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国使者访清,请求将全部国土纳入大清版图,乾隆为何拒绝?

发布时间:2023-06-26 09:58:04 发布人:hao168

在今天的山东省德州市北营村,有一座历史遗迹,名为“苏禄国东王墓”,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这座古墓见证了苏禄国与明朝的友好历史,也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变迁。许多人可能对于苏禄

在今天的山东省德州市北营村,有一座历史遗迹,名为“苏禄国东王墓”,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这座古墓见证了苏禄国与明朝的友好历史,也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变迁。

许多人可能对于苏禄国这个国家并不熟悉,但要是说它就是菲律宾的前身,估计就不陌生了。苏禄国位于现今的菲律宾苏禄群岛,它的权力模式十分新奇,三家王侯共同掌权,分别是东王、西王和峒王,其中东王的权力最大。而坐落于山东德州的东王墓,并不只是名称巧合,埋葬于其中的,正是苏禄国的东王。其他国家的王侯,为何葬于中国的土地上?这一切还要从明朝永乐年间说起。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打造了庞大威武的舰队,让郑和率领舰队下南洋,行西洋。郑和的舰队武力远超后来西方的殖民舰队,以东南亚诸国的国力,很难与明军抗衡。但郑和的使命不是开疆拓土,而是昭示皇威,与诸国进行朝贡贸易,展示大明的强大、繁荣与友好。

郑和舰队经过苏禄国,苏禄国被明军的强大所震撼,更为这支威武文明之师所折服。苏禄国的三位王侯家族都对北边那个广袤的明帝国十分仰慕和向往,于是在明朝永乐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417年,苏禄国三位王侯集体出动,带着家眷和大小官员一共340多人组成的使团,来到明朝访问。

永乐年间不乏有小国向明朝朝贡,但是像苏禄国这样拖家带口,国王亲自带着家眷还有官员访问的还是第一次。明成祖朱棣为表诚意,热心接待了苏禄国使团,带着他们遍览皇宫,游山玩水,品鉴美食,临行前,明成祖还赐予大量金银珠宝。

苏禄国使团甚为感激,自此以明朝为宗主国。然而在归国的途中,东王不幸在山东德州染病去世,东王去世前希望自己能够葬于明朝的国土。明成祖得知东王不幸逝世的消息后,立即派官员前往主持东王的葬礼,并以藩王的规格将东王厚葬,还赐予东王谥号曰“恭定”。

东王的长子归国继承王位,主持政务,而东王的王妃和其他子嗣都留在了明朝,自此居于山东德州,为东王守墓。经过繁衍生息,东王的后裔形成了族群,他们世代生活于中国,清朝雍正年间,皇帝同意了东王后裔的入籍申请。自此,东王后裔成为华夏子民的一份子。

而归国的东王长子和其余诸王对明朝也十分景仰,一直把中原王朝当作宗主国,即使明朝灭亡,苏禄国依旧将中原王朝清朝奉为正朔,定期朝贡。

乾隆五年,这一年苏禄国再次派遣使者觐见皇帝,而这一次使者带来了一份大礼:苏禄国的一包国土。一包泥土不算什么,但进献国土的意义无需多言,使者带来苏禄国王的旨意,请求皇帝准许苏禄国将全部的国土献于中国,所有苏录国民都编入中国籍,史书载“请以户口人丁编入中国图籍”。

自古以来,主权和领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灵魂,主动进献全部国土请求归并的事例在历史上都属罕见。苏禄国之所以愿意并入中国,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历史渊源。苏禄国自明朝时就与中国形成了良好的外交关系,苏禄国一直将中原王朝视为宗主国,东王的后裔甚至入了中国籍。苏禄国自上而下都对中原王朝十分敬仰,让他们并入中国,并没有什么阻力。

二是现实需要。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西方殖民者的舰队开始将獠牙转向全世界各大洋,东南亚诸国亦未能幸免。西班牙数次率军入侵苏禄国,苏禄国英勇抗击,将西班牙人打跑。但是苏禄国知道以自己的国力,不是西班牙的对手,与其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不如并入宗主国。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苏禄国才主动向清朝皇帝提出,将全部国民和国土都并入清朝。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西方殖民国家,统治者恐怕都会笑醒,以苏禄国重要的地理位置,如果能将其纳入版图,对后续的殖民扩张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苏禄国本以为清朝会欣然同意,然而他们没想到,乾隆皇帝却十分干脆地拒绝了他们。乾隆帝的回答是:“苏禄国倾心向化,其国之土地人民即在统御照临之内,毋庸复行赍送图册。”这其实就是一句好话,潜台词是不同意苏禄国的归并请求。

白来的国土,乾隆帝为何拒绝?其实原因很简单:闭关锁国。乾隆皇帝并非对于领土扩张没有欲望,但乾隆帝要的是大陆领土,由于清朝一直奉行闭关锁国,与外界接触很少,所以统治者对于大洋的重视程度很低。在乾隆帝看来,苏禄国只是一个小国,让其并入中国,不仅不会带来什么益处,清朝还要承担帮助苏禄国防守的责任,而这就与清朝的闭关锁国国策有冲突。

所以,乾隆帝拒绝了苏禄国。苏禄国使臣失望而回,几年以后,苏禄国再次遣使贡方物,这次以后,苏禄国就再没有来过了。因为失去帮助的苏禄国终究不是殖民者的对手,他们先后成为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的殖民地,并成为帝国主义向亚洲殖民的中转站。

乾隆帝对于苏禄国的消失并没有在意,他以为自己只是失去了一个藩属国,但他不知道的是,由于自己和整个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失去了抓住这个时代的机会,逐渐走向了衰落。

参考资料:

《明史》

《清史稿》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