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为主的古代,日落而息的中国人,为何孕育出了宵夜文化?

发布时间:2023-06-27 19:45:52 发布人:hao168

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里,深夜是人们难得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如今人们的睡眠时间越来越晚,在晚饭后补一顿宵夜,也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在物质极大丰富,且有外卖平台助力的今天,人们对于宵夜的选择十分多样化

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里,深夜是人们难得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如今人们的睡眠时间越来越晚,在晚饭后补一顿宵夜,也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

在物质极大丰富,且有外卖平台助力的今天,人们对于宵夜的选择十分多样化。

▲宵夜大排档

那么在古代社会中,人们的宵夜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从古代的夜市文化入手,去一探究竟。

一、唐代之前的夜市

自从周代以来,礼法制度便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先秦时代中国的经济并不发达,人们通常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进行交易,除了大城市外几乎没有正规的集市。

▲汉代边城集市

即使在大城市中,集市交易的时间也是有着严格规定的,到了晚上城中会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

那时人们甚至连家门都不能乱出,因此便不具备出现夜市的可能性。

这种情况到了汉代出现了一定的转变,虽然汉代和周代一样也采取了严格的宵禁制度,但是汉朝政府已经开始和周边少数民族部落进行交流,部分少数民族百姓有着在夜里进行交易的习惯,因此汉代部分边陲城市也就出现了夜市。

当时最有名的夜市出现在甘肃武威,这个夜市的主要顾客便是西北游牧民族的客商。

在汉代时我国的生产力尚不发达,因此在这些夜市中并没有出现专职售卖食物的小贩,客商们也大多都是自带食物充饥,并没有形成夜宵文化的土壤。

东汉时期,我国的岭南等地区也出现了这种夜市,那里的主角也是周边的少数民族。

在三国时期,东吴丹阳太守万震所著的《南州异物志》中,记载了商人会在夜里,请当地的狼㬻族人来嗅新收到的黄金,据说这样就能分辨出金子的成色。

▲汉代马蹄金

在当时的西南地区,也有百姓在夜间沽酒的记载,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些地区汉朝政府的统治并不稳定,因此当地的宵禁制度并不完善,这便给了夜市发展的空间。

不过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汉代,这些地区和西北集市一样,并没有专门的宵夜商贩,自然也没有所谓的宵夜文化出现。

二、唐代的夜市文化

我国第一次出现真正的夜市文化,要追溯到唐代,在唐代中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以长安、洛阳为代表的大都市更是聚集了大量的百姓。

为了管理百姓,唐朝政府采取了严格的坊市制度,将百姓的生活区和商业区,区分开来,且一如既往地延续了前朝的宵禁制度。

▲唐代长安城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唐代的文化也发展到了中国古代的极盛水平,人们也自然产生了更多的娱乐需求。

虽然在坊市制度和宵禁制度的管理下,唐代普通百姓并不能参与到夜生活中,但是唐代时的贵族阶级们却十分自由。

他们不但经常在自己的居所中进行宴会,还会到酒楼、青楼等地消遣。

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些酒楼会在夜间继续营业,并为来此消费的达官显贵们提供相应的食物。

目前并没有很多唐代酒楼提供宵夜服务的史料描述,不过从盛唐诗人笔下的诗歌来看,当时夜间的宴会活动十分丰富。

与会者觥筹交错,欣赏舞女表演的同时,自然也少不了佳肴的身影,只不过对于餐桌上的菜品,如今的我们就只能去想象了。

▲唐代贵族宴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唐代虽然有着严格的宵禁制度,但是在一些小城镇依然有“违法的夜市”的存在。

这些夜市并不是给百姓用来消遣和吃宵夜的,而是用来交易木柴、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的。

为了防止这些集市被当权者发现,人们会编造所谓“鬼市”的传说,借此来逃避朝廷的追查。

在这种非法的夜市里,自然也不会有宵夜摊贩的身影,因此中国的宵夜文化要等到解除宵禁后的宋代,才真正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三、宋代的宵夜文化

从晚唐时期开始,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度便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到了五代时期,在开封等大城市中宵禁制度已经等同于虚设,当地的市民经济也取得了不俗的发展。

因此在赵匡胤登基之后不久,便下令全面取消了北宋的宵禁制度。

这让百姓们也可以享受到开封等大型都市的夜生活,原本的商业街道,也迅速分化成为各具特色的夜市。

▲北宋汴京街头

两宋时期每到日落时分,人们就会纷纷走上街头参加娱乐活动,酒楼茶肆充斥着街道的各个角落,各类民间曲艺也大多诞生自两宋时期,这为中国市民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宋的市民阶层和之前朝代的先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为此他们需要在晚饭后,加上一顿宵夜来让自己在晚上娱乐时,能保证充足的活力。

由于这个需求成为了城镇百姓的共同需求,因此宵夜售卖这个行当,也在宋代逐渐发展起来。

在《东京梦华录》中,是这么描述当时汴京的宵夜摊位的:

“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东京天晓前,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

这些形形色色的小吃,让人们在游玩之余能够填饱肚子,其亲民的价格更是受到了各阶层人士的欢迎,这让两宋的宵夜文化,取得了蓬勃发展。

当时北宋各大城市的宵夜摊贩,还会根据时令的不同,调整菜单。

到了冬天,他们就会卖前面文章中提到了各种荤食,而在夏天,各式各样消暑的冷饮就会取代前者的位置:

麻饮细粉、素签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儿、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穰沙糖等冷饮的名字,至今读起来依然令人神往。

▲如今的宵夜摊

在宋代之后,中国的夜市文化逐渐成型,并被延续下来。

虽然在元明清三朝,宵禁制度再次出现,但在坊市制被取代后,宵禁的力度与唐代相去甚远。

因此许多大城市中依然存在着宵夜摊子,人们也乐于在深夜去吃上一碗热气腾腾,有滋有味的小吃,这也让中国的宵夜文化,得以传承下来。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