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十八年的一只断箭

发布时间:2023-06-25 09:35:37 发布人:hao168

故宫隆宗门匾额上有一只断箭。嘉庆十八年十月八日下午三时,二百多个庄稼汉没有“买票”,从东华门、西华门攻入紫禁城的核心要地。两天一夜,这些人在嘉庆家里烧杀,干翻了近百名侍卫,从容赴死——狠狠地羞辱了清朝

故宫隆宗门匾额上有一只断箭。

嘉庆十八年十月八日下午三时,二百多个庄稼汉没有“买票”,从东华门、西华门攻入紫禁城的核心要地。

两天一夜,这些人在嘉庆家里烧杀,干翻了近百名侍卫,从容赴死——狠狠地羞辱了清朝最高统治者。

这支断箭,就是那几天留下来的。

断箭清晰可见,只剩寸许留在匾外

紫禁城,还没我农村二大爷的栅栏牢固。嘉庆皇帝愤懑地说:“从来未有,竟出大清朝!”

在几百年前的明朝,也闹过一次,那位皇帝也姓嘉,叫嘉靖。16位宫娥夜战大明皇上,差点给他勒死。只不过那事儿,是人家宫斗剧失控了,属于紫禁城“内部矛盾”。

这次不一样,老百姓明火执仗闯进来,要谋反啊!

和乾隆不一样,嘉庆皇帝是内敛的,甚至有一点羞涩,不喜欢拽词。好几天失眠,嘉庆皇帝憋出来四个字儿——因循疲玩。这四个字的知名程度,超过了他皇阿玛的四万多首诗。

因循疲玩,对这事儿,总算有了一个感性的评价。

因循不作为。

几百人逃票进入紫禁城,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得到警讯,但没有一个人当回事儿,没有一个官员愿意负责去调查。大家都在“忙”,也都在“等”,直到东窗事发。

疲玩不出活。

清朝整个吏治系统出现了大问题,都在忙,却都在糊弄,没有一个人是干活认真,就像驴拉磨,只不过拉的是空磨,直到磨盘翻了,砸断了主人的一条腿,大家才幡然醒悟——以前很忙,却没干正事儿。

因循疲玩,当今许多企业家纷纷引用,用以抨击拿工资不干事的中层。

嘉庆皇帝

如果我们将嘉庆朝比作一个企业,来看看它究竟哪方面出了问题?

第一,会唱歌,老板才赏识。

“董事长”嘉庆每天夙兴夜寐,忙得很,臣工们的确很体谅圣心,不给他老人家添麻烦。

董事长问:“下面有事儿吗?有没有需要我批示、协调的啊?”

下面回答:“好得很,大家衣食足知礼仪,走路都哼着歌。”

有人这样评价嘉庆治下的清朝:

出了事儿,砸不到脑袋上,是会办事儿;有任务下来,能趟过去,是能平事儿;正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挂在嘴边上,但如果真要落实到行动上,那叫不懂事儿。

唱着催眠曲,整个“企业”集体酣睡,直到鸦片战争爆发,企业从世界强国中退市。

第二,多磕头,少说话。

干事多,一定会犯错误;干大事,犯大错误的几率会成倍增加。

清中期有一个大臣,名叫曹振镛。他的名字起得好,左边金灿灿的福禄,右边平平庸庸,凑成了一个52年没犯过错的“名臣”。

半个世纪金枪不倒。

镛先生总结经验说:“多磕头,少说话!”多磕头,除了能表现服从的精神姿态,还能锻炼身体,延年益寿;少说话,可以避免祸从口出,更能“益寿延年”。

雕栏玉砌

第三,会拍马屁,才能平步青云。

嘉庆的孙子——咸丰帝,身边有一个军机大臣,名叫王文韶,人送外号“溜溜球”。

王文韶有一项特异功能。

每当面临决策,举手表决,承担责任的时候,王大军机听力就会急剧下降。

“你说的啥?”

“我说,想听听您老的意见!”

“啊!你说的啥……”

下属悻悻然走后,王大军机听力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可以隔一百丈听京剧《鹿台恨》。

上面有皇上顶着,他一个军机大臣能有啥意见啊?皇上的圣旨不需要意见。

唯上,会拍马屁,才能活久见。

王大军机活了七十八岁。在他死后的第四年,清朝挂了——算是陪葬吧。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