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临终,为什么点名让一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的高明

发布时间:2023-06-27 13:02:21 发布人:hao168

中国历史延绵上下五千余年,是世界上从古至今从未中断延续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至今还存在的唯一一个,悠久的历史就像一条长河一般,有过潮起潮落的波涛汹涌,也有过安安静静的细水长流,一直从亘古奔

中国历史延绵上下五千余年,是世界上从古至今从未中断延续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至今还存在的唯一一个,悠久的历史就像一条长河一般,有过潮起潮落的波涛汹涌,也有过安安静静的细水长流,一直从亘古奔涌向未来。

满清时期更是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巅峰,康乾盛世,康熙皇帝,作为清朝最著名的几个皇帝之一可以说是相当开明的,清朝时期的盛世他也起到了开端性的重要作用,所以最后濒临驾崩的时候,场面大一点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是皇帝。

俗话说死者为大,古代对于去世这件事情看得是很重的,尤其像皇帝这种天下最重要的人物,即使是有人陪葬也是不为过的,但大多古代统治者用于陪葬的都是女性,但是康熙皇帝却独树一帜,康熙临终前,为何点名让一个男人陪葬?雍正继位后才知父亲高明。

其实找人陪葬这种行为,是和古代的一些制度有关系的,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我国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陪葬制度,有的趋向正常,有的就相当残忍,刚才所提到的活人殉葬形式,其实就是出现于我国古代并且在后续朝代浮浮沉沉。

其实多种殉葬制度的出现最早的时候不只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而多半是因为人们对于死亡的错误理解,正是这种错误的理解,曾经一度导致各种残酷殉葬制度的出现,因为早在古代最早的时候看来,亡故的人和活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就像当时秦始皇所说的,他自己不会死,只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继续带兵打仗而已,所以秦始皇才会下令修建了兵马俑,随着他去另外一个世界继续一统天下,不过这种说法被秦二世采信了,并且更加离谱,认为那些兵马俑是没有生命的。

后续的朝代都会用纸人和贡品代替活人,最多就是一个守陵制度,当然,话说是被禁止,但是在那个皇帝说了算的时代,殉葬制度的恢复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用于殉葬的多为女性,这与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有关。

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的女性,其社会地位都是非常低的,就算是皇宫中的嫔妃和娘娘们也不例外,除非你生下个一儿半女,否则你在最后就只有陪葬的份,总而言之在古代,像康熙这样指明男性陪葬的例子是很少的,虽然少,但是依旧存在。

其实说到男性殉葬,最早进行的人应该就是秦穆公了,作为春秋时期帮助秦国走上霸主地位的国君,能力方面绝对是不一般的,他还非常少见的开创了幕宾制度,正是这个制度,为后来的男性殉葬埋下了伏笔。

虽然当时的社会尚处于奴隶制时期,但是这种做法已经是非常超前了,所谓幕宾制度,就是允许其他国家的人才到秦国来献计献策,大展身手,这种创举在当时各国是从未有过的,秦穆公的这种做法让众多人才集思广益,完善了当时秦国的制度。

但是很快也引起了秦穆公的担忧,因为当时的这些人才,全都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国家,或许我在的时候还能够正常表现,那要是我死之后呢?会不会继续忠心于后来的国君,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一旦有什么其他的想法,那秦国岂不是相当危险?

毕竟是一百多位中流砥柱一般的顶尖人才,秦穆公的这种操作造成了后续秦国朝中的人才断层,以至于之后的数百年之间都处于人才断层的阶段,战国初期的秦国也是萎靡不振,甚至当时秦国战败,秦王嬴政的老爹被送去当人质也是受到了这件事情的影响。

按照社会的正常发展来看,当时的大批男性人才殉葬已经引发了这么严重的后果,后续朝代大都应该引以为戒,在活人殉葬消失之后,男性殉葬的情况压根就更加不应该出现,但是在清朝的时候,还是出现了特殊情况。

康熙皇帝玄烨,可以说是清朝时期最重要的皇帝,虽说是其中的第四位,但是其对大清朝和历史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也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八岁就继位,十四岁亲政,当时康熙的年龄还是比较小,所以遇到了许多困难。

首先就是鳌拜,作为当时的权臣,康熙首先就想到,要想坐稳皇帝这个位置,首先就必须除了鳌拜立威,所以玄烨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功夫,不仅如此,还暗自训练了一批武功高强的武士,最后趁其不备,除掉了鳌拜。

成年之后,也是遇到了很多的事情,但是都被康熙皇帝给一一化解了,平定三番,击退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平定台湾和噶尔丹,一步步打下了后续大清朝辉煌繁荣盛世局面的基础,康熙皇帝辉煌了一生,唯一令人头疼的就是他在立太子的时候。

等到后面这些皇子们都成年之后,纷纷开始觊觎这个皇太子的位置,收买勾结朝中大臣,有的甚至群起而攻之,太子胤礽也担心自己的位置受到威胁,竟然直接想要通过政变直接夺取权力,这种操作惹怒了康熙,直接废了他太子的身份。

太子一死,长子就天真地以为皇位非他莫属,于是教唆康熙干掉太子,康熙大怒,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大清王朝可以说不断的有皇子结党营私,组织自己的势力,康熙皇帝对于这些事情也是深恶痛绝,太子的事情不断的起落,胤礽后来被复立,最后又被废,还抓来监禁了。

隆科多的风生水起

隆科多的仕途可以说是比较顺利的,早在康熙的时候,就已经是一等侍卫了,而后又被康熙任命为步军统领,这个职位是非常高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皇城警备队的队长,权力是非常大的,康熙曾经也告诫过他说,虽然有这么高的位置,但是自己也应该知道收敛和控制。

隆科多对康熙的忠告也是乖乖听话,而后在发生太子夺位的事件之后,康熙还派隆科多去监视两位皇子的动向,这种信任程度是从未有过的,但就是如此被信任的一位大臣,在康熙的弥留之际,却被点名陪葬了。

隆科多只能去找当时身为太子的胤禛,太子知道以后,还真就向康熙去求情了,当时的康熙见状,只能是强撑病体,将隆科多找了过来,令他表明忠心,要用心辅佐太子,这才保住了性命。

康熙的精明之处

其实康熙的这种做法不得不说还是很聪明的,他小时候经历过权臣掌权,也知道这种情况的危险性,而如果对隆科多不加约束,那么隆科多对于太子来说迹象当年自己,面对的鳌拜一样,然而太子又不一定会像自己一样有办法掌权。

总结

这或许就是康熙的高明之处所在,通过自己的经历预想到将来可能发生的结果,而后通过一些手段试探或者强制权臣的忠心,为子孙后代的国家治理扫清障碍。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