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大王浦在廷:早年经营马帮,孙中山授少将衔,一女婿家喻户晓

发布时间:2023-06-25 04:53:03 发布人:hao168

1950年12月的一天,滇北名城宣威。在一所老宅子里,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躺在病榻上,久久难以咽下最后一口气。老先生在等待着自己心爱的小女儿回来,见最后一面。浦在廷彼时,这位老先生的小女儿卓琳,正随丈

1950年12月的一天,滇北名城宣威。

在一所老宅子里,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躺在病榻上,久久难以咽下最后一口气。老先生在等待着自己心爱的小女儿回来,见最后一面。

浦在廷

彼时,这位老先生的小女儿卓琳,正随丈夫邓小平进军大西南。获知父亲的病情后,她心急如焚,日夜兼程赶赴家中。然而,而当她赶到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这位老人就是号称“火腿大王”的浦在廷,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今天就讲一讲这位老人的传奇故事。

一、书香门第走出的马帮帮主

1873年5月,浦在廷出生在云南宣威县城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浦春澜是清光绪年间的拔贡,如果进京赶考,或许能中举谋个一官半职,但受时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最终只能在宣威城里设馆办学,以维持生计。

在自己仕途无望的情况下,他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四个儿子身上,一心指望他们能够考取功名。老大、老二、老三不负众望,分别考取了秀才、贡生,然而,唯独小儿子浦在延对考取功名没有半点兴趣,让他颇为头疼。

1887年的一天,年仅14岁的浦存廷向父亲提出要去马帮。这是浦春澜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儿子“自甘堕落”赶马帮,简直有辱斯文,哪里会答应,浦在廷被命面壁思过。

然而,浦在廷终究还是违背父命,偷偷跟着马帮跑了。父亲派人追,派人抓,关他禁闭,……可是抓得住他人,却抓不住心。最终,父亲没办法,只好听之任之,随他去了。

云南马帮

云南是个多山的省份,特别在上世纪初,没有公路,更没有汽车,马帮是云南省内,包括云南与缅甸、老挝等周边国家往来的主要交通方式。

那时,外国人喜欢中国的土货,很多精巧的外来物品在中国内地也大受欢迎。这样,马帮便从外面运进来洋纱、洋布、洋碱(即肥皂),再从国内运出一些川盐、火腿等从中获利。

然而,马帮生活绝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好,有时要穿充满毒雾的原始森林,要躲过土匪强盗的拦路抢劫,的的确确是件危险的苦差事。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跋涉水如汤,天过十人二三死”,可以说是马帮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经历过无数次死里逃生之后,靠着精明细致、吃苦耐劳,浦在廷终于拥有自己的马帮,运输范围也覆盖到昆明、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等地。

浦在廷名气也渐渐大了起来,成为滇北一带有着相当经济实力和政治声望的商人,并被推举为宣威县商会会长。

二、宣威火腿扬名天下

在我国著名的土特产中,火腿是一种制作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因其肉质深红似火而得名。

我国很早就有“三大名腿”之说。“三大名腿”指的是:产自浙江金华的金华火腿,产自江苏如皋的如泉火腿和产自云南宣威的宣威火腿。

金华火腿又称“南腿”,如皋火腿称“北腿”,而宣威火腿则叫“云腿”。

在此之前,宣威人制作火腿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据说,其腌制方法最早是从民间腌制腊肉的方法借鉴而来的,聪明的宣威人又进一步做了完善,这样,腌制出来的火腿就具有了独特的风味。

宣威火腿

这种由农民手工加工的火腿,色泽鲜艳红白分明,细嫩润滑、醇美味香,咸中有甜、营养丰富。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宣威火腿最初的影响仅限于云南省和离宣威较近的四川、贵州的一部分地区。

浦在廷在马帮做贩运生意的时候,每次把宣威火腿运到外地,很多商号和小买卖人都争先恐后地来订货,后来他索性削减了其他货品,主要向外地推销这种家乡特产。

渐渐地,宣威火腿在泰国、缅甸等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一种深得人们喜爱的热门商品。

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初一,宣威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宣和火腿罐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宣和公司)宣告成立。这是浦在廷联合其他9人筹资4万银元创办的宣威第一个股份公司,浦在廷任总经理。

马帮经营得好好的,浦在廷为什么要办火腿罐头公司呢?

