,也是最能够带领国家走向强盛的那位。
2、秘密立储制度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弊端
中国古代之所以会选择以嫡长子继承制来作为皇位继承的首要规定,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增加皇位在交接之时的稳定性。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几乎没有人能够忍住内心中的觊觎之心,那些最为接近这一权力的皇子们更是如此。
在权力的诱惑之下,他们是否能够克制住自己的行为就需要打出一个极大的问号,皇子间自相残杀的恶劣局面便会有出现的可能性,甚至最后演变为大规模的政治冲突。秘密立储制度虽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皇太子的人选,但这终归没有昭告天下,只有皇帝一人知晓。因此,若是没有来自皇帝的强力约束,秘密立储制度的这一缺陷将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另外,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在享受着最高权力的同时,所要面临的困难也同样是常人难以企及。正所谓在其位谋其职,纵观千年的中国历史,只知道贪图享乐却又最终落得个好下场的皇帝又有几位。
因此,即便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皇帝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能力来保障自己现有的地位。然而,在秘密立储制度之下,皇帝即便有心仪的人选,也必然不可能将政治资源过多地放在他身上,否则也谈不上秘密了。
因此,如果皇帝最后选定的继承人缺乏足够的政治历练,那么让他成为皇帝就无疑将是一件弊大于利的事情。姑且不谈那些足以淹死人的繁忙政事,仅仅是面对那些不服气之人就足够让人焦头烂额了。
三、总结
总的来说,秘密立储制度只是一种相对于嫡长子继承制来说并不谈不上明显的优越或者落后,充其量只是不同而已。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雍正不得不通过迅速立储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帝位,而先前的历史教训则让他创设性地选择了将立储一事作为秘密保存下来,并最终构建了秘密立储制度。
可以说,秘密立储制度的存在是特定政治环境下的产物。因此,在整个清朝历史当中,通过这一制度而登上帝位的皇帝也不过只有四位而已,其适用性其实并不算高。
参考资料
1、《清朝秘密建储制度利弊探析》——王继峰
为你提供模拟城市的攻略信息,为了满足玩家们美化市容的心愿,《模拟城市:我是市长》推...
为你提供金铲铲之战的攻略信息,在金铲铲之战中,卡牌之间的技能反应是非常重要的,他能...
微博怎么设置半年可见?有使用微博的用户应该都知道其实自己发布的动态是可以设置观看时...
小编为大家分享黎明觉醒金券获取方法 黎明觉醒金券怎么获取相关内容,黎明觉醒金券获取方...
夜间正能量网站入口网址是可畅享最新精品的直播软件,各品类精品直播内容都是不会有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