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的佛教衰落了,印度教又继而兴起?

发布时间:2023-07-01 10:23:56 发布人:hao168

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的发展和演变,不仅印证着“国教”印度教的发展历程,而且暗示着印度文化的变迁方向。(一)婆罗门教到佛教的兴起印度教的演变过程,同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发展密切相关。印度教的源头可追溯到印度

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的发展和演变,不仅印证着“国教”印度教的发展历程,而且暗示着印度文化的变迁方向。

(一)婆罗门教到佛教的兴起

印度教的演变过程,同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发展密切相关。印度教的源头可追溯到印度最古老的吠陀文化。

公元前1500-600年印度的奴隶制社会经历了从走向鼎盛到逐渐衰落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操印欧语系语言的雅利安人游牧部落大规模地分批迁徙进入印度次大陆并完成了从游牧部落向农耕民族的转化。随着印度文明的成熟,记录和描述印度人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著作《吠陀》逐渐形成,并成为印度人的圣典,故该时期又被称为“吠陀时期”。“吠陀”一词意为“知识”。狭义的吠陀指的是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等四部书构成的《吠陀本集》。除此之外,广义的“吠陀”又包括了除《吠陀本集》外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对《吠陀本集》进行注解和阐释的著作。

吠陀文化作为一套庞大的文化体系,它是印度文化的源泉、具有典型的印度民族特征,成为了后来印度教的根本经典。在早期吠陀时期,雅利安人的宗教信仰便开始产生了,它是一种以多神崇拜为主的早期宗教,这种宗教的祭司被称作婆罗门,因此,这时的宗教也被称作婆罗门教。

《梨俱吠陀》就是这一时期婆罗门祭司举行祭祀时赞颂吠陀诸神的颂诗汇编,后来演变成了婆罗门教圣典。到了以《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为代表的“后吠陀时期”,随着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新的生产力推动了吠陀文化在次大陆的发展和传播。婆罗门教逐渐形成了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为纲领、以由多神崇拜演变为三大主神崇拜、以“羯磨”理论(因果业报)为核心思想的宗教。在此基础上,这个宗教又将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代表着祭祀,有着至高无上的特权;刹帝利代表的是国王和武士阶层;吠舍指的是从事商业的人;首陀罗指劳动者;排列在四大种姓之外的贱民指奴隶。四大阶层所代表的种姓和职业为世袭制。

伴随着婆罗门祭祀阶层地位的不断崛起,形成了一个专职的、掌握宗教特权的“婆罗门”种姓集团。随着印度奴隶制社会的结束封建社会的到来,刹帝利阶层崛起,他们针对婆罗门阶层至高无上的权威提出挑战;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商人阶层的崛起、王权势力的扩大,在城市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恒河中下游东方诸国,兴起了佛教和耆那教。其中,佛教吸收了婆罗门教灵魂转世和“羯磨”理论,反对婆罗门教《奥义书》形而上学的观点,力求改变种姓之间的不平等现象。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主张众生平等,缓和了印度社会的矛盾冲突。可以说,佛教的兴起是印度社会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产物。

(二)佛教的衰落到印度教的兴起

佛教的兴起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它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一位王子,属于刹帝利种姓。他吸收了婆罗门因果业报的思想,提出了以四谛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对当时社会矛盾的缓和和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历史上著名的阿育王第一次统一了印度,建立了孔雀王朝,并把佛教作为了国教。此后,佛教向周边国家传播,逐渐成为了世界性的宗教。虽然佛教的兴起给予了婆罗门教以沉重的打击,但是它也促进了婆罗门教的改革,使得婆罗门教转化为“新婆罗门教”——印度教。

在公元4世纪到6世纪中叶的笈多王朝,以恢复印度传统文化为契机,婆罗门教得以复兴。印度著名的改革家、吠陀哲学理论集大成者商羯罗领导了一场复兴婆罗门教的运动,得到了各地王公贵族的支持。“新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教义中的合理成分、继承了婆罗门教的思想,主张苦行方能求得解脱、反对婆罗门特权、崇尚人人平等的理念。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尼赫鲁说:“如果说婆罗门教同化了佛教,那么这种历程在很多方面也改变了婆罗门教本身”。“新婆罗门教”——印度教,在教派的矛盾、冲突中得到发展,一方面迎合了印度传统文化发展的需求,恢复了种姓制度,适应了印度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提倡非暴力主义的做法深入人心。因此,新婆罗门教——印度教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拥护,拥有着众多虔诚的信仰者,从而作为印度第一大宗教至今。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