原来,宣威火腿也有着明显的不足:表面肮脏,粗大笨重,不便携带,这就影响着销路的进一步扩大。如何能够进一步扩大宣威火腿的销路?浦在廷时时在思索琢磨着。

那时已有罐头食品流入中国。浦在廷眼睛一亮:如果把火腿加工成罐头,不是更加美观大方,保质保鲜,适于商贩长途运销吗?

说干就干,可是他一个人并没有开公司的本钱,于是就联合了9名出资人,开了这家火腿罐头公司。

如今的宣威火腿罐头

宣和公司成立后,浦在廷多次派人到日本去学习罐头制造技术,并从美国购进了成套的罐头制造设备,很快就生产出了第一批火腿罐头。

由于罐头包装别致,携带方便,味道鲜美,很快在国内外市场打开了销路,产品供不应求。许多客商纷纷上门联系,要求提供货源或与宣和公司合作联营。浦在廷先后在昆明、湖北、广东、香港等地增设了公司分号,罐头销路成倍扩大。

1915年,美国在旧金山市举办了“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在这次世博会上,来自中国的宣威火腿获得了金奖,成为云南省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名特食品之一。

巴拿马金奖证书

到1918年,宣和公司生产的“寿”牌火腿罐头日产量达300罐,年产10万罐,市场已经遍及全国。

但是,国际国内的战乱却为宣和公司的经营埋下很大的隐患。

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出口的罐头回款情况不理想,老客户要求发货,却迟迟不付款;国内军阀混战,有的销售点的罐头被军阀“抬走”也不付款;当地政府也把其看做一块肥肉,频频增加税收。1920年,万般无奈之下,宣和火腿有限公司宣布破产倒闭。

经受过马帮艰苦生活磨炼的浦在廷,怎么会那么容易被打倒?

1921 年,浦在廷重整旗鼓,将“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并创办“大有恒”商号,生产“双猪”牌火腿罐头。很快,“双猪”牌火腿罐头风靡市场,成为地地道道的抢手货。

1923年,广州举办食品博览会,浦在廷将双猪牌火腿罐头送展,大受好评,获优美奖。孙中山为之题赠“饮和食德”,并委任浦在廷担任广东省烟酒公卖局局长和全国总商会副会长。

火腿公司业务蓬勃发展,以“双猪”牌火腿罐头为代表的系列产品除在国内销售外,还远销港、澳、新加坡、缅甸、越南、巴拿马、日本、德国、法国等市场,在国内和东南亚各地开设了26家分号,生意红红火火,事业昌盛兴旺。

没想到,厄运又一次袭来!

在追随滇军参与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他与唐继尧等滇军军阀产生罅隙,被投入监狱,尽管生命无虞,但公司被查抄,他又一次变得赤贫如洗。

然而,见多识广的浦在廷没有灰心气馁,他又集资10万银元,成立“云南宣威浦在廷兄弟火腿罐头股份有限公司”,日产罐头500罐。

1928年11月,在上海“中华国货展览会”上,浦在廷公司的“大有恒”商号生产的宣威火腿和火腿乳饼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

宣威火腿终于成为闻名全国的知名品牌。

三、护国护法运动滇军“粮草官”

在那个群雄逐鹿、军阀混战的特殊时代,作为一个商人,要想不和军界发生联系而图谋更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这既是乱世之中民族工业生存之道,同时也是浦在廷从军兼商的一段传奇历程。

浦在廷经营过马帮,又在经营火腿生意,筹措运输物资自然是行家里手。

1916年元月,云南首义,再造共和,翻开了云南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蔡锷率领的护国军途经宣威,入川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需在宣威设兵站筹措后勤给养,当地推举宣威商会会长浦在廷为兵站负责人。他目睹护国军军纪严明,冒着严寒,秋毫无犯,他非常感动,积极为护国军筹粮集款。自此以后,宣威兵站几乎成为常设机构,一直由浦在廷料理。

唐继尧

1918年,护国军由四川凯旋返回经过宣威时,都督唐继尧亲自给浦在廷颁发银质梅花奖章,书赠“急公好义”匾额。1921年,范石生派驻宣威,又得到浦在廷鼎力支持,为此,范题赠“宛水榕峰,形势秀雄,挺立能人,有如在公”的赞词。

1921年4月,广州举行非常国会,制定政府组织大纲,孙中山就任大总统,11月10日,孙中山发出北伐通电,号召西南各省讨伐军阀。浦在廷随滇军入粤参加北线,被任命为旅粤滇军军需总局局长。公司生意暂时交由兄弟打理。

