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之子哈姆奈特,与《哈姆雷特》到底有没有关系?

发布时间:2023-06-28 12:56:04 发布人:hao168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剧作家、诗人。图为纪录片《揭秘莎士比亚》(Shakespeare Uncovered,2012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剧作家、诗人。图为纪录片《揭秘莎士比亚》(Shakespeare Uncovered,2012)画面。

1596年8月11日,年仅11岁的哈姆奈特去世。四年后,莎士比亚写出了可能是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Hamlet)。鉴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的相近,以及“Hamnet”(哈姆奈特)和“Hamlet”(哈姆雷特)两个名字之间的相似,无数人都曾经猜测过二者之间的联系,甚至怀疑《哈姆雷特》中的那个幽灵是否就代表着不幸夭折的哈姆奈特。

1585年,哈姆奈特·莎士比亚的洗礼记录。

英国作家玛姬·欧法洛也长期思考着这个问题,当她第一次知道二者的相似处后,她就在脑中迫切地试图还原出当时的场景。在搜索了一些资料后,她以莎士比亚之子为主人公,写出了小说《哈姆奈特》。小说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新鲜的想象,以及,通过跟踪小说里还原的部分场景,我们可以找到当时遗留不多的蛛丝马迹。

最近《哈姆奈特》中译本出版,本文就从这本小说开始说起,聊一聊“哈姆奈特”与《哈姆雷特》是否真有关系。

《哈姆奈特》所还原的故事:

剧中幽灵被确定为哈姆奈特化身

作为一部以莎翁之子哈姆奈特为主人公的小说,《哈姆奈特》这个故事吸引人的核心便在于向读者揭示16世纪时期已经模糊的文学历史。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家庭生活状态以及家庭关系,哈姆奈特童年的成长环境,哈姆奈特的死亡之谜,以及莎士比亚对此的反应。

这是人们讨论这个故事的核心内容。

玛姬·欧法洛(Maggie O’Farrell),英国作家,生于北爱尔兰。著有《就在此地》《哈姆奈特》《婚姻肖像》《雪天使的守护》等。现居爱丁堡。

玛姬·欧法洛对生活场景做了很多处理。首先是哈姆奈特的成长环境。莎士比亚和妻子安妮·海瑟薇一共生育了三个孩子,分别是苏珊娜以及双胞胎兄妹哈姆奈特与朱迪斯。小说里其他人物基本都使用了历史真名,唯有莎士比亚的妻子安妮·海瑟薇,在小说中使用的名字是艾格尼丝——这个名字来自于安妮·海瑟薇父亲的遗嘱。

在小说中,我们能很明显感受到,哈姆奈特在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多少来自父母的爱意。他的父亲——莎士比亚——基本都呆在伦敦而不是在家中,每天忙碌着他的戏剧和诗歌创作,脑子里想的都是下一部戏剧要取得怎样的成功。他的母亲艾格尼丝在一个离家一英里左右的养蜂场工作,当哈姆奈特的妹妹朱迪斯生病的时候,母亲也并不在他们身边:

他愈发急切地说,“我这就去叫大夫。一会儿就回来。”

妹妹又说了些什么。

“妈妈?”他重复了一句,“她,她就回来。没走远的。”

1969年改编版《哈姆雷特》(Hamlet,1969)剧照。

而与他们一起生活在居所里的家长是哈姆奈特的祖父,他在小说中被描述为一个性格暴烈的老男人。小哈姆奈特偷偷摸摸跳出来开玩笑的时候,祖父会生气地把烈酒灌到哈姆奈特的嘴里,作为惩戒。小说里其他部分的描述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哈姆奈特成长于一个非常紧张的家庭环境中:

他有些害怕,父亲的话在脑子里直转:祖父发脾气的时候躲他远点。别让他够到你。离得远远的,听见没?

父亲上次回来时就是这么嘱咐他的。当时皮革厂来了一辆马车,他们正帮忙卸货。约翰,他的祖父,把一捆皮子掉进了泥里,他一时火冒三丈,嗖一下把一把去皮刀扔到院墙上。父亲一把拽过哈姆奈特,护到身后,远远躲开。

1 9世纪一幅描绘莎士比亚家庭生活的版画。站在莎士比亚左边的男孩便是哈姆奈特。画面最左侧坐在椅子上的则是小说中所写的哈姆奈特的祖父。

所以,对哈姆奈特来说,家中唯一的温情联系,便是他与双胞胎妹妹朱迪斯之间的感情。而在小说开始的时间段中,恰好是这一天,妹妹朱迪斯染病发烧。他不得不自己跑到镇上去寻找大夫。

