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唐宋八大家”排座次,谁会是第一?梁启超大师这样评说!

发布时间:2023-06-29 21:20:23 发布人:hao168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位影响最大的散文家的合称,他们分别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位影响最大的散文家的合称,他们分别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将这八人排个座次,谁会是第一呢?我们一般人是不敢对这几个大家轻易下个谁高谁低的结论,因为这几个人都是著作文章的高山,我们只有仰视的份,谁敢对他们评头论足呢?

还有,清末民初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大师在他的《王安石传》中对此作了比较,给他们分了上下高低,以梁启超先生的学问,给他们评价,我们会认为他还是有这个资格的。

梁启超先生在他的《王安石传》中是这样说的(引用翻译时,对梁先生文章段落次序作了调整,文字作了删减):

“唐宋八大家”,起初只有“七大家”,最早应该源自元代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吴澄的说法。

吴澄在《临川王文公(王安石)集序》中说:“唐代的文章变革八代以来的流弊,追逐先汉文章足迹的人,只是韩愈而已,柳宗元次之。宋代的文学和唐代相比,也只有庐陵欧阳修,眉山苏询、苏拭,南丰曾巩,临川王安石五人,与唐代的韩柳二人不相上下。

从东汉到现在(元代),已经八百年了,即使加上唐宋两代的文章,可称得上‘大家’的只有七人。从事文学著作确实是难事啊。”

后世文人将吴澄所列举的七人,又再加上苏轼的弟弟苏辙,成了八个人,于是就有“唐宋八大家”之称。

虽然说,这八个大家的文章并不能穷尽文章之美,但从东汉到中,没有听说哪个文人能超越这八家的。从南宋到今天(清末),也没有听说有哪个文人能和这八个大家相媲美的,那么八大家有此名声也是应该的。

唐宋八大家中,他们的地位也有高下之分,柳宗元的纪行体文章最好,曾巩体文章虽然具体,但规模稍显狭窄,而苏洵、苏辙,都只是依附苏东坡而成名的。

要打个比方的话,这四家,不过如春秋时期的宋、郑、鲁、卫这样的小国,而能和齐、晋、秦、楚这样的大国相抗衡的,只有韩愈、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四人罢了。(——而这四个人也是有高下可分的。)

虽然后世之人,评价王安石时,对他的政术和学术,倍加指责,简直是无一是处了,但唯独对他的文学,还知道尊重。因为文学的性质,是与人无争,人们虽然不容易学到其中的奥妙,但文章中的技艺表现却很容易看到。自王安石当宰相、变新法之后,当时及后人对涉及王安石的事,横加指责,唯独不敢在文学方面对他否定,仅就这状况来看,王安石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史中的地位,已经占有最高的位置了。

而其中王安石的文章,和其他七家不同的一点是,那七家,都是文人的文章,而王安石是学者的文章。那七家并不是没有学问,而像王安石那样既精通经术又熟悉九流百家的,那七人是所无法达到的。因此,王安石的文章,说理博大精辟,气势深远朴茂,是一大特色,另外七家是无法达到的。

苏东坡和王安石的文章相比孰优孰劣呢?尝试着将他们做一个比较,苏东坡的文章确实很美,有纵横家的风格。言辞往往胜于说理,他的说理虽然透彻,但往往要借助于比喻,这足以证明他的笔力不足;他的气势虽盛,但是一泄无余,没有回旋含蓄的韵味。而王安石与苏东坡正好相反。

他两人的文章,就如同一个是野狐禅(比喻似是而非之禅,泛指歪门邪道)和一个是正宗佛法。怎么区分?只要把王安石的《上仁宗书》和苏东坡的《上神宗书》放在一起一读,它们的品格高下就立即区分开来了。——梁启超竟然把苏东坡的文章比成“歪门邪道”了。

那么,和欧阳修相比如何呢?韩愈是王安石和欧阳修学习的对象,两人一起学习韩愈,王安石对待欧阳修也是如师如友。

欧阳修在赠给王安石的《《赠王介甫》)一诗中说:“翰林(李白)风月三千首,吏部(韩愈)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欧阳修把王安石的诗和李白相比,文章和韩愈相比,自己虽然老了独自伤感,但是雄心尚在;以后的来人,谁还能与您一争高低呢?——这个评价,从欧阳修如此高地位的前辈口中说出来,那真是太高了。

但王安石却不敢自居。他回赠欧阳修说:“欲道义心虽壮,强学文章力已穷。他日若能窥孟子,终何敢望韩公。”王安石谦虚地说,怎么也不敢和韩愈相比啊!

而梁启超先生又说:从我原来论说的学者之文和文人之文的角度看,就是说王安石的文章超过韩的文章也是可以的。如果只说文言文,那么韩愈就如同是萧何建造的汉朝未央宫,谁也不能再超过了,王安石也就是继承和模供他罢了。

王安石与欧阳修都是学的韩愈,并且都能全部学到韩愈的精髓而又能自成一家,但二人还是有所区别。欧阳修是沿用韩愈的法度改变他的面目而自成一家的,而王安石则是用韩愈的面目增减他的法度而自成一家的。王安石的改变之法,就如同李光弼来到郭子仪的军中,虽然号令没变,但是旌旗壁垒却焕然一新了。

曾国蕃是最了解王安石文章的,他说,学王安石的文章,应当学他的倔强之气。

王安石论事说理的文章,文辞峻拔严肃如韩非,态度诚恳真挚如墨子,就这一点来说,即使是韩愈、欧阳修也是比不上的。

苏东坡学的是庄子、列子,可他从来没有一篇文章有像庄子、列子一样的;而王安石学韩愈、墨子,则让人觉得,这已经是韩愈、墨子的文章了。

人们都知道王安石议论文章的尊崇,而不知道他的记叙散文更多上乘之作。收录在他的文集中碑、志之类文章,差不多有二百篇,它们的结构没有一篇是相同的。

这些文章,有的如长江大河,有的如层峦叠嶂,有时将小小的芥子可放大成须弥山,有时又将诺大的东海笼于衣袖之中。没有不擅长的文体,各种形式的美都有。这样的文章,除了韩愈之外,也只有王安石一人而已。

——好了,说了这么半天,梁启超先生的比较结果,我们也知道了,他所评定的唐宋八大家的座次应该是,王安石和韩愈相比,王安石更为占优,可为第一;但王安石以韩愈为师,他自己决不会将列于韩愈之前,因此,二人可并列第一;第二无疑是学韩愈而自成一家的欧阳修了;第三是学庄子、列子并不十分到位的苏东坡了。

其余四人,那是没法和这四个人相比的,梁先生也就没有把他们一一的排列比较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