然而,滇军尚未入粤,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又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离开广州避难,1922年底,滇军受孙中山之命,入粤平叛,很快将陈炯明赶出广州。1923年2月21日,孙中山返广州就任大元帅职,嘉奖讨陈有功人员,浦在廷被授予少将军衔。

浦在廷故居

此时,浦在廷声望达到了顶点。

然而,“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上文已经提到过,一场暴风雨再次降临。

1924年11月,孙山山应冯玉祥等人之请,发表北上宣言赴京,不幸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唐继尧并非真正的革命者。孙中山去世后,他就以为有机可乘,与驻粤滇军总司令杨希闵共谋叛乱。

但浦在延坚信孙中山三民主义,表示继续支持廖仲恺和广东革命政府,引起杨希闵愤恨,被以贪污罪投入监狱,直到国共两党组织的黄埔学生军北伐回师东征,定叛乱后,才得以出狱回乡。

从此,浦在廷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和相互倾轧,从军政界彻底隐退,后来唐继尧、龙云等云南军政高层多次请求出山,他也不为所动,隐居在乡野之中。

四、宣威火腿,何时再扬名

此次回到家乡以后,浦在廷就再也没有出去过。连昆明的生意,他也只是帮着拿拿主意,日常经营都由几个儿子负责。他已经不求大富大贵了,他认为那一切其实到终了也不过是一场虚幻。

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一些社会慈善工作上。回乡后,他先后担任过宣威县慈善会主席、救济管理会理事长及经理;他还出任过宣威团防局长、妇女放足促进会主任、县佛教会理事长等职。据《宣威县志》记载,浦在廷在抗战时还担任过宣威抗日救国会常委。

1930年,滇黔公路勘测到宣威,他夜以继日,查阅资料,翻山过河,设计最佳途径。他还因地制宜,促成公路沿县城西河东岸修筑,防止了城区的水患。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后,形势日趋恶化。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入侵东南亚和占领了中国的上海、广州等对外通商口岸后,交通被切断,火腿罐头外销停止,内销日趋减少。

另外,加工火腿罐头必需的马口铁,全靠进口,海路断了,没有做包装的原材料,云南以火腿罐头为龙头的民族工业遭到致命的打击,渐渐衰败沉落。

浦在廷苦心培育并曾光彩照人的“双猪”牌火腿罐头日趋凋谢,失去昔日的光辉。

下面,说一说他的家庭生活。

浦在廷共育有三男四女。

长子浦承统,从小随父经商,子承父业,一直是父亲办厂和打理商号的得力助手。无论是在兴办宣和公司还是创办大有恒商号,他都是骨干。浦在廷广州入狱之后,他和母亲和妹妹返滇后,一直支撑着浦家在云南的最后一处商号。

次子浦承纲,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毕业之后,参加了北伐战争,还担任了连长之职。浦在廷原本想,在那个军阀当道的社会里,经商必须要有军界支撑,所以他希望有个儿子立身军界。但是,蒋介石叛变了革命,中国革命转眼进入低潮,浦承纲也就心灰意冷,脱离军队回到家中,随父亲和兄弟经营产业。

浦承绪是浦家最小的儿子,1927年,浦在廷将其送到日本留学。在日本,由于受父亲的革命精神和当时进步思潮影响,参浦承绪加了进步组织,从事爱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为党做一些地下工作。浦承绪从外界带回大量进步书刊,给几个妹妹以很大影响。1930 年由于叛徒告密,云南省地下党几乎被完全毁灭,浦承绪与党失去了联系,开始专心经商。

社会上流传着浦氏三姐妹,实际上是四姐妹:浦家还有一个大女儿叫浦承静,早年曾嫁给一位云南讲武堂的军人。起初生活还好,后因婆媳关系紧张以及丈夫纳妾,后半生过着凄惨的生活。正是姐姐的悲惨命运,促进了妹妹们对人生认识的转变。

我们经常说的浦氏三姐妹,是指后来到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浦黛英、浦石英、浦琼英。其中,又以浦琼英,也就是卓琳的名气最大。

邓小平、卓琳夫妇

话说宣威火腿再次扬名海外,已经是上个世纪80年代了。随着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部署,乘着十一届三中会会的东风,宣威火腿加工业也革故鼎新,多层次系列产品的推出,使宣威火腿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90年代后,宣威火腿获得各种国际大奖,名噪一时,重新走向世界。浦在廷虽然没有看见宣威火腿的再度辉煌,但后继者仍然不会忘记他的卓越贡献。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