对于接下来哈姆奈特的死亡之谜,小说作者玛姬·欧法洛做了一个浪漫化的处理。历史上由于资料的稀缺,并不知道哈姆奈特的死亡真相(目前大部分推测为死于当时在欧洲流行的黑死病)。小说则使用了一个交换命运式的处理方式。

在妹妹病重不醒的时刻,善良的小哈姆奈特做了一个自我献祭式的仪式:

突然他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他不知道为什么没早一点想到。他蹲在妹妹身旁,忽然想起他们可以跟死神玩个他们从小就玩熟了的一个把戏:换穿衣服,交换位置,让人们把妹妹当成哥哥,或者把哥哥看成妹妹。

在和妹妹交换完身份后,他们也向死神交换了命运。等到哈姆奈特的母亲艾格尼丝回到家之后,看到床上躺着的孩子,一时间分不清谁是谁,而后认为像信件中所写的那样,女儿朱迪斯已经病危。但没想到,在揭开被子和衣服后,她发现小女儿朱迪斯已经痊愈,而被病魔夺去生命的,则是儿子哈姆奈特。

这个情节完全属于作者的戏剧化虚构,但是让哈姆奈特的形象变得光辉且丰满起来,几乎完全可以视为一个莎士比亚戏剧中带有自我牺牲色彩的人物。

那么,作为他们的父亲,文学史上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对于儿子逝世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青年莎士比亚》(Will,2017)剧照。

小说并没有完全将莎士比亚描写成一个不顾家庭生活、只在乎自我创造的艺术家。虽然他大部分时间并不呆在家里而是位于伦敦的剧院中,给家中写信的时候所谈的也大部分是观众对台词的反应、演员的失误、在旅馆里省了多少钱、下一部戏剧和剧院签了什么合同之类的事务,以至于家里的女儿甚至期盼着瘟疫(即黑死病)赶紧到来,这样伦敦的剧场就不得不关门,父亲就可以在家里多呆一段时间。(历史上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减少,十四行诗写作激增的时间段,也正是伦敦剧场因黑死病而关闭的那段时期)但莎士比亚在听闻孩子生病后,立刻从伦敦的剧院快马赶回,连坐骑都几乎累死。

而后,小说关于最后一个核心问题的高潮部分,即《哈姆雷特》的创作,做了更加戏剧化的处理。尽管《哈姆雷特》和哈姆奈特之死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作者玛姬·欧法洛本人坚信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小说的最后部分,《哈姆雷特》在四年之后上演的时刻,剧本中的幽灵被确定为哈姆奈特的化身。并且由此,通过其他人的不理解来凸显了艺术创作和生活经历之间的矛盾与界限。

以下是小说最后段落,哈姆奈特的母亲艾格尼丝在观看《哈姆雷特》时的心理活动:

她的丈夫干吗要这么做?为什么假装这个名字不过是一些字母的组合,和他并无关联?他怎么能盗用这个名字,又把它所象征的一切都与之剥离,从而抛弃它所曾经蕴含的小生命?他怎么能拿起笔,把它写在一张纸上,从而切断这个名字和他们的爱子的关联?这讲不通啊。这种做法刺痛了她的心,掏空了她的内脏。

台上的哈姆雷特实际是两个人,活着的年轻人和死去的父王。他即生亦死。丈夫让儿子复活了,这是他能实现心愿的唯一方式。她看到,丈夫为鬼魂写台词,扮演鬼魂的角色,是在和儿子交换位置。

《哈姆奈特》,[英]玛姬·欧法洛 著,李运兴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5月。

目前,《哈姆奈特》这部小说已经确定将由赵婷导演,并于2025年上映。可以预见,届时这部电影将会成为很多人讨论的文化事件,同时本身故事情节就具有现代色彩的《哈姆奈特》原著,很可能会向更贴切现代观众的主题进行改编,例如艺术家的自我实现和对家庭生活的忽视(尽管大多数艺术家在为人父母方面似乎都不太合格),将伤痛记忆转化为艺术素材所涉及的道德问题等等。

1996年改编版《哈姆雷特》(Hamlet,1996)剧照。

但是,我们从小说的故事里跳出来,从一些零散的历史资料和已有的研究分析中推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与哈姆奈特之死到底是否存在关联呢?

关于哈姆奈特的衍生创作与研究:

一场无尽的联想

由于年代久远和莎士比亚自身的神秘性,哈姆奈特在现代一直是被流行文化想象的话题。

例如,美国奇幻小说大师尼尔·盖曼,也曾经在漫画《睡魔》中创作过哈姆奈特的形象。

在《睡魔》中,哈姆奈特吐槽了自己的父亲。哈姆奈特认为自己的父亲非常遥远且不真实,很少回家,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事情对他来说不过是写作的素材,自己在他眼里或许还没有戏剧中的人物真实。“我的妹妹——朱迪斯——曾经开玩笑说,假如有一天我死了,他也只不过是会写一部关于我的戏剧:‘哈姆奈特’。”

在2018年的电影《都是真的》中,也出现了哈姆奈特的故事。这部电影中哈姆奈特的死亡导致了莎士比亚婚姻的破裂,而且在最后莎士比亚才发现,自己一直被告知儿子死于瘟疫,但其实哈姆奈特是在池塘里溺亡,大概率是自杀。

关于哈姆奈特和《哈姆雷特》的想象有很多,而且在现代的艺术创作中看似是个非常有研究空间的新问题。但其实,对莎士比亚研究来说,哈姆奈特之死和《哈姆雷特》的关联是一个已经被研究了几百年,已经完全有定论的问题。

那就是,哈姆奈特和《哈姆雷特》之间,其实完全没有关联。

1897年,一位名叫伊莫金·克拉克的美国小说家也创作了一部以哈姆奈特为主人公的小说。

首先最为关键的就是两个名字之间的相似度问题。诚然,莎士比亚会经常在戏剧中使用变体的方式来命名。Hamnet和Hamlet两个英文名字看起来也很相似。但其实,在16世纪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地区,“哈姆奈特”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名字。换成中文语境的话,大概就类似于——我有一个孩子名叫“张三”,在他夭折四年后,我写了一部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叫做“张山”这样。

而《哈姆雷特》的来源,目前有两种理论。其一是《哈姆雷特》的故事是根据北欧或古罗马的传奇故事改造的,在丹麦和古罗马的传奇故事中,都有广泛流传的关于王子为被谋杀的国王复仇的传说。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那么《哈姆雷特》的源头,极有可能是中世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阿姆莱斯传奇。而且阿姆莱斯(Amleth)的冰岛语写法“Amlóði”代表着“傻瓜”及“愚人”的含义,比较贴合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在后来被阐释的意味。而阿姆莱斯这个人物的名字,在被纳入爱尔兰语的时候成为了“Amlodhe”,又在纳入英文翻译的时候变成了“Hamblet”。这些名字被视为哈姆雷特(Hamlet)这一人名的来源。

中世纪丹麦传奇故事《Gesta Danorum》中的阿姆莱斯。

而另一个理论则是,《哈姆雷特》来源于一个更早剧本的改编,这个目前已没有副本保存的剧本名叫《乌尔-哈姆雷特》(Ur-Hamlet,其中前缀“Ur-”为德语词“原始”的意思)。这个剧本的作者有两种推测,一为一位名叫托马斯·基德的伊丽莎白时代剧作家,一为莎士比亚本人。而根据莎士比亚留下的《哈姆雷特》不同版本的文本推测,在创作《哈姆雷特》的时候,莎士比亚本人不断对剧本进行了修改,而《乌尔-哈姆雷特》极有可能是莎士比亚所最初创作的草稿。根据一些当时作家和评论家留下的回忆录显示,这部剧最早演出的时间为1587年——假如确实如此的话,那么,那个时候莎士比亚的儿子哈姆奈特还活着,年仅两岁。

托马斯·基德的剧作《西班牙悲剧》。也有研究者认为基德的这部作品才是《哈姆雷特》的创作原型。

1605年版《哈姆雷特》书封。

在词源学研究之外,我们可以再探讨一些小说中描述的其他场景。

其中之一便是莎士比亚和妻子艾格尼丝在家庭方面看起来并没有尽到相应的职责。如果我们将哈姆奈特的死亡和父母的反应与我们现在所对应的现代生活联系的话,那么它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过如果我们努力将自己置入16世纪的生活环境中,便会发现当时的生活情境与现代完全不同。

这张油画中的人物被确认为莎士比亚的妻子安妮·海瑟薇。

在英国历史学家伊恩·莫蒂默所撰写的资料中,提及了莎士比亚当时生活地区的一些记录,其中之一就包括婴儿的夭折率。当时,由于欧洲的黑死病流行和并不科学的治疗方法,婴儿的夭折率很高。在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地区,“1560年代的斯特拉特福,平均每年有63名儿童受洗,有43名儿童被埋葬”。

如此高的婴儿夭折率,使得当时甚至流行着一种建议——父母最好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在情感上过于依赖孩子。因为每个父母都知道,他们的孩子极有可能无法生存下去。

在这种条件之下,莎士比亚夫妻很可能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们无法将三个孩子都健康地抚养成人。孩子夭折几乎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事件。因此,丧子之痛对当时的人来说,虽然必然是一种痛苦,但由于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也会将此视为命运的必然。

斯特拉特福镇留下的1596年殡葬记录。可以看到在8月11日这天记录了哈姆奈特·莎士比亚的死亡。在这条记录的前后,还能看到其他10岁-13岁孩子的死亡记录。

而关于莎士比亚讨论的最后一点,则是我们所理解的生活现实与艺术形式的对应关系。虽然《哈姆雷特》并非与哈姆奈特有关,但儿子的夭折肯定会给身为父亲的莎士比亚带去悲痛。关键在于,作为一个艺术家,如果他要将这一事件变成文字,他所选择的将会是什么形式。亲人去世,那么所对应的文字形式就必然是悲剧或悼亡诗吗?

哈姆奈特于1596年去世,而在1590年代这个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基本都是浪漫主义的喜剧,例如1596年的《仲夏夜之梦》、1597年的《威尼斯商人》、1599年的《皆大欢喜》、1600年的《无事生非》和《第十二夜》。

在儿子去世后的几年里首先写出了好几部喜剧,并不意味着莎士比亚完全忽略或者漠视了这个事情。事实上,目前更令人信服的说法是,儿子哈姆奈特的去世给作家带来的忧伤,更多的是在这些喜剧中所体现的。比较公认有直接联系的是《第十二夜》,在这部喜剧中,莎士比亚写了一对双胞胎兄妹,妹妹薇奥拉一直认为自己的哥哥已经在海难中丧生,但最后发现自己的哥哥还活着,最后兄妹团圆。这个剧本更被学者们认为是莎士比亚在以喜剧浪漫化想象的方式,弥补人生的这一遗憾。

另外也有研究认为,莎士比亚对儿子去世的悲痛,更多地分布于他的十四行诗以及其他剧作的台词中,例如《约翰王》中第四幕第三场的独白:

康斯丹丝:悲哀代替了不在我眼前的我的孩子的地位;它躺在他的床上,陪着我到东到西,装扮出他的美妙的神情,复述他的言语,提醒我他一切可爱的点,使我看见他的遗蜕的衣服,就像看见他的形体一样,所以我是有理由喜欢悲哀的。再会吧;要是你们也遭到像我这样的损失,我可以用更动听的言语安慰你们。我不愿梳理我头上的乱发,因为我的脑海里是这样紊乱混杂。主啊!我的孩子,我的亚瑟,我的可爱的儿!我的生命,我的欢乐,我的粮食,我的整个的世界!我的寡居的安慰,我的消愁的药饵!(朱生豪译)

19世纪末短片《约翰王》(King John,1899)海报。

以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第33首里的片段:

有一天早晨我的太阳也是这样

光芒四射的照耀着我的脸;

但是,哎呀,他属于我不过是片刻时光,

现在乌云蔽空已经把他遮掩。

我的爱却不因此而对他冷淡;

天上太阳都会变色,地上的何尝不然。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谜》(A Waste of Shame,2005)剧照。

也有研究者认为,这首诗中的太阳(Sun)是儿子(Son)一词的双关语,而且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有很多都与哈姆奈特之死有所关联。相比于名字相似的《哈姆雷特》,这些零散分布的片段和独白,与哈姆奈特之死的关系要更加密切,也更能反映出莎士比亚对于儿子去世一事的痛苦。

当然,我们永远无法真实了解一个创作者在创作时的具体心境,一切都只能根据语言、词源、背景、资料来进行相应的推测。更何况,莎士比亚本身就是一个谜团重重的作家,今日仍有不少人相信莎士比亚其实就是克里斯托弗·马洛的剽窃者(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么以上所研究的一切就全不成立)。对于哈姆奈特的研究也好,现代文化对莎士比亚亲子关系的虚构创作也好,无论是严肃研究还是流行式想象,都是为理解一个作家提供更多维度与视角。人在面对苦难时的反应本就是复杂且多样的,而读者在面对这些反应时所产生的联想,也自然会更加丰富。

作者/宫子

编辑/张婷

校对/付春愔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